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不是掌握的知識量和技能,而是這個

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不是掌握的知識量和技能,而是這個

文 | 廈九九

邏輯思維的羅振宇說,成就=核心算法X大量重複的平方;混沌大學的李善友教授說,刻意練習=核心算法X大量重複。其實他倆說的是一回事,刻意練習的結果就是成就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說創造某種成就。

在這兩個等式種,他們都提到了“核心算法”,核心算法決定了一件事的成果是0,還是無窮大。

什麼是“核心算法“?就是事物的底層認知,或者說思維方式,更確切地說,是思維模型


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不是掌握的知識量和技能,而是這個


從一個人的行為構成來看,可視的行為部分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冰山以下才是真正決定人與人行為差別的根本。其中認知、思維能力正是冰山以下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思維模型就是認知、思維能力的結晶,是決定一個人思維層次和認知程度高低的東西。

巴菲特有一個合作伙伴叫查理芒格,他的名氣在中國不如巴菲特大,但他在投資界有巨大的影響力,是目前在世的最知名的智慧老人之一。

查理芒格說:“人類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發展。我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成為高手。”在80多歲時他還稱,“如果我不能淘汰自己一年前的思維模型,這一年我就白過了。”

真正厲害的人和普通人的差別,根本在於是否掌握了事物背後的道理,即是否擁有更高級、更本質的思維模型,而不是求知識的增量,瞭解各種現象和概念。

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不是掌握的知識量和技能,而是這個

互聯網時代變化速度驚人,三四年前的知識很可能會失效,兩三年積累的工作經驗馬上就會沒用。在當前知識付費和終身學習熱潮下,我們最應該學的究竟是什麼?是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型,從學會到熟練運用。

這些模型是一個收集和處理信息、並依照信息行動的框架。它們借用並完美地 糅合了許多來自各個傳統學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 包括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 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我們不斷學習,是為了摸索出事物發展的底層規律,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而思維模型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底層規律和底層認知。

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不是掌握的知識量和技能,而是這個

比如說減肥,很多人是怎麼減肥的?要有毅力堅持,要少吃多運動……真正厲害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毅力,而是方法論,但減肥的方法市面上那麼多,該聽誰的?減肥這件事遵循的底層規律是什麼?能量理論。

基於這個理論,或者說這個思維模型,你完全可以結合市面上的方法,總結出一整套減肥大法,而且絕對科學有效。思維模型用得好,凡事巧幹少煩惱。

如果你的大腦中只有一個思維模型,你的視野是狹隘的,所以你會扭曲現實,直到它符合你的模型為止。就像一個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眼裡看到的全是釘子。不斷學習和保持多元思維模型非常重要。

查理·芒格如是說: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隻 用幾種。大多數人都只使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 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你知道諺語是怎麼說的: ‘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笨辦法。”

在這個時代以及未來的時代,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不是知識的總量,而是思維模型的高低和多元程度。

作者:廈九九,生活在廈門的廈大人,7年營銷策劃,曾就職知名地產商,現從事文體旅行業。喜歡讀書寫作健身,用心生活努力生長,分享個人成長、營銷乾貨、時間管理及職場心得。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