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金高达750万两,史上赏金最高通缉犯——陈祖义被擒杀始末

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十三日,第一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回到京城。除了众多的各国使者,一起跟随郑和入朝进贡,还有三位被重兵押送的特殊“客人”。

这三个人,是被俘虏的陈祖义等三名海盗头子,他们家盘踞在马六甲附近,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自立为王,劫掠往来客商,据说劫掠了超过万艘以上的船只,兵力最多时超过万人,甚至逼迫南洋一些小国家向其纳贡缴税,危害航海事业,是远近闻名的海盗头子。郑和向永乐大帝朱棣献俘后,朱棣下令,将三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子推出去,枭首示众,令百官和各国使节观刑。刽子手手起刀落,危害南洋十几载的陈祖义就这样被处死了。

正义得到了伸张,各国使节欢呼雀跃,永乐大帝心头涌动着铿锵有力的誓言: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赏金高达750万两,史上赏金最高通缉犯——陈祖义被擒杀始末

永乐大帝


陈祖义祖籍广东省潮州府,在洪武年间,全家人离开中国下南洋。陈祖义先来到了(现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竟然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纠集了一帮海盗,自立为王,成为当时横行东南亚的最大强盗头子。劫掠范围遍及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域,对中国、南洋各国的海上贸易危害巨大,严重威胁海上丝绸之路。陈祖义非常嚣张贪婪,带领几十条海盗船,在广大的海域,到处劫掠,不分国家大小,就连大明派往南洋的使船也抢,抢光之后,就杀光船员,放火焚船,可以说是抢光、杀光、烧光的海盗版。

明王朝对此贼深恶痛绝,明太祖朱元璋悬赏五十万两白银捉拿强盗头子陈祖义,到了朱棣时间,一度把赏金提高到了750万两,当时大明王朝一年财政收入不过1100万两,陈祖义竟然成为赏金额空前绝后的最大通缉犯。

陈祖义危害海上十几载,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在两年前的永乐三年,陈祖义听到线报,大明皇帝派出了一个太监,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带着大量的丝绸、瓷器和其他宝物,出使南洋。陈祖义听了狂笑不已,派了一个太监来南洋,还带着这么多财宝,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肥羊,抢他的。

随着船队穿行在南洋,陈祖义收到了更多的情报,郑和率领的船队是从未有过的庞大舰队。舰队中由五种不同类型的船舶,第一种叫做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可容纳上千人。还有其他四种,分别是马船、粮船(用于运粮)、战船(作战),分工明确,兵士众多,据说有两万五千人。

赏金高达750万两,史上赏金最高通缉犯——陈祖义被擒杀始末

郑和船队

陈祖义汇总了各方面情报,觉得很棘手,自己只有几十艘船,几千士兵,乌合之众,抢掠货船,绰绰有余。真要和这样强大的海军对战,自己肯定要落在下风。陈祖义犹豫了,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没敢轻举妄动。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结束了第一次下西洋,满载而归。返途中,郑和派人招抚陈祖义。陈祖义打听到郑和此次满载奇珍异宝,早就眼红的不得了,只是实力悬殊,不敢劫掠。这次听闻郑和派使节招抚,不由得想出一条诈降计来。陈祖义想,表面上投降称臣,带自己的船队靠近郑和船队,趁明军不备发起攻击,连人带宝船一起抢过来。

陈祖义看到喽啰们情绪不太高,就鼓动他们说:明国船队虽多,但是水手都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明朝的船虽大,但行动迟缓,且不熟地形;明朝的水师虽强,但多年未战,骄兵,且以马步兵为主。"

喽啰们一听,个个像打了鸡血,来了精神。但是他们也不想想,大明船队,已经在南洋航行了两年,早就熟悉了海上航行和战斗。但是这帮海盗,一心劫掠发财,满脑子想到都是金灿灿、白花花的宝贝,利令智昏,狂呼乱叫。

赏金高达750万两,史上赏金最高通缉犯——陈祖义被擒杀始末

郑和船队

陈祖义做了部署,带着海盗船队,去偷袭郑和船队。陈祖义看到了大明的宝船,指挥船队蜂拥而上,看看靠近了,突然四面八方,出现了众多大明战船,把海盗船队围在中间,大炮轰鸣,火箭飞来,海盗船一艘艘起火沉没,几千强盗葬身鱼腹,陈祖义等头目也被生擒。

原来郑和早有防备,在过去的一两年见,郑和听到了无数客商的控诉,说陈祖义危害航路,杀人烧船劫财。这次来诈降投降,也早有中国人施进卿探听到后,密报给了郑和,所以郑和设计,瓮中捉鳖,一举活捉了陈祖义。

此战之后,"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郑和为南洋消灭了海盗组织,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安全保障。

此正是,郑和首次下西洋,妙计擒斩陈祖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