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大明脊樑張居正,拔刀相跪為那般?

導語:張居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相,他所推行的萬曆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對於張居正而言,基本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與人生理想。但就在張居正稍稍得意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噩耗傳來,徹底打斷了張居正原本順暢的人生。父親的突然去世讓張居正陷入了去留兩難的困境,如果回家守孝丁憂,改革大業就將半途而廢,多年心血將付之東流;如果不回家守孝,必將落下不孝無德的罵名,他,該如何選擇呢?

大明脊樑張居正,拔刀相跪為那般?

張居正

人生得意

萬曆五年,對於張居正而言必然是不平凡的一年,人生的大悲大喜都擠進了這一年。張居正主持的萬曆新政推行數年,官僚建設井井有條、邊境安寧軍備齊整,大明朝一改之前的頹勢,王朝面目煥然一新、蒸蒸日上。這一切的成就讓張居正不僅沾沾自喜,畢竟放眼整個明朝、整個封建時代,張居正所取得的功績都是足以名垂青史的。

除了事業上的大豐收,張居正作為一個父親也接連獲得了收獲。首先是他的二兒子張嗣修,科舉考試高中榜眼,進入翰林院,未來的仕途一片光明。自己培養多年的兒子鍾羽成材,自己的事業也有了接班人,張居正感到欣慰與喜悅。除此之外,還有一事讓他感受到做父親的喜悅,就是那個不是兒子卻勝似兒子的小皇帝萬曆訂婚了,明年開春就要舉行婚慶大典。小萬曆父親英年早逝,小萬曆十歲時就早早的登上皇位,每天除了自己的母親與太監,就是和自己的老師張居正相處,久而久之兩人感情情同父子。因此萬曆皇帝訂婚張居正也是打心眼裡高興,而且李太后還下旨,把小萬曆的婚慶大典全權交給張居正來負責,張居正忙起這件事來也有一種特殊的興奮與喜悅摻雜其中。

大明脊樑張居正,拔刀相跪為那般?

守孝圖

噩耗傳來

可前文說了,大喜大悲都在這一年裡,說完大喜之事,大悲也就來了。話說張居正正在內閣裡為小萬曆的婚事緊張忙碌的時候,他的管家遊七突然來到了內閣送信,張居正一見心裡一愣,什麼事不能等他回家再說,要送到皇宮辦公的地方?他接過信來,雖然是普通的一份信卻格外的沉重,臉色一沉,打開了信,才讀了一兩行,就淚流滿面。同在內閣辦公的張四維、呂調陽兩人看見這副情形,就知道麻煩來了。

什麼麻煩呢?原來是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去世給他帶來的麻煩。父親去世是一件悲傷的事,但為什麼會被稱為一個麻煩呢?這樣從中國古代的政教禮法說起,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倫理社會,儒家的倫理綱常不僅僅是一套道德規範,更是政治規範,經過宋明理學的發展,到明代更是到達了一個頂點。儒家認為父母去世,兒子要為其守孝三年,而且守孝的時候不能幹別的事,如果在做官的,應該辭官回家,朝廷官員辭職回家為父母守孝被稱為"丁憂";而如果不回家丁憂或沒有守滿三年孝就復職被稱為"奪情"。

實際上,歷史上有不少文臣武將奪情任職的,因為奪情都是朝廷需要皇帝下旨,君臣之禮高於父子之情。但是一個道理,能否說得通要看用在誰身上,對於這個銳意改革而得罪了許多人的張居正來說,奪情就未必說的通了。

大明脊樑張居正,拔刀相跪為那般?

少年萬曆

聖旨奪情

張居正擔任明朝內閣首輔,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身居高位忙碌終年,因此張居正此時已經整整十九年沒有回家見過父親了,懷揣著對父親的歉意,他決定回家守孝。但如此重要的官員要回家必須等待朝廷的批覆,而且張居正是小萬曆與李太后這對孤兒寡母的主心骨,一旦離開,三年朝中大小事務誰來處理?因此他們必然不願張居正離開,下詔張居正奪情留任內閣。

張居正父親去世的消息早就在北京城傳開了,無論是改革的支持者還是反對派都關注著張居正的去留,畢竟張居正的去留將決定改革的繼續與否。除了支持者與反對派,官場上最多的還是那些以道德衛士自居的士大夫,他們對張居正的改革成果也多是認可,他們也因此反而認為,張居正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更應該在道德上做出表率,如果不回家守孝那就是道德敗壞,一個道德敗壞的人怎麼能擔任百官之首的職務呢?

如今奪情聖旨一下,官場震盪。三派官員都紛紛上疏,有支持有反對的,張居正本人也幾次上疏乞歸守制,但聖意已決,小萬曆堅持要求張居正留守內閣。

大明脊樑張居正,拔刀相跪為那般?

廷杖

拔刀相跪

皇帝的意思已經如此明確,奪情事件本以為就能告一段落,哪想其實這才發展到高潮,偏偏有人與聖旨作對,非要求張居正回家不可。這還不是一個兩個人,是一群人,其中不乏張居正的學生、同鄉,他們不斷上疏彈劾張居正,甚至有官員直指萬曆皇帝,這一下惹惱了萬曆皇帝,扔下摺子喊著要廷杖他們。明朝的廷杖不僅殘酷,對於文人士大夫來說更是侮辱尊嚴,因為廷杖的地點不是在朝廷,而是在萬眾矚目的市曹之間。

廷杖的消息讓上上下下的各級官員都慌了神,整個士大夫階層都在想辦法營救他們。翰林院掌院學士王錫爵帶著一大幫官員來求見張居正,張居正避而不見,王錫爵哀求半天仍被拒之門外,心想自己也是朝廷高官哪受過這種氣,怒從心頭起,趁管家遊七沒留神"噌"一聲竄進門,身後的一批官員也一同闖進靈堂。王錫爵乞求張居正去救即將受廷杖的官員,但張居正哪會去搭救這幫昔日彈劾自己的官員,雙方唇槍舌戰一番,語氣越說越激烈,張居正一怒之下竟拔出侍衛的刀,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並跪在王錫爵面前以死相逼,王錫爵哪想到會發展到這地步,萬一張居正真自殺了自己也沒什麼好下場,趕緊扭頭就走,跟來的一批官員也作鳥獸散跑了,只剩張居正長跪當地,臉上是熱淚長流。

大明脊樑張居正,拔刀相跪為那般?

張居正故居

拔刀相跪的鬧劇之後,廷杖也照例進行,此後奪情事件慢慢平息,但張居正卻從此性情大改,他沒有受士大夫的道德綁架所約束,卻已經站在了整個士大夫的對立面,面對改革的反對者與彈劾自己的官員,張居正也不在手軟,變得鐵石心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