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贊同還是否定,住戶分攤費用佔主因

在今年的夏天,瀋陽出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試點計劃,也就是沒電梯的老式住宅樓,在經過改造後可以安裝外掛式升降電梯。現在渾南區的慧緣馨村以及瀋河區的金生小區、小西小區試點樓都已安裝完畢,並投入了使用。

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贊同還是否定,住戶分攤費用佔主因

對於老樓加裝電梯的成本分攤是有公示的,安裝費用為39.5萬元,針對七層樓住宅每部電梯的補貼費用為18萬元,剩下的20多萬需要單元住戶實際分攤,而一、二層住戶則不在此列。

從三樓至七樓的分攤金額依次遞增。三層為不到一萬一千元,四層為一萬六千元,五層為兩萬一千五,六層為接近兩萬七千元,七層是三萬兩千多。

由於安裝方式及費用有所不同,渾南區的分攤費用要明顯高於瀋河區。慧緣馨村試點樓的分攤費用依次為:三層兩萬元、四層三萬元、五層四萬元,六層五萬元。

除去安裝分攤費,電梯投入使用後每年的維護費大約在4000元左右,消耗的電費大約需要1200元。而這些費用也是需要三層以上的住戶來均攤。平均下來,每年每戶需要大約支付520元錢。

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贊同還是否定,住戶分攤費用佔主因

由於電梯的安裝需要單元住戶百分之百通過,如果有一戶否定電梯便不能加裝。所以鄰里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只要通過制定方案、簽訂協議、進行公示、施工圖紙審查、相關部門聯合審查、工程施工、竣工驗收這七步加裝電梯的實施程序,老舊小區的住戶就可以擁有一部自己的電梯。

在加裝電梯之前,老樓的住戶上到七樓大概要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年歲大的老人中間還要休息一兩次。不過在安裝電梯之後上到頂樓也就是二十多秒的時間,確實是方便了許多。


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贊同還是否定,住戶分攤費用佔主因

相對於使用者的滿意評價,圍觀的人卻有不同的聲音,焦點自然就是關於安裝電梯的分攤費用,以及噪聲、採光等問題。有人覺得費用太大不合適,不能接受也無法承受。那麼如果改造計劃進行到自己的家門前,有鄰居不原配合,或是自己就不想參與其中,又該如何解決這裡面的相關問題呢?希望朋友們能夠留下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