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氣血遭遇“交通堵塞”

現在,飽受抑鬱症困擾的人越來越多了,且不說每年有多少人因為抑鬱而跳樓自殺,就是平時走在大街上,熟人相見,通常第一句話不再是“吃了嗎?”“去哪裡?”取而代之的則是“鬱悶”、“最近比較煩”之類的感嘆。

除非到了和生命相沖突的時刻,否則,通常情況下人們不會認為抑鬱是一種病,而僅僅看作是一種不好情緒的發洩或者表現而已,認為過一陣就好了。實際上,抑鬱不僅是心理問題,還是病理問題,不僅是精神問題,還是氣血失調問題。

抑鬱症是氣血遭遇“交通堵塞”

懷孕、做媽媽本來是高興的事兒,可是在張小姐家裡,卻變成了一樁災難性事件。

張小姐是某外貿公司的白領,前不久,在一次體檢中張小姐知道自己懷孕了,著急抱孫子的婆婆高興之餘又不免擔心,因為張小姐脾氣本來就很不好,再加上早孕反應,真不曉得會不會惹出什麼亂子來。果真不出婆婆所料,飯菜不可口,身體不舒服,工作不順心,這都會惹得張小姐摔摔打打。婆婆對她遷就了再遷就,矛盾卻愈演愈烈。老公擔心婆婆心臟受不了,於是就把丈母孃請到家中。

可是即便和親生母親相處,張小姐的脾氣也一點不見好轉。有一次竟然因為母親看電視影響她休息和母親動了手!丈夫一籌莫展,只好把這事告訴了在湖南老家做醫生的岳父。岳父很生氣,說為什麼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才告訴他,這並不是簡單的情緒問題,而是孕期抑鬱症,和氣血失調有關!

岳父趕緊飛到北京,給女兒開了方子,五服中藥喝完,張小姐的脾氣緩和了很多。兩家人一致認為的性格、脾氣問題,竟然和抑鬱症以及氣血有關!

抑鬱症是氣血遭遇“交通堵塞”

中醫典籍中最早關於抑鬱症的記載可見於《內經》中“鬱”的概念,《內經》的“鬱”,首先是針對五運六氣之鬱,是因為運氣的太過或不及,導致氣機升降失調,“升降不前,氣交有變,即成暴鬱”。

張景嶽在《類經·運氣類》注云:“天地有五運之鬱,人身有五臟之應,鬱則結聚不行,乃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化不化,而鬱病作矣。”

1.陰陽失調致鬱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與醫學共同的基石,也是《內經》的核心思想,《素問·生氣通天論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靈樞·行針》:“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素問·宣明五氣篇》:“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揭示了陰陽失衡與情志之間的關係,體現了哲學與醫學的高度統一。認為陰陽平衡則精神正常、情緒平和,陰陽失衡則可發生情志異常。陽氣充盛則喜而好動,陰盛陽衰則情緒低落、神疲倦擾,乃至鬱鬱寡歡。

抑鬱症是氣血遭遇“交通堵塞”

2.五臟致鬱

《內經》將情志活動歸屬於五臟,具有“五志”與五臟的對應關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素問·示從容論篇》雲:“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素問·本神篇》雲:“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素問·藏氣法篇》雲:“腎病者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另外,《素問·宣明五氣篇》雲:“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

可見,《內經》認為五臟皆參與神志活動,五臟的功能失調,尤其是心、肝、腎、脾之虛,可以導致情志障礙,產生諸如“體重煩冤、悲、不樂、憂”等抑鬱症表現。

抑鬱症是氣血遭遇“交通堵塞”

3.運氣致鬱

五運之鬱是《內經》運氣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單獨論述自然界變化,而是著重強調了自然轉變和人體相應生理病理改變的對應關係。

《素問·氣交變大論篇》:“歲土太過,雨溼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洩,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上應歲星。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素問·本病論篇》:“又或遇戊申戊寅,久而化鬱,即白埃翳霧,清生殺氣,民病脅滿,悲傷。”“陽明不遷正,甚則喘嗽息高,悲傷不樂。”《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太陽之復,甚則入心,善忘善悲。”

這說明,五鬱之發,是因為五運之氣有太過不及,有勝復之變,對應引起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瘀滯阻塞等一系列變化,從而導致人體之鬱,乃至出現抑鬱症狀。

抑鬱症是氣血遭遇“交通堵塞”

4.氣血逆亂致鬱

《靈樞·天年》:“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六十歲,心氣始衰,若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素問·調經論篇》:“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五亂》:“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矣。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

可見,氣血充盈、血氣和合則神氣安寧、神志暢達,如氣血不足、氣血逆亂則可以產生憂、悲、煩、怒等抑鬱症表現。

綜上所述,《內經》從五臟相關、四時陰陽、五運六氣、氣血逆亂等多角度闡述了可以導致抑鬱症狀的病因病機,並且將諸多因素有機地、系統地納入陰陽五行理論統攝之下。《內經》將神志抑鬱這一現代難題通過在氣血病理指導之下的辨證論治予以各個擊破,並非僅僅把抑鬱症狀提取出來單獨對待,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中醫的理論體系的獨特魅力和優勢。我們應該從中汲取營養,在更廣闊的領域探求根治抑鬱症的有效方法,給飽受抑鬱困擾的現代人送去一縷最明媚的精神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