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原则


哺乳期用药原则

哺乳期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 10 个月至 1 年左右。哺乳期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在这期间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疾底常常要月明一些药机因妈咪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药物可通过母乳进入宝宝体内,新妈妈们一起看看哪些是哺乳期慎用药?

哺乳期慎用药


哺乳期用药原则


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此药从身体完全清除甚至需要几周的时间,应该在哺乳期避免使用;

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可进入乳汁;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进入乳汁;

胃肠解痉药

阿托品大量应用时,会减少乳汁的分泌,并可引起婴儿发热、烦躁、瞳孔散大等;

磺胺类

多数磺胺类药物,会导致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及黄疸,特别是对 6 个月以内的小儿影响明显,喂哺5天之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应避免使用;

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药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会引起婴儿出现嗜睡、皮肤"出血点"等症状;

镇静及催眠药

这些药的直接作用与蓄积性,会使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产生昏睡现象甚至患上黄疸等,氯丙嗪也具有使婴儿昏睡的不良作用;

激素类

口服避孕药会减少乳汁分泌,并可引起男婴乳房增大,女婴阴道上皮增生,哺乳期妈妈应采用其他方法避孕。

哺乳期用药原则


哺乳期用药原则

哺乳的妈妈不要自行购买药物,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正处于哺乳期,服用药物要遵从医嘱,以策安全。

哺乳期服药,要在哺乳前 3 小时或哺乳后服用,这样通过乳汁传给宝宝的药量可以减少。

在紧急情况下,妈妈必须要用药且这个药会影响到宝宝的,应该暂停哺乳。

因局部用药进入乳汁的剂量较少,尽可能选择局部用药而非口服用药,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对宝宝的影响。

温馨提示

哺乳期间妈妈们用药时须牢记一个原则:既要有效地治疗母亲的疾病,又要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用药时要多看说明书,记得遵从医嘱,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