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有這5個表現,存在這9種心理,我們才能說孩子進入叛逆期

小喇叭: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微信諮詢進行中,有書面諮詢回覆與文字、語音諮詢,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留意文末的預約二維碼。


有這5個表現,存在這9種心理,我們才能說孩子進入叛逆期


在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會有一段時間突然出現性情急躁、不聽話的情況,不願讓別人干涉他們的事。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多屬正常現象。但也有一些孩子存在較明顯的逆反心理,影響了心身健康和與周圍人的關係。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表現


1、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2、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

3、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

4、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

5、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容易動手。


有以上情況,說明你的孩子很有可能進入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是什麼時候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發展特徵


1、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

2、是個追求自主的探險家;

3、變得更為依賴;

4、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

5、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逆反心理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為什麼我不能,不斷地試探家長的底線,想受到更多的關注,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寶寶小時候很聽話,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寶寶就變得不聽話了,而且做父母的越教育寶寶,寶寶就越反抗,那為什麼寶寶會變得這麼不聽父母的話呢?下面跟大家分析下原因,希望對各位父母有所幫助。


1、期望不切實際


現在的家長不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他們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不太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煞費苦心設計好的藍圖,要他們去做一時還難以做到的事情,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一事無成,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家長提出的要求,應比孩子的實際能力略高一點。”使他們經過努力,都能圓滿完成任務,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就會不斷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2、過於嚴厲損傷孩子自尊心


有這5個表現,存在這9種心理,我們才能說孩子進入叛逆期


現在,有些家長還是滿腦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觀念。認為“嚴”就是體罰,很少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甚至諷刺、挖苦,有時還要對孩子動武。正確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們當成一個開始有獨立意識的小夥伴,有事商量著來辦,平等相待,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千萬不可居高臨下,以勢壓服。


3、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別強,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神秘和驚奇,大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事物,他們都要問問、玩玩、摸摸,有時就難免會闖禍。如果家長不瞭解他們的好奇心,認為這是胡鬧,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打罵孩子,就很自然地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明智的家長應該這樣告訴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想辦法幫你解答問題的。

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們懂得了不少道理。


4、反覆嘮叨引起厭煩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唯恐他們不聽,就反反覆覆、嘮嘮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馬拉松”式的說教環境中,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即使明知道家長說得有理,他們也不樂意聽。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要言不煩,並且尊重他們,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孩子有了思想準備,就相對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


5、缺乏感情溝通


家長缺乏與孩子經常的感情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會以不尊重來對待家長。其表現形式有粗暴和沉默兩種。


6、對孩子過分遷就


有這5個表現,存在這9種心理,我們才能說孩子進入叛逆期


成人對孩子過分遷就。孩子認為犯了錯誤不會受到批評,這種錯誤的信息使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長想管教時,孩子就很不適應,必然出現逆反。


7、家長式的作風


“家長式”,“家長作風”“家規家法”,意味著一言堂,用現在西方人的術語來說,這就是“話語霸權”。實行家庭內部的家長的話語霸權的家庭,只准家長說話,家長的話語具有決斷權威,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和執行,決斷不允許一點兒的反對意見。家庭的其他成員,沒有發言權,於是沉默,最終成了“失語症”病人。在這樣的家庭中,家庭成員是不平等的,家庭成員之間沒有必要的溝通,斷裂、矛盾在逐步地擴大。


往往是在表面的平靜和一致之中,蘊藏著某種非常可怕的東西。有一天爆發出來,就不可收拾了。而且更可怕的是,在這種家長式的家庭中,其他成員的人格受到傷害。在這種家庭中,其他成員可能被迫言不由衷,甚至說假話。就是家長

本人,也決無健全的人格,他也無法享受健康的合理的人生的樂趣。他聽不到他人的真心話,他不能真正感受他人的感情。他的所謂家長的權威,家規家法,其實是虛假的、不可靠的,一文也不值。


許多家庭的不幸正是從這種家長式,家長作風,家規家法開始的。專橫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暢、壓抑,從而就以反抗來回答家長。


8、孩子對家庭和父母不滿意


孩子對家庭和父母不滿意,認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和尊重。尤其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發生障礙,往往卻以逆反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還有常因父母沒有榜樣作用而感到沒有精神支柱而苦惱,也會以逆反情緒作為發洩。

​9、缺乏滿足感


由於種種原因父母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儘管物質上極大豐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卻感到十分飢渴,時間長了,在缺少雙親愛的情況下就會以逆反和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