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史記·項羽本紀》

楚懷王熊槐執政時,與秦昭王會盟於武關。秦昭王違背諾言將他扣留下來,逼他簽訂割地的條約。楚懷王為了國家利益,一直沒有屈服。秦國拿他也沒有辦法,三年後楚懷王客死異鄉,楚人聽說後“皆憐之,如悲親戚。

在楚人看來,秦滅六國,楚國是最無辜的。因此楚南公說“楚國即使只剩下三戶人,滅掉秦國的也一定是楚人。”此處對三戶的解釋頗有爭議,有的說是楚國三大姓,有的說是楚人的宗廟,也有的說是三戶人,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指楚人,楚人的勇武可見一斑。

“不服周”的楚人

楚人對中原一直是有股氣的,這並不僅僅是因為秦國滅掉六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黃帝陵祭祖儀式

楚人最早不是生活在楚地,而是生活在中原地區。楚人祖先為季連,季連是黃帝的七世孫。季連的長兄為昆吾,國於今河南濮陽縣。商王成湯在討伐夏桀前,將昆吾氏打敗。季連的部族也受到影響,有的留在中原,有的遷往蠻夷之地

季連的一支後裔遷徙至今湖北省一帶,其首領名叫鬻熊。在周討伐商時,鬻熊投奔周文王並做了他的老師。鬻熊教導君主要施行仁政,還曾擔任火師一職。歷代帝王都認為鬻熊在周滅商一事上功勞不亞於呂尚,因此將他們兩個作為周文王的陪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周文王塑像

楚人首領在周滅商上有很大功勞,但周成王在論功商爵時僅賜鬻熊後人子的爵位(周代諸侯的爵位可分為公、侯、伯、子、男)。楚人在語言、文化、習俗等方面吸收了本地原住民族的一些特點,因此也被中原人所恥笑。成語“沐猴而冠”就是中原正統恥笑楚人的最好例證,可見地域歧視古已有之。

楚人先後受到商、周的排擠,對中原正統漸生不滿。但他們沒有將情緒直接發洩出來,而是勵精圖治開疆擴土,逐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楚國神射手養由基

在當時,只有周王室能稱王,其他諸侯就算實力再強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挑戰周禮。隨著周室日衰,楚人首領熊渠不但自封為王,還封三個兒子也為王,以宣示對周室的不滿。楚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敢挑戰封建禮教,其勇武強悍可相而知。

楚漢相爭實際是兩個楚人的戰爭

楚漢相爭是指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之間,為統一全國而進行的一系列戰爭。雖然一個叫西楚霸王,一個叫漢王,但其實都是楚人。

1、“破釜沉舟”的項羽

項羽祖父項燕為楚國大獎,楚滅魯後,因有功而封於,就

以地為姓。項燕生項超,項超生項羽。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項王故里宿遷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項梁覺得為楚國報仇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和侄子項羽殺郡守起事。

項梁找到楚國王室的後裔羋心

,擁立他為楚懷王,以此來號召天下人。秦軍攻打趙王趙歇,趙王落敗退守於鉅鹿。趙王向楚懷王求援,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讓他帶領項羽支援趙王。

宋義為人膽小如鼠,到達安陽後就藉口說人員需要休整,命令將士在此安營紮寨。這一休整就是40多天,每日裡飲酒作樂,絕口不提支援趙王的事。

項羽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找到他說,“趙王現在形勢危急,如果我們渡過黃河攻打秦軍,與趙王裡應外合一定能將秦軍擊敗。”宋義答道,“小夥子你不懂兵法啊。現在秦軍和趙王激戰正酣,如果我們坐山觀虎鬥,等雙方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去支援趙王,不僅能將秦軍徹底殲滅,還會使趙王感動的痛哭流涕。”他還下令,如果誰

不服從我的命令,就立即處死。

項羽回到軍帳後越想越氣,他再次找到宋義,要他即刻出發支援趙王。宋義大發雷霆,“項羽你敢不聽我的命令,小心項上人頭不保!”項羽作為一個楚人中原正統的氣都不受,何況他一個懦夫,一劍就將宋義的頭顱斬去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破釜沉舟

將士們本就看不起宋義這個懦夫,聽到項羽殺了他後,立刻擁立項羽為新的主帥。軍權到手後,項羽下令毀掉做飯的鍋,與將士們輕裝上陣渡過黃河。在到達對岸後,他還將渡船砸沉,表明自己與士兵們同生共死的決心。

楚軍實力本來是不如秦軍的,但項羽“破釜沉舟”,斷絕了將士們的後路。楚軍將士只能奮勇殺敵,個個以一敵百,秦軍被他們的氣勢所碾壓,最終潰不成軍。此戰使項羽一夜成名,最後做了義軍的統帥

項羽無疑是楚人的典範,他勇武剛烈,雖然在楚漢相爭中落敗,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但他破釜沉舟、視死如歸的勇氣,

始終被後人所歌頌

2、毅然赴宴的劉邦

劉邦出生於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漢書▪地理志》記載“宋為齊、楚、魏所滅,參分其地:魏得梁、陳留,齊得濟陰、東平,楚得其沛。”可見沛郡在戰國時屬於楚地,劉邦也算作楚人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劉邦故里沛縣

楚懷王曾與義軍將領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先攻佔咸陽。有人對劉邦說,“秦將章邯已經投靠了項羽,項羽想違背楚懷王的約定,封他為雍王,統治關中。如果項羽來到這裡,您將失去這天府之國。不如派兵固守函谷關,並徵發兵員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劉邦聽從了他的建議,照此執行。

十一月中,項羽率兵西進,打算進入函谷關,卻看到關門緊閉。他聽說劉邦已經平定關中,十分生氣,命令英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項羽軍隊到達戲下。守城的是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

,他看項羽軍隊人強馬壯,就投降項羽並說劉邦想稱關中王。此時,項羽擁有軍隊四十萬,劉邦僅十萬。范增勸項羽儘快與劉邦展開決戰,項羽犒勞士卒後,決定在次日早晨攻打劉邦。項羽叔父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是好朋友,他連夜趕去劉邦軍中將此事告訴張良,勸他趕緊逃走。

為了個人的生死棄劉邦而不顧,張良認為這是不符合道義的,便將項伯帶來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說給劉邦。劉邦聽後驚慌失措,一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張良說,“項伯極重情義,不如你和他結為兒女親家,並說自己佔領關中後,對百姓秋毫無犯,對秦國的財寶絲毫沒有動用,一心只想將完整的關中交給項羽。”劉邦採納了他的建議,和項伯結為兒女親家,讓項伯傳話給項羽,

自己第二天會上門請罪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西安鴻門宴舊址

第二天一早,劉邦僅帶領一百多騎兵疾馳到鴻門,向項羽請罪。項羽說,“要不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你想在關中稱王,令子嬰為相國,我怎麼會起疑心呢

。”項羽把劉邦留在帳中,和他飲酒作樂。期間,陪坐的范增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項羽始終猶豫不決。范增就召來項莊,悄悄對他說“君王為人宅心仁厚,下不去手,你去舞劍,找個機會把劉邦除掉。”他的陰謀被項伯看穿,項莊每次想刺殺劉邦時,都被項伯擋掉

張良將項莊欲行刺劉邦的事情告訴樊噲,樊噲持劍和盾闖入帳中。項羽看到後,問“此人是誰?”張良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看他長得英武,就賜他酒喝。樊噲一飲而盡,項羽問他“還能繼續喝嗎?”樊噲回答,“讓我死我都不會拒絕,何況是一杯酒呢。楚懷王曾和諸將約定,誰先攻破咸陽誰就可以在關中稱王

。沛公在佔領咸陽後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對皇宮裡的財寶一點都沒有動用,只等大王到來,交還給大王。如今大王卻聽信小人的讒言,想要除掉有功之人,這是只有暴秦才能做出來的行為啊。”

項羽聽了他的話後沉默不語,劉邦藉機說自己要上廁所走出營帳。劉邦召回樊噲,和其他三人馬不停蹄地從小路逃回己方陣營

劉邦勇赴鴻門宴,可謂險象環生。如果項羽果斷一點,可能就沒有漢朝了。雖說有項伯、樊噲的幫助,但劉邦敢帶領一百多騎赴宴,也體現出楚人的勇武。劉邦的後裔更是將勇武發揮到極致,把強悍的匈奴人打到四分五裂,一部分逃亡大漠深處,一部分歸附漢朝。

總結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談談楚人的勇武

紅安烈士紀念碑

楚人的勇武延續兩千多年而不絕,今天的湖北人不僅繼續說著“不服周”這句話,還湧現出很多優秀的將領。全國十個將軍縣,湖北就佔了兩個,最有名氣的紅安縣出了61名將軍。其中上將6人,中將11人,少將44人。

1、《史記》

2、《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