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濮阳建都的五个国家详解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3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西部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西南部与河南省新乡市相倚。濮阳市下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5县1区。濮阳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古代一共有五个国家在濮阳建都,现在进行一一详解。

古代在濮阳建都的五个国家详解


颛顼:五帝时期,黄帝之孙颛顼兴盛于濮阳,建都于帝丘,始称高阳,在今河南濮阳。颛顼帝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句龙为土正,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

古代在濮阳建都的五个国家详解


夏朝:夏朝君主姒相曾定都于濮阳。夏朝时期,有穷国君主后羿废除了太康的王位,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仲康当了7年傀儡之后,后羿又立仲康的儿子姒相为夏王,但不久后羿赶跑了姒相,自己当了王。帝相十五年,在商侯相土的帮助下,夏朝君主姒相把夏都从斟灌,在今山东潍坊边线王城堡遗址,迁到了商侯相土的都城帝丘,在今河南濮阳县高城遗址。后羿执政八年,不沉湎于游猎,被部下寒浞所杀。寒浞迁到定陶后,开始征伐斟灌、斟寻二氏族,后寒浞杀掉了姒相。娰相的妃子后缗有孕在身,逃至母家有仍氏,后来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成人后,谋划复国,最终实现了夏朝的少康中兴。

古代在濮阳建都的五个国家详解


昆吾国:昆吾国是夏朝的侯伯国,称昆吾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后又迁到今河南濮阳一带。昆吾国在夏中晚期很强盛,是当时诸侯国十霸之一。夏朝末年,桀王暴虐荒淫,不理朝政,昆吾国反叛夏桀王朝。这时商国势力也很强大,也正在策划推翻夏桀,企图取而代之,所以不允许昆吾国的举动。于是,商国以除奸讨乱为借口,被成汤率兵讨伐。经数年战争,昆吾败于商国,被商所灭。随后商灭夏,建立商朝。

古代在濮阳建都的五个国家详解


观国:观国是夏朝时期就存在的小型方国,姚姓,国都在今河南省清丰县东南。进入周朝时期,观国故地被分封给卫国。战国时期,观国故都改名为观泽。

卫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其弟周文王嫡九子姬康叔而建立了卫国。卫国疆域大致位于今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平王东迁时,曾出兵勤王平戎。公元前660年,卫国都城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国失国,仅剩五千遗民在宋国、郑国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曹国。依赖齐桓公的援助,公元前659年,在齐桓公的帮助下,迁卫于楚丘,在今河南滑县八里营乡殿上村卫国都城遗址,重新建国,卫国从此沦为小国。公元前635年,卫文公时国力有所恢复,吞并了邢国。公元前629年,卫国为避狄人侵扰,又迁都于帝丘,在今河南濮阳。公元前254年,卫国都城被魏国攻破,从此沦为魏的附庸。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魏国沦为秦国的附庸。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卫国此时已名存实亡。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古代在濮阳建都的五个国家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