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每天晚上下班后总想喝点白酒,这样算不算是酗酒呢?你怎么看?

我的老婆我疼


工作一天,回到家身心放松,在家微醺一点进一步放松一下,其实自己在家喝酒才能喝出酒的意义,现在和朋友同事出去闹闹哄哄拼酒劝酒实在是喝不好,一个聚会下来身心俱疲,喝得不舒服还得吐…

自己在家弄两个爱吃的小菜,自己少来点酒慢慢的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夜晚,感觉很好😊



七喜七七


每天晚上喝点酒就是酗酒啦?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在我们农村,在外面干一天活,很累的,我父亲都会喝上两杯白酒,说是解乏,但是也不多喝,固定的每天两杯,也就4两左右的白酒,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一点事也没有,身体特别硬朗,也没这病那病,反而你若是不让他喝了,就感觉精神不太好了,显的疲惫,不过脸色很好了,但是不喝就跟缺点什么的,每次吃饭不喝点酒就感觉没有了团聚的气氛了!咱们中国的酒文化是真厉害啊!


寒风中握紧你的手


对于酒,我并不抵触,也不热衷。每周2.3个酒局,啤酒5瓶起步。10瓶起飞🛫️。但自己一个人在家从来不喝。直到前一阵热衷健身,练完回家都是晚上,又累又饿。天热有时候夜宵喝两瓶冰啤酒。健身太枯燥,逐渐退烧,但晚上喝酒的习惯却坚持的挺好。喝点小酒儿,看看电视,倒也惬意。可能和年纪有关,不必要的应酬也基本都会推掉。自己在家喝多少看心情,但现在总觉得有些困扰,每天喝,伤身体是肯定的,不管多少。不管有啥理由。有时候喝的多了,第二天难受心想今天肯定不喝了,可一到晚上,又不由自主。其实习惯是一方面,中年安逸也是理由,最根本的还是依赖。就像烟一样,是有瘾的,烟我已经戒了快4年,应该不会再抽了。对于酒,现在真没啥办法,可能喝着喝着就顿悟了呢……




楼上的星云


应该不算吧,其实喝酒也不光是男人的专利,居我所知,以前跟安徽人打交道居多,有许多安徽女人都有好那口的习惯,白天累一天,晚上喝一杯小酒,据说有安神解乏的作用睡的香。耳濡目染多了也变成了我的习惯,如果白天累了,我有时也会喝上一杯,就是早上起来有些口渴,好在我们家的茶瓶随时都备着热水。之后,在一个流水线包装厂里做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后,由于每天都是加班加点马不停蹄的忙碌着,年轻人还好,体力恢复的快,但是,在这个厂里干活的人基本上还是过四的多,过五过六的也有的,偶尔闲谈喝酒的事我才知道,她们晚上下了班之后,几乎都会喝一杯才会睡,不然就浑身疼的受不了,喝了酒之后就忘记了劳累忘记了疼还睡的比较踏实。如果哪天不喝酒,痛感神经就作祟,翻来覆去睡不着,摸到哪里哪里疼,但是,怎么办呢?工作虽然辛苦,工资虽然底,又没有手艺,年龄超过了,好歹还有个厂里要你,还是咬着牙忍着吧。


ming茗9


算啊!怎么不算.......有些人是因为工作而不得不喝!你着不同,我认识一个老叔,他天天下班回家要喝一小杯,说是解乏........时间长了就成习惯了.......现在走路画圈呢!包括他家老爷子.......都是一样.....


激动猴子


我是每天都想着喝,下班路上都在想晚上吃什么菜下酒,回家边看手机边喝,不知不觉一瓶白酒都喝完!一个月能有27天在喝,有时半斤,有时一斤!



时尚潮流179


晚上下班总喜欢喝一口,然后迷迷瞪瞪的睡觉……

有文化人的说,这叫醉生梦死!(有文化真可怕)

其实啊,我也喝不了多少酒,就是想解解乏,累一天了,喝点小酒舒缓一下心情,尤其快五十岁的人了,也没别的爱好,晚上回到家哪也不想去,喝着酒看会电视,洗洗澡就睡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酗酒,反正由着自己高兴,怎么高兴怎么来吧!






王沛山


不算。但是回来后总想喝点白酒,的的确确是有了酒瘾,而且光喝啤酒还感觉不爽,非得来点高度白酒才感觉满足。这算是对自己精神的慰藉,也算是抹除了一天的身心俱疲以及强颜欢笑、勾心斗角,喝点白酒,是暂时的逃脱和自我释放。

最近“某乎”有个相当火爆的问题,问题大概是这样问的:每天下班开着车回家,车都开到了楼下,但是不想下车,非得坐一会,或者抽根烟才下车回到家中,你怎么看?

其实这个问题和题主的问题本质上是差不多的。

回来后喝点白酒,敲黑板!是喝“点”白酒,不是每日必醉,每日猛灌。这和酗酒有本质的不同,酗酒的行为基本是干喝,甚至饭菜都免了,抓住一种酒使劲喝,或者是什么酒来者不拒,那是酒精深度成瘾。

而每日下班回家喝点白酒,除了解除一天的劳累,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上班族,这个群体,无论是劳心的,劳力的,还是整天吊了啷当混日子的,舒服的,不舒服的,体面的,不体面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耗费自己的时间!

耗时间,就是耗费精力,都很累!更深层次来说,大多数人都没有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而上班,大多数人上班其实和坐牢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是自由度大一点而已,都活在体制之下,这就是大部门上班人累的原因。

而白酒,就是生活里的一只万花筒,通过这个万花筒,你可以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它的辛辣和回味的甘甜是第一层境界,进而把你带入一个活跃的放松的世界中,可以让多数人很高兴,只要不是借酒浇愁。

同时,白酒也是生活的幻化和浓缩,有时一杯下去,心情释然。消除了积压一天的郁闷,身体会非常放松,这是白酒第二的境界和功效。

总之下班回来,喝点白酒,只要不是过度饮酒,其实挺好的,慢慢就成为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能把控住自己,把喝白酒的量拿捏得死死的,会感觉生活很美!什么上班的政治斗争,什么勾心斗角,在饮酒中你会身不由己感叹:都见鬼去吧。




楼兰餐厅老王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不超过低度白酒(38度)50毫升(1两)所含的酒精量为适量,约相当于葡萄酒150毫升(1杯),啤酒450毫升(1瓶)。

每天晚上喝点白酒有好处吗

白酒的主要成分为酒精和水,乙醇含量愈高,酒度愈烈,对人体危害愈大。1克乙醇供热能5千卡,饮适量的白酒,使循环系统发生兴奋效能。有失眠症者睡前饮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并能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白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活血作用,如红花酒治血瘀性痛经症,龟肉酒治多年咳嗽,蛇血酒补气养血等。

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第一、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仅仅考虑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第二、饮酒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是只要喝了,就会增加风险。

也就是说,不要只盯着饮酒对于心脑血管的益处,即使适量饮酒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它也同时大大增加了其他疾病的风险。

建议:有饮酒习惯的,严格限酒;没有饮酒习惯的,切不可因为饮酒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益处而刻意饮酒。(喝酒就是“玩儿命”,您非“舍命陪君子”,那么没办法,是您自己的选择)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私信】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心理


有些人每天晚上下班后总想喝点白酒,这样算不算是酗酒呢?你怎么看?

“每天晚上下班后总想喝点白酒”,仅仅是酗酒之“四步长征”迈出的第一小步,距离真正的酗酒还很有些距离,只能勉强算个菜鸟级别的“习惯性喝酒”。

酗酒与滥饮

那么,什么是酗酒呢?

酗酒(alcoholism)是一种“Disorder”,也就是一种障碍,对喝酒失去控制的障碍,是一种精神病,也叫酒精依赖症,或者酒瘾。

对喝酒失去控制的“Disorder”,也叫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分为两个层次:

酗酒

滥饮(alcohol abuse)。

包括四个要素:

失控的渴望:对酒有着强烈的、失去自我控制的渴望;

酒精耐受:喝更多的酒才能过瘾,失去自我控制的越喝越多;

强制性喝酒:对喝酒行为失去自我控制,自己停不下来;

生理性依赖:断酒后产生各种身体不适和症状,即所谓戒断症状。

只有凑足了这四大要素,才能称得起酗酒二字。

如果,四缺一,缺少了生理性依赖这一条,就只能委屈一点,勉强算个滥饮。

习惯性喝酒与酗酒的鸿沟

为什么说,题主所说的“每天晚上下班后总想喝点白酒”,仅仅是酗酒之“四步长征”迈出的第一小步?

如上所述,酗酒第一步,是对酒精失控的渴望,就是自己控制不住对酒的渴望。

而“每天晚上下班后总想喝点白酒”中这个“点”字说明,喝酒的渴望还能在自己意志的控制之中;而“总”字又显示,这种想喝的冲动是经常性、规律性的。

因而,这种喝酒行为是理性的,习惯性的,而不是“Disorder”。

从喝酒、到习惯性喝酒,再到滥酒,到最后的酗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宝玉初试云雨情——初始体验

开始喝酒会体验到明显的愉悦感。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刺激下丘脑释放鸦片肽,后者抑制脑内抑制可以产生“快乐激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中间神经,导致多巴胺的释放,产生愉悦感。

喝了感觉舒服,自然就还想喝,这就能形成了一种正向强化,产生对酒的强烈喜好。

相反,像答主这种,半杯啤酒下肚就会感觉到恶心,一瓶就可能呕吐;如果喝上5、6瓶,虽然当时不醉,但是第二天可以头痛、剧烈呕吐一整天。

对酒只能产生强烈憎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滑向酗酒深渊。

习惯化

在习惯化阶段,很多学习和期望因素都会导致某些感觉线索的增强,这些感觉线索会驱动并响应乙醇的摄入。

比如,混迹于喝酒的圈子,经常受到别人怂恿甚至胁迫喝酒。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酒精本身会不会给你“留下好的感觉和印象”,这个阶段,虽然多巴胺仍是主导因素,但是,像诸如喝酒可以缓解压力,解除忧虑,甚至“好酒”“纯粮酒”会享受到各种美好感觉啊,等等这些现实的或者是暗示,都可以强化喝酒动机,驱动喝酒行为。

随着习惯的深入,有多巴胺产生的愉悦感,杏仁核控制的情绪,等可以让喝酒越来越“自动化”,而原本的决策中枢额叶的作用越来越被边缘化,喝酒行为也就会逐渐失控,喝酒量也越来越多。

产生依赖

每当体内不含酒精,就会产生出各种不好的感觉,浑身不得劲,暗示不喝酒造成这些不适。

相反,当再次喝酒就会减轻这些不良的感觉和情绪,并才再次享受到愉悦感,这样,喝酒实际上起到一种负强化效应。

最终的结果是,离不开酒,——产生生理性依赖,走完酗酒的整个历程。

总之一句话,喝着喝着,大脑意识决策的额叶被逐渐边缘化,而酒精通过低级中枢的奖赏和情绪等不能的自动化程序实现了对额叶的绑架,最终沦为酒精的奴隶。

遗传也很重要

证据显示,酗酒的形成,环境和遗传共同起作用。

缺乏酗酒的遗传因素,再怎么喝也只能是一个习惯性喝酒者,哪怕喝得再怎么大,喝出一身的病,也未必能晋级成酗酒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