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序言:

戰國的歷史,離不開戰爭。

短短几百年的歷史,大大小小的戰爭多達百餘次,可以說當時華夏大地上的諸侯國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準備打仗,不是主動進攻它國,就是被它國進攻。

想要憑“實力”獨善其身,難,很難,說的絕對點,那就是幾乎不可能。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長平之戰

就連在春秋時期被譽為“禮儀之邦”的魯國,那也是曾和齊國等周邊諸侯國打的不可開交,所以又可以說,是時代賦予了戰國最為鮮明的“戰”的特徵。

既然說到了戰國時期的戰爭,那麼長平之戰一定是無法被繞過去的,因為這場戰役涉及人數之眾多、影響之深遠、戰況之慘烈等都是其它戰役無法可比的。

不過,當我們用現在的眼光看待這場戰爭時,不少人只是看到了秦趙之間綜合實力的懸殊,也有人只是單純地以戰爭的眼光看待長平之戰。

但這並不是全面的,而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長平之戰

那麼這個“另一面”指的是什麼呢?是秦趙兩國之間的外交活動,而我們如果從秦趙的外交活動看長平之戰,亦能看出秦國打敗趙國並不只是一次軍事上偶然的勝利,而是一場必然的結局。

本篇我們就單純地從秦趙之間的外交活動的角度,聊聊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因外交活動而起。

韓不能守上黨,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市邑十七,原再拜入之趙,財王所以賜吏民。——《史記·趙世家》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一次大決戰,不少人認為,這場戰爭是秦趙兩國直接軍事衝突而誘發的戰爭,其實不然,因為這場戰役的爆發點,是一場外交,確切地說,是外交上談崩的後果,正如上述引用所說,戰爭的爆發點是韓國的上黨郡。

過程是這樣的,秦國經過數年的精打細算,終於切斷了韓國上黨和國都新鄭之間的聯繫,韓王看到這種情況,那就乾脆做出了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的決定,這雖然是沒有骨氣的決定,但在當時對一心想要自保的韓國,也不失為一條權宜之計。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戰國時期的君主

但是韓國原來的上黨郡郡守聽到韓王的決定後,不願意割讓領土,並且還向韓王表示願意與上黨共存亡,韓王聽聞,那叫一個氣,心想著,你只是一個打工的,領土是我的,我想割讓就割讓,你在這充什麼英雄,於是對其撤了職,換上了看似很聽話的馮亭。

為何說馮亭只是看似很聽話呢,因為馮亭到了上黨郡之後,把韓王交給他的向秦國割讓土地的任務完全拋之腦後了,他不僅沒有把上黨交給秦國,反而把上黨獻給趙國,趙王面對這個大餡餅,那自然是抱著不吃白不吃的心理,對韓國上黨郡進行了全盤接受。

由此可見,長平之戰是韓、趙、秦三國之間,因為上黨郡歸屬問題,進行你來我往外交活動的交鋒之後,而秦國得到了不能接受的結果。

秦國的外交活動使趙國換將。

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國經過長期的謀劃和軍事活動,終於把韓國上黨郡這個“鴨子”煮熟了,結果被馮亭拱手送給了趙國,這結果不能接受,也不能忍,於是秦國派大軍攻打韓國的上黨郡,趙國的廉頗不敵,退守長平,兩軍就在這裡進行了長期的對峙。

當然在趙國退守長平之前,秦趙雙方還爆發過小規模的戰爭,結果趙國的廉頗不敵秦國的王齕,當然這並不能說廉頗不厲害,只能說明王齕帶領的秦軍比較勇猛,面對這種情況,廉頗選擇了防守,這讓秦國犯了難。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老將廉頗

當戰爭僵持不下,或者說王齕無法攻破廉頗的防禦時,秦國上下君臣都犯了難,畢竟在他人之國打持久戰,這本來都是吃虧的嘛,於是秦國的外交又開始活動起來,這項活動只有一箇中心,那就是以年輕氣盛的趙括,換下善守老辣的廉頗。

既然是外交活動,那自然要金錢開道,於是秦國的“間諜”們,帶著大批的金銀財寶到了趙國,不僅收買了趙國的官員讓他們說廉頗的壞話,而且散佈了秦國不怕廉頗而只怕趙括的謠言。

謠言飛到了趙王的耳朵裡,分不清忠言還是讒言的趙王信以為真,於是讓趙括帶領30餘萬趙國士兵開拔長平,換下廉頗,而事情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秦國慘勝,趙國大敗,正如史料記載:(趙國被秦軍)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趙國的外交活動使秦軍退兵。

今亡趙,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則君之所得民亡幾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當長平之戰戰敗的消息傳回趙國的時候,舉國悲痛,因為趙國的青壯年,在這一戰中幾乎損失殆盡,正所謂:趙氏壯者皆死長平。

而在趙國臣民沉浸在悲痛的陰霾下無法自拔時,巨大的危機再次向趙國襲來,因為“殺神”白起帶著秦國的士兵,包圍了趙國國都邯鄲,對於趙國來說,民眾還未來得及為失去的家人痛哭一場,滅國亡族的危險卻又到來了,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長平之戰

面對此情此景,趙國又該怎麼辦呢,趙國知道戰場上已經失敗的一塌糊塗,為今之計,只有學著秦國開始走外交救國的路線,趙國找到的人是縱橫家蘇代,史料記載:韓、趙恐,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

蘇代倒也不客氣,畢竟他無數次夢想著能像蘇秦一樣,縱橫捭闔,於是他帶著趙國交付的重金,敲開了秦國丞相范雎的大門,然後以白起之功會危及范雎相位為切入點,直擊范雎貪戀權勢的心靈,正如上述引用所說“無以為武安君功也”,范雎聽到蘇代的話,認為就是這個道理。

最終蘇代成功地說服了范雎,趙國以外交救國的路線也成功了,因為范雎成功地說服了秦王退兵,正如《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得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

秦趙的外交活動使其餘諸侯左右搖擺。

平原君如楚請救,還,楚來救,及魏公子無忌亦來救,秦圍邯鄲乃解。——《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長平之戰爆發前,秦國先是以外交活動孤立了趙國,並在戰爭之中,用外交手段逼迫山東諸侯放棄救趙,這也導致了秦國在和趙國進行長平大決戰的時候,其餘諸侯都成為了置身事外的“看客”。

但是秦國打贏了長平之戰後,白起想著滅亡趙國,這讓其餘的諸侯如芒刺在背,而趙國為了自救,也開始積極動用外交手段。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長平之戰

趙國的平原君先是拉來了楚國援軍,後來又說動了魏國的信陵君前來救趙,正如上述引用《史記》中的記載,此外《戰國策·趙策》亦記載:秦攻趙,平原君使人請救於魏,信陵君發兵至邯鄲城下,秦罷兵,面對楚、魏、趙三國的共同打擊,秦國想要滅亡趙國的計劃最終破產。

這也導致了白起未能取得滅國之戰的成就,而趙國亦解除了滅國的危機,從而使得趙國最後一位良將李牧,得以在趙國滅亡前的幾十年,憑藉一已之力數次挫敗強秦的進攻,最終秦國還是用外交手段,讓趙王殺了李牧,從而自毀長城,李牧死後,王翦才得以滅亡趙國。

結束語:

從秦趙的外交活動看長平之戰,可知秦國打敗趙國並不是一次偶然,在長平之戰的前前後後,諸侯國之間的外交活動一次又一次影響了戰爭的走向和戰國的局勢。

長平之戰中總被忽視的“另一面”,其實也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長平之戰

那麼為何戰國時期諸侯國的外交活動會有超凡的威力呢,這是因為當時的大環境所致,諸侯各國合縱連橫,也會讓對戰雙方的軍事實力發生轉變,從而決定使得最終的勝敗受到影響。

秦滅六國是大勢所趨,而外交活動只能挽救國家一時,而不可永久強大,秦國通過遠交進攻實施各個擊破,就說明了外交併不是堅不可摧的,而是有漏洞的,而漏洞就是國家的利益,正所謂:沒有永久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