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有这5个表现,存在这9种心理,我们才能说孩子进入叛逆期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有书面咨询回复与文字、语音咨询,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如果您对孩子教育、家庭关系、个人成长存在困惑,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有这5个表现,存在这9种心理,我们才能说孩子进入叛逆期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突然出现性情急躁、不听话的情况,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多属正常现象。但也有一些孩子存在较明显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心身健康和与周围人的关系。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表现


1、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反应激烈;

2、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父母,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3、如果家长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

4、破坏性行为过多,比如生气就撕书,摔东西;

5、跟其他孩子经常发生冲突,容易动手。


有以上情况,说明你的孩子很有可能进入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是什么时候


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发展特征


1、感受并学习处理更多的情绪;

2、是个追求自主的探险家;

3、变得更为依赖;

4、公然挑战父母,爱说不要;

5、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逆反心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我已经长大了,我能行,为什么我不能,不断地试探家长的底线,想受到更多的关注,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宝宝小时候很听话,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宝宝就变得不听话了,而且做父母的越教育宝宝,宝宝就越反抗,那为什么宝宝会变得这么不听父母的话呢?下面跟大家分析下原因,希望对各位父母有所帮助。


1、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不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太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2、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有这5个表现,存在这9种心理,我们才能说孩子进入叛逆期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3、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4、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5、缺乏感情沟通


家长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家长。其表现形式有粗暴和沉默两种。


6、对孩子过分迁就


有这5个表现,存在这9种心理,我们才能说孩子进入叛逆期


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使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长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必然出现逆反。


7、家长式的作风


“家长式”,“家长作风”“家规家法”,意味着一言堂,用现在西方人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话语霸权”。实行家庭内部的家长的话语霸权的家庭,只准家长说话,家长的话语具有决断权威,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决断不允许一点儿的反对意见。家庭的其他成员,没有发言权,于是沉默,最终成了“失语症”病人。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是不平等的,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必要的沟通,断裂、矛盾在逐步地扩大。


往往是在表面的平静和一致之中,蕴藏着某种非常可怕的东西。有一天爆发出来,就不可收拾了。而且更可怕的是,在这种家长式的家庭中,其他成员的人格受到伤害。在这种家庭中,其他成员可能被迫言不由衷,甚至说假话。就是家长

本人,也决无健全的人格,他也无法享受健康的合理的人生的乐趣。他听不到他人的真心话,他不能真正感受他人的感情。他的所谓家长的权威,家规家法,其实是虚假的、不可靠的,一文也不值。


许多家庭的不幸正是从这种家长式,家长作风,家规家法开始的。专横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畅、压抑,从而就以反抗来回答家长。


8、孩子对家庭和父母不满意


孩子对家庭和父母不满意,认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和尊重。尤其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发生障碍,往往却以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还有常因父母没有榜样作用而感到没有精神支柱而苦恼,也会以逆反情绪作为发泄。

​9、缺乏满足感


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尽管物质上极大丰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却感到十分饥渴,时间长了,在缺少双亲爱的情况下就会以逆反和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