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為什麼湖南這個地方過兩個除夕?


在湖南湘西,有些地方過年過兩個除夕。

話要回到明朝嘉靖朝代,當時日本倭寇侵襲,明朝舉國上下抗倭,湧現了戚繼光、俞大遒等一大批名將。俞家軍、戚家軍威名震震。除此之外,還有幾支土司隊伍參與抗倭戰爭,包括湘西、廣西的土司。當時湘西保靖土司叫彭藎臣。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明朝嘉靖皇帝接受南京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張經建議,“調土,狼(苗)管備用”。同樣是這一年臘月,彭藎臣接受張經總督府下達的土家軍於次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中旬務必開達蘇州平倭的軍令。從保靖到蘇州行程1400多千里,全程只能靠雙腳。土司彭藎臣根據行軍路線以及所需的時間,為完成抗倭大業,決定過年前就前往蘇州戰場,臘月二十八日過年,大年三十啟程。土司軍上下同仇敵愾,表現出濃郁的愛國激情。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土司彭藎臣以及長子彭守忠帶領土司大軍按時到達指定地蘇州。隨後,參加王江涇之戰。在這一場戰役中,土家軍初生牛犢如虎似狼,勇往直前,一舉殲敵一千九百餘人,焚燒、溺死者甚重,取得了自明朝嘉靖平倭以來最大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明朝廷予土司大軍“東南戰功第一”。在此之後,彭守忠帶領土司大軍100多人進攻盤踞在常熟三丈浦的倭寇,俘斬倭寇二百八十多人。

在抗倭佔之後,土司大軍回到保靖。從此,湘西部分地區過年就過兩個除夕。如果除夕是農曆年三十,兩個除夕就是農曆二十九、三十,如果除夕是農曆年二十九,兩個除夕就是農曆二十八、二十九。

這就是為什麼湖南湘西過兩個除夕,具有濃濃的愛國情懷的兩個除夕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