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爬上武則天龍床的詩人,拍她馬屁,還給她寫情詩,最後慘遭賜死

武則天作為中國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後人對她的評價歷來不一。不過從女性魅力來說,武則天身上的閃光點還是不少。李世民時期,武則天在後宮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是也頗得李世民賞識。到了李治時期,那就更不用說了。從李治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把自己曾經的小娘冊封為皇妃就足以看出:李治對武則天用情很深。所以,拋去武則天的政治才能不說,單說作為一個後宮嬪妃,她是很成功的。

想爬上武則天龍床的詩人,拍她馬屁,還給她寫情詩,最後慘遭賜死

而且,武則天登基以後的諸多豔遇,也足以說明她的魅力。武則天雖然是女性,但是她跟其他的男性君主一樣,登基以後也有了大開後宮的想法,只不過是女妃變男寵罷了。就像現代那些高喊著“阿姨,我不想再奮鬥了”的男孩子一樣,古代同樣有這種想要通過媚上來走捷徑的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位企圖通過爬上武則天龍床,來達到改變自己命運的目的詩人吧!

這個詩人的名字叫宋之問,字延清,出生于山西的汾州。宋之問並沒有顯赫的家世門第,他的父親也只是一個鄉間愛好學識的普通人。不過,也正是因為受到了父親的影響,宋之問以及他的弟弟們自幼時開始,便勤奮好學。公元675年的時候,長得一表人才,且身材高昂的宋之問在科舉考試中得以進士及第,然後喜登“龍門”,自此開始踏上了仕進正途。

想爬上武則天龍床的詩人,拍她馬屁,還給她寫情詩,最後慘遭賜死

中國古代歷來講究出身,所以就算宋之問是進士出身,但是沒有家世做後盾,他想要在朝堂上一鳴驚人也是極為艱難的。要知道,官場極為艱險,稍有差池就會丟失官帽,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會因此而喪失性命。所以,為了能在朝堂上混出風頭,宋之問便想通過一些捷徑來達到自己往上爬的目的。而他的第一步,自然是引起上位者的注意。

時人皆知,武則天是個愛好華麗辭藻的人,為了迎合武則天的喜好,宋之問在公開場合不顧個人形象地狂拍武則天馬屁。一次,武則天帶著群臣遊洛陽龍門,興致來了以後,武則天便命群臣來賦詩助興。這宋之問就做了一首《龍門應制》獻給武則天,武則天看完以後,甚是高興。不得不說,這文人拍起馬屁來,那叫一個清新脫俗、用詞文雅。隨後,武則天就高興地把已經賜給別人的錦袍轉賜給了宋之問。

想爬上武則天龍床的詩人,拍她馬屁,還給她寫情詩,最後慘遭賜死

得了甜頭的宋之問慢慢發現,巴結武則天可比老老實實地辦差事上升得快多了。於是,在宋之問後來的仕途生涯中,什麼做官為民、為官雅正都已經不是重點了,而能得到武則天的看重,那才是為官的重中之重!因此,宋之問一邊和武則天的男寵們搞好關係以求上進,一邊則是直接大膽地給武則天寫了含蓄的情詩“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搓一問津(出自《明河篇》)”以表心跡。

只可惜,武則天以“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為由,殘忍地拒接了這位大才子的示好。雖說武則天在位的時候,宋之問的確有過一段好日子。但隨著唐中宗的復位,宋之問的仕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公元705年,宋之問被貶為瀧州參軍。公元710年,唐睿宗即位,他認為宋之問為人好投機取巧且和武三思之間牽扯不清,經過教化還悔改,所以就判了宋之問流放。關於宋之問的結局,《新唐書》中記載到:賜死桂州。

想爬上武則天龍床的詩人,拍她馬屁,還給她寫情詩,最後慘遭賜死

不過,宋之問在文學上還是有一定的貢獻,他的詩詞屬對精密且音韻協調,對唐朝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但是,從為人角度來,這宋之問卻慣是溜鬚拍馬。所以明明是紓解個人鬱悶的詩詞(這裡還是指《明河篇》),也被定義為了是寫給武則天的情詩。而且,關於武則天說宋之問有口臭(即前文說到的“口過”)的歷史,也實屬野史,並沒有得到證實。只能說,這為人行事還是踏實一些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