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政治是什麼?

用戶馭手


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權力為核心的上層建築,是權力、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社會資源和社會關係的總和。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這個詞一般多用來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世界,政治權力把人分成369等,最高層的人能夠充分享受物質和精神的供應,然後隨著層次的遞減,供應就開始減少了。百姓所生活在這個層次的人,通常他們接受的物質能量只能勉強維持生活,而精神供應幾乎是零。政治、權力的實質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和控制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


王雙喜


獅子讓一隻豹子管理10只狼,並給他們分發食物。豹子領到肉之後,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給了10只狼。這10只狼都感覺自己分的少,合起夥來跟豹子唱對臺戲。雖然一隻狼打不過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卻沒法應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獅子辭職。獅子說,看我的。獅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後傲然對其他狼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肉怎麼分。為了爭奪到大點的肉,狼群沸騰了,惡狠狠的互相攻擊,全然不顧自己連平均的那點肉都沒拿到。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麼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人類的績效工資嗎?第二天,獅子依然把肉分成11塊,自己卻挑走了2塊,然後傲然對其他狼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肉怎麼分。10只狼看了看9塊肉,飛快的搶奪起來,一口肉,一口曾經的同伴,直到最後留下一隻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麼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末位淘汰嗎?第三天,獅子把肉分成2塊,自己卻挑走了1塊,然後傲然對其他狼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肉怎麼分。群狼爭奪起來,最後一隻最強壯的狼打敗所有狼,大搖大擺的開始享用它的戰利品。狼吃飽以後才允許其它狼再來吃,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從它的管理,按照順序來享用它的殘羹。從此獅子只需管理一隻狼,只需分配給它食物,其它的再不操心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麼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競爭上崗嗎?第四天,獅子把肉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後把1份分成9小份,對狼們說:每個都領一小份,我考察你們,最後決定最優秀的可以額外獲得那份最大的。然後狼群們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塊,各自考慮了一番,有些狼拿出來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來給獅子,有隻狼把全部都上交給了獅子,卻換回來的優秀員工獎勵——那塊大肉。獅子得到了全部80%的肉。豹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問獅子這是什麼計策?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職場潛規則嗎?最後一天,獅子把肉全佔了,然後讓狼去吃草。因為之前的競爭,狼群已經無力再戰了,於是只逆來順受。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麼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企業文化嗎?


Z葬愛A


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分蛋糕,民主國家就是政府切蛋糕讓老百姓先拿,獨裁國家就是政府切蛋糕官員自己先拿。


鳴共誰有


政治就是處理社會關係(往小裡說就是人際關係)。

中國是人治社會,從本質上來看,社會本身就是人的社會,人是最根本的,而人的生存與發展則是最為根本的。

一個重要的現象是,衣食住行各方面可以不斷生產,但生產出來以後怎樣分配卻十分重要地決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時甚至還超越了物質生產的重要性。

小到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工作更多的不是做事而是做人。不會做人,一個人單打獨鬥談不上做好事情,不會做人,一個人幹出了一點事情也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不會做人,一個人幹成了一點事情也不能判斷它是否有意義。

大到社會生活,利益蛋糕可以越做越大,但一旦分配不好,就會有蛋糕被毀的危險,所以在這個角度來看,物質生產倒成了次位,人際關係的處理則成了成敗的關鍵。

做人不會察言觀色,不會講政治,那麼無疑他的事業是不會成功的,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只會做一些小事的基層人員,幹不了大事。而要會做人,會講政治,就要明己明人。

首先明白自己是第一位的,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侷限於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分寸。然後要明白他人,知道他人在想什麼,在意什麼,才能有所把握,進退自如。

在中國,政治是最大的實際,超過了經濟,在經濟發達起來以後尤其如此,所以要牢牢樹立起政治意識,在時代中建功立業。


龍溪論人文



好大的題目。

政治是什麼?這是一個專門的學科——政治學;它又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所以,世界上眾多的學者在研究它;這種社會現象歷史久遠——公元前的幾百年前,中國和西方就都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了。

中國,應該是最早提出“政治”這個詞,並專注於這方面問題的了。

1,在中國,政治的第一個含義,是“政事得到治理”。

“政”,是政權。《論語.季氏》曰:“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國家如果在正常的軌道上,權力就不能由大夫這種級別的貴族掌控。

“政事”,是涉及政權的事物。還是《論語》:“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孔子沒到一個諸侯邦國,一定先了解它的政事狀況。

“政治”,指政事得到治理。《尚書.畢命》說:“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傳》釋曰:“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澤惠施,乃浸潤生民。”

《畢命》,據說是周康王姬釗下旨所作。他是武王之孫、成王之子,約公元前1000年前後在位。夠早的了。

2,政治的第二個含義,是指治理國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

《周禮.地官.遂人》載:“掌其政治禁令”——這恰好與《畢命》形成互證。

《漢書.京房傳》說:“(石)顯告房與張博通謀,誹謗政治,歸惡天子,詿誤諸侯王。”

中國在漢代以前,與政治相關的很多詞彙已經有了。比如,政令、政要、政務、政綱、政績、政論,等等。政府,是唐代出現的詞彙。

西方,英語的“政治”是politics,其和德語、法語等等“政治”一詞,都來源古希臘語。

據說,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裡已經有了發音為“波里”的一個詞,是指“城堡”、“衛城”,後來轉義為城邦,也就是國家。

最早按照這個含義使用的,應該是柏拉圖,他寫了《國家篇》,用的就是這個詞,現在翻譯成《理想國》,多少有些畫蛇添足的味道。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寫了《政治學》一書,也是在這個意義上用的這個詞。他不贊成老師的觀點,而是對當時既存的政治制度,包括家庭和私有財產,做了研究並發表了意見。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影響到了古羅馬的西塞羅和波利比奧斯。這兩個人,又深深影響了聖奧古斯丁,他寫了一本《上帝之城》,請注意,“城”還是用的“波里”這個詞。這本書,把“政治”和基督教結合了起來——政教合一的理論及後來的傳統,最早源於此書。

古希臘,關於“政治”的提出和研究,大約晚於西周500年。但可以看到,東西方儘管語言和文字不同,在“政治”的基本含義上,是一致的——這就是指國家政權、政權的治理目標和採用何種方式。

公元前500年前後,不論中國和古希臘,都開始對政治的深入研究,且各自都有精彩的理論出現。這個研究傳統,也各自延續了兩千多年。

1,就中國來說,戰國時期的孟子提出了兩種類型的“政治”——“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即所謂霸道和王道的兩種政治治理哲學。 其實,這是孟子對當時的諸子百家理論的一種概括,以儒家和法家為代表。農家、道家、墨家等等,也是有自己主張的,只是影響力不那麼大而已。

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佔據優勢的,是法家的政治理論。

及至漢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似乎是儒家的王道思想佔了上風,而且一下子沿襲兩千年。

嚴格來說,自漢至清,真正實行的,是外儒內法,兼採道學。董仲舒,是把“大一統”、“陰陽學說”都裝進了儒學這個籃子裡的。

2,西方,中世紀的聖托馬斯.阿奎納,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弗利和圭恰爾迪尼,均在“政治”研究上有所貢獻。

霍布斯,是西方近代第一個深入研究“政治”的人,他寫了《利維坦》。斯賓諾莎、洛克、盧梭繼承霍布斯的傳統,著重研究社會契約理論。休謨和黑格爾反對他們的學說,特別是黑格爾,提出政治秩序的核心,是私有財產和個人自由問題。

亞當.斯密提出了“政治經濟學”的概念,認為必須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角度,解決政治問題。穆勒和邊沁,則從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功利理論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以上所說,都是理論上的。

在現實中,沒有理論家,也會有實踐。國家的產生,一定是在學問家們琢磨應該怎麼管理國家之前。所以,所有學者關於“政治”的研究和各種各樣的理論,嚴格來說,都是“馬後炮”。 這樣說,不是說理論家和理論沒有用和不重要,而是說,實踐必定在前,理論必定在後。有意義的理論,會對下一步的實踐起到好的指導作用;不符合實際的理論,誰照著去做了,可能實踐中就要走彎路。

以往的政治理論中,基本不靠譜的,大概非柏拉圖的莫屬。聖奧古斯丁是理論和實踐集於一身者。其他的,總體來說,都有積極意義,同時又有不足。

19世紀,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政治理論。這個理論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認為,人類歷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人類社會的內部矛盾推進的。社會矛盾,集中表現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兩對矛盾。政治是經濟的體現,主要形式,是政治的上層建築。其體現的,是各種社會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係。

恩格斯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是對馬克思政治理論的“前史”的重要補充。

馬克思的政治理論,和以往的政治理論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聯繫在於,其吸收了前人眾多的合理政治思想,包括亞里士多德、洛克、歐文、黑格爾等等,並且,不排斥所有理論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區別在於,馬克思的政治思想,不僅僅停留在現象層面,不限於只是提出操作策略,而是以歷史的、唯物的、辯證的眼光,揭示了政治這種延續了數千年的人類社會現象的本質。

所以,即便是西方非常權威的《不列顛百科全書》亦認為,到目前為止,只有兩類政治學說,一類研究的是權利和自由;一類是馬克思的觀點,研究的是歷史和發展。

因此,所謂“政治”,從狹義來說,是國家的主權、治理、結構、發展,以及公民權利和自由的保障等等;從廣義來說,則是各種社會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係。


一老沈一


政治從字面、字意上看,就是一個國家統治集團治理國家的策略和既定的大治方針。所以,每個國家管理國家的形形式式的機構統稱政府。

政治有愚民政治、透明政治,每個政府都會不厭其煩地向民眾宣傳自已正確好,最符眾意。讓民眾無條件信服自已,跟政府統一思想,無形中多少都滲合了“愚民”方略。只是有的是自然而然,事實說話,有的多少帶點壓性。

“愚民”政治針對的是民眾思想,透明政治則公開告知民眾,國家方向,比如政府正準備帶領國家向那前進,以及國家發展動向~適時公開各方面進展數據。

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就是我們國家政治思想指導方針,建設政、經、軍強大的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我們國家當下的奮鬥目標。

正因為世界上有多種不同政治理念共存,又都想影響別個,也怕別個影響拖累自已。於是,相互間爭鬥不息。


魯陽揮弋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什麼意思?經濟的本質是生產資料的佔有形式,政治是確定如何支配生產資料。講政治,其實質是為誰謀利益。從本質上來說,政治是人心。政治,首先是政權,人心就是政權,失去人心,就意味著失去政權。《大明風華》有個情節,朱高煦造反,兩軍對壘,結果將士都不願意打了,朱高煦結果被活捉了。政治,其次是治理國家,治國舉措是否有效,關鍵是百姓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



朵朵佬爺


政治是什麼?一句話民心就是政治!為人民服務就是政治!毛澤東思想就是最好的政治!



遠方星閃爍


毛澤東曾精闢指出,政治就是“要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而在今天來說,在國際上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與我們志同道合的朋友搞得多多的,與鄰為善,因為我們無法選擇,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各種途徑方法搞好鄰里關係,這就是今天最大的政治。

對國內來說,通過韓國的薩德事件,我們民族的心擰成了一股繩,通過孟晚舟事件,我們民族的心擰成了一股繩。所以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昨天的中國。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國內仍有個別人總要與大潮流作對,欣喜的是頭條已經把他們的頭條號封號了,他們再也不能胡說了,他們沒有發負能量的機會了。同樣對於香港的個別人,與香港和平穩定唱反調的人,香港的市民也已經通過支持警察行為在強烈表示對這些個別人的強烈不支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有目共睹。


中醫與哲學


政治是什麼?是人們和平爭取自身利益的理論和實踐。

政治理論發明家,能夠創造新的政治理論,為人們和平爭取自身利益提供理論支持,因此完全可以算作政治家,比如孟德斯鳩。

領導人們和平爭取自身權益、並且得到社會認可的人物,可以算作政治家,比如馬丁路德金。

為什麼強調和平爭取?這是為了區別於黑幫、草寇、政變等武裝奪取利益的行為。在人民主權被論證清楚的情況下,依然不尊重人民意志,武槍弄棒強取豪奪,是無法接受的。如果他們被認為是政治家,就是支持歷史週期律反覆上演。

各國領導人是不是就天然的是政治家?這個問題值得討論。需要提醒的是,其中大部分是政客。如果有政治理論創新、有政治程序進步、有實事求是學習人類一切政治文明成果排斥教條主義、有更充分落實人民主人翁地位……這樣的領導人可以算作政治家。

任何時候,捍衛人民主人翁地位,是一個公民的政治責任。人民不起來監督公權力,就可能讓獨裁者得逞。

政治的文明程度,以參與度、和平機制、制度剛性、法律保障、安全保護、政治信用、有效性來衡量。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4324185185932255"}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