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北宋在其167年的歷史中,對外戰爭總是勝少負多,尤其到了後期的一些關鍵戰役,難求一勝,不僅沒有完成統一大業,疆域卻接連不斷的縮小,真宗朝丟了幽雲十六州,仁宗朝又使得西北大片土地劃歸西夏,強敵愈強,北宋愈弱。

回顧北宋這段歷史,每到關鍵時刻,每到關鍵之戰,宋軍大概率都會掉鏈子,尤其是後期更甚。

北宋一朝發生的戰役中,在關鍵戰役中取得勝利的場次可謂屈指可數,打的勝仗基本上在初期,如太祖滅南唐、太宗平定北漢、雁門關之戰、白馬嶺之戰、滿城會戰。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但後期卻接二連三的失敗:如佔據優勢仍未取勝的澶州之戰,丟掉了幽雲十六州;高梁河之戰,宋慘敗,死者數以萬計,太宗拼死突圍,“竊乘驢車遁去”;岐溝關之戰、君子館之戰,宋軍慘敗,全軍覆沒,死者數萬,丟了後周得來的大片土地;三川口之戰,宋戰敗主將被俘,好水川之戰,宋慘敗全軍覆沒,定川寨之戰,宋慘敗全軍覆沒,西夏實力大增;靈州、永樂城之戰,宋軍死亡60萬人,錢糧損失不可勝計,宋神宗受此沉重打擊,銳氣盡消;靈州之戰,宋軍損傷10萬;白溝之戰,大潰而還,使徽宗徹底喪失了收復幽雲的勇氣。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對比當時遼、西夏和北宋三個主要政權,在兵力上,北宋正規軍的數量從開國初的二十萬到英宗朝的一百六十萬,相比於30萬的遼軍和西夏的10萬軍隊,數量不可謂不多。在人口上,北宋立國時將近3200萬人口也多於遼和西夏人口之和,潛力巨大;在經濟上,北宋的經濟總量更遙遙領先。在經濟、人口、兵力等都佔優的情況下,北宋軍隊為何還是難求一勝?

一、制度的桎梏

北宋守內虛外、崇文抑武,由於宋太祖是以武將黃袍加身得來的皇位,自然要猜忌和防範武將,對於在前線作戰的武將,常授以“陣圖”,派出監軍進行監視。除採取這些具體的措施外,北宋政府更是制定了一系列抑武的制度,“將從中御”的祖宗家法從制度上將武將死死地抑制住。比如改革樞密院和三衙兵權分配模式、加強樞密院和三衙長官管控、建立更戍法等等,以制度束縛武將才能,降低武將地位和素質。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武人的地位有多低,《宋史》中記載的這個故事可以有所反映,鹹平五年,五月……代州進士李光輔善擊劍,詣闕。帝曰:"若獎用之,民悉好劍矣。"遣還。大意是有人中了進士,但是因為他善擊劍,宋朝皇帝為了防止民間尚武好劍,而不用他,把他遣還。

二、作戰方式的缺陷

宋朝軍隊的數目龐大,大部分都是分佈在對內鎮壓以防民變的崗位上,由於長期被用作鎮壓境內民眾,當與西夏軍、遼軍交手時,由於作戰對象發生了改變,其作戰方式卻一時難以改變,使得存在的缺陷被無限放大。

北宋軍隊的作戰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機動能力薄弱,二是對後勤特別依賴。宋軍的兵種構成主要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導致整體行動速度慢,尤其在後期出現的重裝步兵,雖然防護好,但機動能力更弱,追擊敵軍時追不上,想甩掉時更甩不了。宋軍的行軍作戰,必須要配有專門的輜重隊,負責糧草的保障,宋軍單兵能帶10日份的糧草已是極限,由於輜重隊的速度慢,當跟不上大部隊時,後勤的保障就會出問題。就如好水川之戰,宋軍甩開輜重隊一路追擊西夏部隊,當中埋伏時,已三天未進米水,戰鬥力自然消耗殆盡。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兵法曰:“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民。”由此觀之,安邊境,立功名,在於良將,不可不擇也。由此可見,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優秀將領的重要性是戰爭取勝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比於其他朝代,北宋的將領在歷史星河中要遜色一些,沒有韓信、衛青那樣的頂級將領。北宋比較出名的武將有楊業、郭進、狄青等,分別取得過不錯的戰績。但是到了北宋中後期,基本上沒再出現過太過傑出的將領。

究其原因,是由於簽訂了澶淵之盟,北宋暫時沒有了邊境危機。自仁宗朝起,一百多年的時間沒有發生大的戰爭,可以說宋朝幾代人都不知道怎麼打仗了,沒有戰爭,也就沒有誕生良帥的平臺。再就是武將來源發生了問題,眾所周知,宋朝武舉是以兵法文章為主,而不考慮個人實際軍事才能,又因武舉較文舉更加簡單,一些底層書生在文舉考不過的情況下,通過武舉進入軍隊,以致於很多武將更擅長於筆上談兵,而沒有實際指揮才能。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四、貪腐毒藥

自古以來,貪汙腐敗是導致軍隊戰鬥力低下的罪魁禍首,因其不僅導致官兵關係緊張,更容易導致軍隊不務正業,訓練荒廢、紀律廢弛。

作為北宋正規軍的禁軍,其福利待遇好,給養、被服、武器、軍餉全由國家供給,一個禁軍士兵的月餉相當於一個壯年農民月收入的一倍,軍官更是無法形容,禁軍的這些福利待遇自然成了不少將領眼中的肥肉。

關鍵之戰,北宋軍隊為何老“掉鏈子”?

到北宋末年時,禁軍的腐敗現象已經十分嚴重,禁軍數量看似龐大,然而各級將領吃空餉情況卻十分嚴重,軍官剋扣士兵錢糧,士兵紛紛逃亡,多出來的錢糧被層層吃光。“河北將兵,十無二三,往往多是住招,故為闕,以其封樁,為上供之用”。據史料記載,北宋軍中許多將領並不以精通作戰為榮,反而都熱衷於搞副業,利用手中的權力做一些發財的買賣,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以公肥私則是輕車熟路、信手拈來。即使宋軍人數、規模空前急劇膨脹,但其戰鬥力則急劇下滑,最終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

參考文獻:鄧廣銘《遼宋夏金史講義》、何忠禮《宋代政治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