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考研中,复试和调剂如何两手抓?

豆妈亲子营


面对2019年这样艰难的考研环境,想顺顺利利的通过考研的最后一道关卡的确不太容易。尤其是对低分擦线的考生而言更是不太容易,这样的话既要一边准备复试,又要一边准备调剂的事情。困难的确是比较的困难,但是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值得去努力的。



考研不容易,想顺顺利利考一个好学校更是难。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消息来看的话,各院校复试的分数线总体均有所上涨。甚至一些双非院校按排名包往年分数高了三十多分,可想而知今年形势的严峻。无论是复试还是参加调剂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言归正传,谈一下如何做到复试、调剂两手准备?

一方面复习备考肯定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复试都是有笔试的与面试的。既然初试成绩不太理想,那就要在复试中好好的表现,复试的准备我个人不建议自己盲目的准备。可以多向师兄师姐咨询,尤其是目标院校研一的师兄师姐去咨询了解。了解重点,重点去复习。


另一方面就是调剂院校的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一旦涉及到调剂学校档次下降的不止一点,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一旦有目标院校之后,尽量联系院系招生办老师,校招生办负责人并不能确定能不能调剂。

还有就是联系导师的事情,面对调剂信息闭塞的情况下,有导师的帮忙会轻松很多。但是联系导师一定要慎重,必须是在对该导师有了解的情况下再去联系。导师对你将来的影响不言而喻,不止是三年,甚至是一生,一定要慎重。


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一定及时解答!


研途启明星


可以两手抓,但两手都要硬却很难!

一般来说,调剂+复试的模式应该是进复试但排名不太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也是理所应当。但如果你是已经进复试了而且成绩还很好,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排除复试不过的可能,但是,这种情况下还得准备调剂,那就有点顾此失彼了,好好准备复试才是王道。

说到调剂,那必然是越早越好,就像我,考研成绩一出,总分可以,高兴了一天,第二天就开始调剂了,因为单科不过线,仅差一分。

但是要是能进复试但把握很小的话,可以复试调剂两手抓,但是却很难做到两手硬。我建议是既然进了复试,就一定要认真准备,努力锻炼自己面试的技巧,你不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你也不知道高分的竞争者们他们的具体个人素质怎么样,而且低分逆袭的情况也不新鲜了,所以,你一定要踏踏实实自信地准备复试。同时,毕竟分数有点低这是事实,鸡蛋也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种情况适当地看看调剂也是应该的,不过我建议只是适当的看一下,了解一下就行了,为自己留个后路。

如果说分比例的话,我建议95%准备复试,5%了解调剂。

祝一切顺利!


看哥聊考研


2018年研究生的复试分数线再有几天就要公布了,对于分数较高的考生可以安心准备复试,但是如果初试分数在边缘徘徊的人应该怎么办?如何提高录取可能!



一、如何确定自己的复试是否危险?

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出自己今年的初试排名,然后再根据今年报考院校专业的招生简章,如果自己的排名在计划招生范围内,那么你通过复试的可能性很高,如果不在可能就比较危险了!一般院校都是按照1:1.x进入复试的,所以都会有淘汰的人!

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排名,那么就找到自己报考专业的去年的录取最终名单,然后根据名单上的最后几名,对比自己的分数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情况。



二、增加录取可能

如果考生可以接受调剂,并且复试比较危险,那么可以一边准备复试,一边准备调剂,因为大部分接受调剂的院校,在复试的时间都会晚于正常面试,所以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冲突的。

有些考生还会担心,自己准备调剂会不会让一志愿的学校知道,从而影响自己的复试成绩。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考研最终被哪个学校录取,取决于你签的调档的一份声明,而一志愿的学校正常来说是不会在意你是否同时调剂的。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的头条,我会持续的发布关于考研的一些信息!谢谢大家!


谁不曾彷徨


今年的情形有点怪,调剂特别难,更别说第一志愿了。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学校抢人大战硝烟弥漫。复试不影响调剂,系统对目标院校是关闭的,学校不知道你进行了调剂。别担心一边调剂一边复试会感觉捉襟见肘,其实不然,你学的肯定够用了,就是忙点而已,但为了读研的成功,这点忙碌算啥呢?


影视留点痕


转自新东方:

有不少徘徊在分数线边缘的考生,可以参加复试,但是被刷几率大,就 寻思多做些准备,调剂复试两手抓,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那么,这些考生该如何把握呢?下面新东方在线谈四点:


  

  如何判断复试、调剂的优先级呢

  调剂的本质是争取在第一志愿之外的复试机会,讲“复试调剂两手准备”就是说在入围复试可能性或者参加了复试但录取结果并不明朗前,给自己增加最终被录取的保险系数,其中最关键的判断标准是初试成绩和复试排名。分几种情况:一是,排名靠前,初试成绩比较理想,以复试为主,调剂重点关注校内调剂机会和重点优质院校的机会,不要分心太多。二是,刚刚入围复试,排名在边缘的考生,复试和调剂基本各占一半,其中调剂以信息获取为主。三是根据往年分数线判断,入围复试机会较小的,不要再埋怨和了,一定要调转枪头全力准备调剂,包括985、211院校在内,每年都有很多不错的调剂机会,全看考生怎么把握。

  那么,什么样的考生更容易取得复试调剂机会?

  从考生条件上看:初试成绩高,这是最重要的指标,如果考了370、380以上的高分,因为复试发挥不理想被淘汰,再去争取一个优质的机会,可能性更大;再有,学科背景好,来自211、985,或者本科阶段就有参与科研创新的经历,发表过学术论文,更容易在茫茫调剂中脱颖而出;最后,是报考的第一志愿好,尤其报考的是34所自主招生院校,因为调剂目标院系知道,34所在自主命题专业课科目上考察得较深,批卷也更严格,考生的得分含金量往往更高,更容易被信任,加之34所自主招生院校出分数线更早,复试也更早,考生更容易打一个时间差。而以上这些条件,都比不过考生主动争取调剂机会的行动,调剂不同于高考,不会有学校主动联系你,也不存在自动调剂,所有机会都是考生靠查询、询问和动用社会资源获取的。

  与调剂院校联系时,有哪些技巧和策略?

  技巧很多,最核心的策略是:不盲目撒网,划出调剂目标的优先级,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而圈定优先级的实质是知晓调剂机会更可能出自于哪里,从院校的角度来说,西部院校、科研院所、综合大学里的非强势学科机会更多,例如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甚至作为34所之一的兰州大学,自身条件不错,但因为地处西部,所以有不少调剂名额,再如400余所科研院所,很多因为信息不对称,也可能有缺额。

  调剂的心态很重要,一般是降档调剂。例如一区调二区,名牌调非名牌,如果眼睛还盯着985、211学校的热门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根本没有缺额,即便分数再高,也没有调剂可能。再说说专业,一般第一年招生的专业机会更多,而从学硕调剂到相近专业的专硕,也是个很通行的做法,史学、哲学、教育学、农学及理学中一部分等传统冷门学科,因为关注度不高也有调剂机会。

  为什么强调要重点突出,因为不是取得了调剂机会就代表被录取,再多学校邀请你去复试,也是要在复试考场上见真招的,如果网撒得太开,往往没有时间精力来准备复试,最后还是落选。是否调剂,调剂什么样的目标,取决于考生要什么,或者说对未来的读研生涯和毕业就业层次的期望程度,如果实在没有特别好的调剂机会,勉为其难,就建议考生要么再战一次,或者直接就业,去面对社会的考验。

  关于调剂,考生还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起来有四点吧:第一,调剂关键是打信息战,所以必须得熟知调剂的条件、程序,“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需要花专门的时间精力来做系统化了解。

  第二,要快!不要等到复试被淘汰或者调剂系统开放了才开始考虑调剂的事情,那个时候优质的调剂机会早被瓜分掉了,在知晓初试成绩后,就可以比照往年的分数线来圈定调剂目标,开始主动联系。

  第三,要确定最科学的调剂步骤,如果能校内调剂,一定优先把握这样的机会,校内调剂不行,再重点攻跨校调剂,跨校调剂的同时,要联络自己本科母校的调剂作为兜底,总之,重点突出,步步为营。

  第四,不要害怕“拒绝”,内心要强大。考生在联系调剂时,收到多数的答复是:“我们不考虑!”“现在什么都不知道,再等等看”等等,但只要学校表示出一丝一毫对你感兴趣的倾向,考生都可以给对方寄一个调剂申请书,或者询问清楚他们在招生工作中的时间表,随时跟踪。好的机会都是“淘”出来,拼到最后,比的是耐性。


韩小锐


首先根据往年报考院校差额复试比例,确定自己是否能进复试,哪怕是最后几名进,也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自信,安心准备目标院校复试。每年复试逆袭的学生不在少数,相信自己,你就一定能行!!!

其次,根据往年国家线、往年报考院校复试线进行推测。

如果总分超过往年国家线很多,但总分和单科分数没有达到报考院校要求,要尽快联系A区其他意向院校导师,进行调剂;

如果总分和单科分数擦边往年国家线(或总分超过往年国家线很多,单科分数略低于往年单科国家线),要做好调剂B区的准备,一定要尽快确定调剂院校!!!尽快!尽快!尽快!


载笑载研


🌹这个问题嘛,如同谈恋爱,总是遍地撒网,重点捞鱼。就是主角和备胎的关系。

🌹既然有复试就全神贯注,别三心二意,精力和重心当然放面试这家。岂不可三心二意,粗枝大叶。

🌷调剂只是辅助,有备无患。填填表,表示点存在感就好。备胎嘛,不能太抢戏。更不能分太多心,把重要戏份演砸了。

㊗顺利过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