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寄生蟲》在奧斯卡上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長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奉俊昊導演一舉封神,很多人把電影背後的隱喻分析的有理有據,但做為普通的觀影人,我們更看重故事本身。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首先一點,基宇因為朋友的推薦去別墅做家教老師,貴婦太太給薪資的時候拿出了幾張,但是交到基宇手中的時候說:考慮到物價上升,我給你漲了些。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整個影片中因為被保護的很好,被觀影人甚至劇中人稱為善良的富人太太也特別會包裝自己,你看活在真實的社會有多難。


再來富人家庭最小的兒子多頌,小小年紀就學會包裝自己,導演通過姐姐之口告訴我們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博得父母關注,這就像是告訴我們:簡單純粹,想要活的幸福又光鮮是不可能的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基宇一家原本並無害人之心,只是想找一份工作,這簡單的訴求一點都不簡單,他們需要想辦法包裝自己的身份,進而去傷害正常工作的尹司機和在別墅工作了最久的阿姨,通過欺瞞、傷害,全家得到工作,然而不幸的是,幸福並不能跟著他們的想象走下去。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基宇的妹妹基婷最為看重但最後以死收尾,只想活下來的基宇爸爸因為男主人屢次提及的味道順手殺了他,即便他並沒什麼特別可譴責,但刺傷了基宇爸爸脆弱的自尊心。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基宇還年輕,所以依然在做夢,夢想最好的大學,懷揣最大的庭院。

基宇一家人都很差勁嗎?為什麼到最後活的人不人鬼不鬼呢?

並不,妹妹基婷藝術細胞很好,但是沒錢上輔導班了;哥哥基宇眼中只能看到最好的大學,所以復讀了一年又一年;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他們的爸爸曾做過很多工作,但都投資失敗了,這失敗有自己的原因,也有社會原因,像是臺灣古早味蛋糕的投資,保姆的老公也是因為這個負債累累住進地下室;再看基宇基婷的媽媽,家裡的獎牌告訴我們她是鏈球亞軍,所以當父親佯裝要打她的時候,她才會說“要是真的,你早死了”。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這樣一個努力上進的家庭住在陋室——蟑螂遍地的地下室,下大雨會被完全淹沒到需要住到體育場的地方,錯誤在哪呢?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電影開頭就交代我們,他們是剛搬進去,雖然自我安慰還不錯,但是基婷一直在抱怨,說明原先他們生活也是很不錯的。

但生活的事情有時候完全不講道理,一日之間成年人扛不住,整個家庭就面目全非了,於是只能苟且。

《寄生蟲》裡那些讓你淚流不止的細節,它想講述的遠非貧富差距

基於這一點,電影中的基宇一家更像是生活中的普羅大眾,讓人想想就害怕。你怎麼看《寄生蟲》這部電影,它值得那麼多獎項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