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種植的紅薯要翻幾次秧,現在有的地方卻不翻了,這是為什麼?

蝦米Minnie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年夏天,我最害怕的就是和爸媽一起去紅薯地裡翻紅薯藤。因為翻紅薯藤不僅熱得難受,而且地裡蚊子又多,特別辛苦。

不過現在好了,我們這邊種植的紅薯,已經沒有人去翻薯藤了,但是紅薯的產量和以前翻過薯藤的產量也是差不多的。


我覺得,現在有些農民不去翻薯藤有以下兩個原因。

紅薯的品種優化了

記得小的時候,我家裡經常種那種藤蔓特別長,而且薯塊煮熟以後也特別硬的紅薯品種。

那個紅薯品種不僅藤蔓又粗又長,而且藤蔓上特別愛長氣根。那些氣根扎進泥以後,就會生長出一些指頭大小的小紅薯,從而嚴重影響紅薯的產量。所以,那時候人們種植紅薯都要去翻薯藤。


而現在,紅薯的優良品種多,人們大多喜歡種植那些口感軟糯,薯藤又不是很長的紅薯品種。所以,這也是人們不去翻薯藤的原因之一。

現在紅薯地裡的雜草少了

以前除草劑沒普及前,農民去地裡翻紅薯藤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拔除雜草。因為那時候,薯地裡雜草特別多,不拔掉的話,嚴重影響紅薯的產量。

而現在,人們在栽種紅薯前,就提前半個月在地裡打了除草劑,等雜草全部都死了再去翻地做畦栽紅薯,所以紅薯地裡基本上沒什麼雜草了。

地裡沒了雜草,薯藤也不是很長,農民就沒必要再去地裡翻薯藤了。


以上兩點,就是現在農民不再去翻薯藤的原因所在,請問你們現在那裡還有人去地裡翻薯藤嗎?


李茗說鄉村


因為翻蔓對紅薯生長極為不利,紅薯蔓經過一段時間生長之後,互相交錯,上下重疊,這時候翻蔓,容易拉斷秧蔓,損傷葉片,

打亂了原有的生長秩序,我們會發現,雖然紅薯蔓混亂伸展,但葉片都直面向上,井然有序,一經翻騰,就會出現蔓葉倒置的局面,甚至成堆捲曲,在夏季高溫下,很容易腐爛,嚴重的影響了葉面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紅薯翻蔓後會增加植株養分的消耗,降低養分的積累,嚴重影響紅薯塊根養分的吸收,使薯塊增重受到限制。



另外,現在的紅薯品種也得到了優化,不象過去那些老品種容易爬蔓,新品種向蔓短高產方向發展,有利於將養分集中於根部,易於瓜莖膨大,提高產量,枝蔓既不徒長,也足以滿足植株的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發育,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所以,現在的地瓜蔓不需要翻藤了。


若飛305


過去種植的紅薯要翻幾次秧,現在有的地方卻不翻了,這是為什麼?


點擊右上角關注,一起探討更多的三農問題

紅薯屬於藤蔓植物,紅薯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藤蔓上莖節處會出現很多次生根,這些次生根能大量吸收養分和水分,並且會長出一些小薯塊。

這些小薯塊會和地下的紅薯爭奪營養,造成營養流失,從而造成紅薯長不大、產量低,所以紅薯翻秧的目的就是為了紅薯更高產!


記得小時候,每次下過雨就會去翻秧,那為什麼現在好多地方不翻秧了呢?

1.翻過紅薯秧的朋友都知道,紅薯翻秧是個累活,同時也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會傷到紅薯的莖蔓,或者葉子被碰掉,又或者把紅薯葉子攏在了一起。

這些看上去是小問題,其實是會造成紅薯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影響紅薯的正常生長。吃力不討好,何苦呢!

2.現在每年都有好多地方乾旱缺水,剛好紅薯在乾旱缺水的時候,要少翻動或不翻動紅薯藤蔓,這樣能讓莖節處的次生根生成,為紅薯的生長提供更多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植株生長和生存。

3.現在我們好多人種植的紅薯品種都屬於短蔓品種,藤蔓不像以前那麼過分生長了。另外,現在紅薯的控旺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及各種控旺藥劑的使用。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同意我的觀點請關注小俞傳播,一起探討更多的三農問題)


小俞傳播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要給紅薯翻藤的,以前我們家種植紅薯都是要翻藤的,那時候如果不翻藤的話,在雨水較多的季節紅薯藤旺長,紅薯藤長得過旺,在薯藤腰部會生出很多不定根,在地裡面到處結紅薯,導致主根結的紅薯很少,很小,嚴重影響產量和經濟效益。


現在我們那裡種植紅薯一般都不翻藤,經過大量實驗,翻藤的話,確實會影響產量。紅薯藤蔓互相交錯生長,給紅薯翻藤,會損傷莖葉,把薯藤翻過來,打亂莖葉次序,會影響光合作用,導致紅薯減產。

所以,現在種植紅薯,有的人都是提藤,在紅薯藤長到50-80公分的時候,在晴天輕提薯藤,使不定根離開地面即可。提藤的話,簡單好操作,對莖葉損害較小,不容易導致紅薯減產。

還有就是現在種植的都是新培育的短蔓紅薯品種,在經過合理的施肥,薯蔓也不會旺長,一般也不會生出不定根,也就不需要翻藤了。

現在種紅薯都是用的除草劑除草,薯蔓也不會有不定根。如果雨水較多導致紅薯旺長,現在都是噴施的控旺藥物,採用化學控旺,比較簡單省事,節省人力物力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