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当中,家庭格局决定着孩子观看世界的视觉角度

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家庭格局对孩子的影响大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家庭格局对孩子成长影响非常大,家庭格局是消极还是积极向上,都直接融入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总是很难培养出胸怀博大的大志气,父母更很难在一个世俗的家庭里发现一个清纯的孩子。


能够心平气和的家庭,才能遇到事情挺而不惊,也能更好地面对困难、包括失败和挫折的打击。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01家庭格局,是决定孩子看世界角度的"望远镜"

家庭格局,是决定孩子看世界角度的"望远镜",孩子是用广阔的视角还是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其关键的影响就在于父母如何做好先行者的榜样。一名00后的高中生,他在一次毕业典礼的一番演讲,给母校的老师们留下临走前的深刻印象。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这名00后的高中生说:作为一名未来的艺术设计者,我的眼睛除了平视和仰视之外,还不能离开俯视,去俯视病痛和疾苦,去俯视夹缝和角落。我们眼里所看到的除了繁华盛景之外,更应该有发现世间冷暖的慧眼,除了海纳百川的视觉胸怀之外,还需要具有悲天悯人的灵魂摇摆。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这名大学生的一番演讲,也凸显了00后身上少有的高格局,在繁华都市的享受和拥有里,很多00后都被物质的包装给迷失了双眼,他们只看到了物质上的贫富、生活上的勤惰、品牌间的优劣。00后少年的一番演讲,也仿佛看到了其背后家长的高人格品质,也难怪这名00后少年一上台,就给人一种清纯的舒适感。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这句话说得一点毛病也没有,在繁华都市里容易迷失父母的家长,总是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透露在幼子身边,而孩子天生的模仿学习能力又比较好,想要孩子学好学得优秀,并且在都市沉迷的世俗家庭里发现孩子的清纯一面,父母就必须做好前者的向导和榜样,拥有一颗海纳百川的视觉胸怀。


02一个母亲的格局,即是孩子的视觉角度又是家庭幸福与否

小琳和小梅(化名)是一对好姐妹,但二人的脾性却完全不同,那一年得到上天眷顾的姐妹二人同怀身孕,后又在同一家医院诞下麟儿,这种奇妙的缘分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姐妹二人对孩子的疼惜之情却是绝对不分伯仲的。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小琳天生活泼开朗,对待任何事情都看得比较开,她认为孩子的童年需要陪伴,更需要独立的空间任其发挥,如果禁锢太紧的童年格局,很容易让孩子迷失童心的同时,失去了"相信自己"的自信感。


于是,小琳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常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比如吃饭的时候任其折腾,等到孩子吃完饭的时候再去收拾残局;如厕时期不怕频繁尿裤子,尿湿裤子后接着训练孩子如厕意识;走路不怕衣服沾满泥,衣服脏了站起来接着走路。这些繁琐的事情看似平常,实际上却是锻炼孩子独立成败的细微之举。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小琳的距离式育儿,也维系了一个家庭的和谐美满,在宁静之心的熏陶之下,小琳和丈夫之间的感情,也总能达到相互理解的宽阔胸怀。小琳体恤丈夫的辛苦和奔波,每次回家之后都会和丈夫谈谈工作和孩子,丈夫虽然在教育孩子上没有付出多少实际行动,但是每天也知道孩子的动向和成长,和孩子交谈起来的时候也不至于驴头不对马嘴,一家人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健康又团结。


03事事过于完美的家庭格局禁锢,孩子和家庭都难以喘息

小梅天生沉着冷静,对待任何事情都讲究完美和无缺,在孩子刚满3岁上幼儿园之后,就给孩子安排了各种的兴趣班。小琳还经常惆怅小梅,她说:"自从梅有了儿子之后,两姐妹相约见面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连节假日梅都带着孩子去上兴趣班,完全没有时间去相聚。"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小梅和小琳经过十年不同育儿的忙碌后,两个孩子都上了寄宿制的封闭式初中生活,本来以为小梅和小琳会回到当初的你侬我侬,殊不知十年的光阴已带走了许多的无话不谈。孩子们上了初中之后,小琳找到一份周末双休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假期回家后有温暖相伴。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而小梅在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家境条件良好也没有上班的打算,每日没什么事情就和一群"牌友姐妹"打麻将。当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的时候,小梅心急如焚地给孩子加大补习班的分量,就这样孩子的时间更挤、更难以喘息了。小梅总是认为"专业的知识,要交给专业的人",所以对于儿子的学习,一向都是依靠补习班里的老师。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事事过于完美、过于追求的小梅,在育儿之路总是因为事事计较,很难发现孩子的清纯。初二那年,小梅是被请家长最多的一位妈妈,每一次被请家长之后,小梅都把责任归咎在孩子的身上,并给孩子加大学习力度来提高学习质量。


有一次周末,小梅又劈头盖脸地骂了孩子一顿,之后她还若无其事地去打牌,等到丈夫回家发现空无一人给小梅打电话之后,才知道他们的孩子不见了。也就是这一次,小梅的婚姻出现了难以修补的危机,儿子的离家出走,也让小梅意识到了家庭、和育儿的失败性。


后来,小梅想起了小琳的家庭幸福,两姐妹再次掏心窝聊天之后,小梅才深刻地意识到,育儿格局需要的不仅仅是宽阔胸怀,更需要关之心的距离感。小梅那事事过于完美的家庭格局禁锢,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的都是难以喘息的逃离感。


04教育原则坚持,也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信念坚持

舅妈的家庭格局属于享受型的攀比类,她在32岁的时候才喜得爱子,对孩子也自然是宠溺有加。孩子小的时候,舅妈看到邻居某某买进口奶粉的时候,回家闹了几天说要给孩子断奶,吃什么进口奶粉有营养之类的大话。舅舅舅妈的家境本身就不太好,但是他们对孩子的物质满足上却从来不会吝啬,舅妈说进口奶粉好,舅舅二话不说拿出积蓄给孩子买进口奶粉。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几年之后,舅妈的孩子该上学了,那一年舅妈买了很多学习资料,准备为孩子学习打持久战的舅妈,偶然间听到"专业知识还要交给专业人"这句话,于是舅妈又花高价钱给孩子报了一个补习班,自此舅妈孩子的时间非常狭挤。为了弥补孩子贪玩的时间过段,舅妈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钱能满足的东西从不打马虎眼"。

家长格局决定孩子格局,事事计较的家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深受其害

补习班持续了一年时间之后,舅妈孩子的成绩没有见长多少,但索要的需求却越来越高,一年内刚开始要的是电话手表,半年之后又变成了智能手机,自从智能手机来到舅妈孩子的身边之后,手机就成为了学习和亲情的"搅屎棍",它把学习搞得直线下降、把亲子关系搞得紧张又惶恐。


舅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坚持不住育儿原则,总是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了自己的原则性坚持。正是舅妈这种坚持不了原则问题的飘散个性,让孩子在做某一项决定的时候,总是被旁人的意见左右,缺少自我的个性和能力展示的同时,也将会直接影响孩子自我的信念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