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国古建筑多毁于火灾,您知道的关于古人采取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古建说


我国古代建筑多毁于火灾,古人防火措施有哪些?

首先可以讲我国人是十分重视防火工作,也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回顾历史我不得不钦佩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与担当。

一 防患于未然的防火思想上升到很高地位

周朝规定,在宫廷中应有专门掌管用火的官员,他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铃,提醒大家防火。这也是更夫喊火烛的由来。

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宰相管仲就说,管好“火”是关系到国家贫富的大事。并提出了修订《火宪》的意见。那时国家举行仪式的人,需用左手举火把,以减少明火乱动的危险。右手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落地乱溅。如此科学细致的法律条文,在现代也不多见。

二 科学有效的防火措施

1 设有“街亭”“标语”等用于防火灭火

到汉朝时,则国家制订了更为合理的防火措施,在《汉书》中说,西汉时长安“每街一亭”,有16个街亭;东汉时洛阳有24街,便有24个街亭。街亭和现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里有大鼓,有房间,有广场,可以驻扎军警,大的可容纳几千人,一旦火灾爆发马上去鼓组织人力救火。东汉史学家荀悦对于火情的看法是“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防患于未然”是从这儿来的。

宋朝人还会在仓库等重点地方张贴“小心火烛”的标语,而且“火”字还会倒着写,就是为了警示人们火灾随时都有可能“到来”,务必要提高警惕

2 设立专业队伍

在北宋朝时中国有了全世界第一支专业消防队,灭火的兵叫防隅军,而负责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厢使。这支消防队经过专业训练,专门负责开封的城市防火灭火。他们在高处设立暸望塔,低处有用于灭火的水溏,并有专用通道。一旦有火情,扑救的各支队迅速到达,配合密切,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纹丝不乱。还有沙袋、麻袋、火背心等专业工具。

明朝在一些城市专门组建了“火兵”

清同治年间,民间自发成立了消防组织“水龙局”

3 建有“防火墙”“避雷针”专业措施

明朝时政府为了战争需要~为了防止敌人火攻,专门建造了绝对可靠的防火隔墙。防火隔墙其实是每隔7间房屋空出的一间房,无门无窗,里面都是夯实的土,厚度达5米。在明故宫里为防止火灾发生时火烧一片的情况,绵连成片的高墙其实就是防火墙,其总长度达到了15公里。

同时祠堂、宫殿等重要建筑屋脊上的怪兽嘴里吐出曲折铁舌头,主要目的用于防雷火,也就是“避雷针”。

4 发明救火神器

在大清朝,专业工具在能工巧匠们手中应运而生,当时的专业防火班又叫机桶处,发明了“机桶”,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引水灭火工具。这种救火神器又称“水龙”,它可以帮助人类扑灭很大火灾,清朝有诗人在看过水龙表演后吟诗一首“数人并力动枢机,呼吸纵送在复右”可见当时场面也十分壮观。

可以讲水火无情这个道理自古就在人们心中扎下根来。大家也想了多种方法应对,但为什么火灾仍会烧毁建筑呢?

一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制结构

这在防火、灭火上技术上,难度还是很大的。

二 战争太多

在古代战争史上,“火攻“是一项重要计谋,同时在攻城时也会使用火药,重油等易燃物品,攻城后为了震摄敌人和毁灭证据,也会火烧房屋。

三 灭火科技水平是逐步完善

无论是防火灭火措施的制订还是工程、工具的发明都是和当时人类科技水平相匹配的,一旦大火蔓延人们也只有望火兴叹了。





图曰古今


古代房屋建筑大都是木头建造,有一个很大的弊病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更容易着火。特别是在宫殿群,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开来,所以防火对于中国人来说,更为重要。

对待防火措施,古人是什么做的呢?

一,古代故宫的防火措施。

第一是做好隔离措施,以故宫为例,在当时叫做紫禁城,那么大那么多的殿宇,要说完全不起火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被熊熊烈火一锅端,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隔离。故宫之中有两种隔离方法,一是隔离墙。我们现在还能在故宫之中看到明朝时就修建的隔离墙,它们与普通围墙的区别就是特别厚,竟能达到五米之多。这么厚的墙壁,完全就是将火势分开的墙墩子。

二是隔离间,比如在北京南池子大街路东的皇史宬。它是一座全部用砖石、琉璃建成的房屋,没有一点木料,甚至连梁都没有。这样的房屋叫做实心房,就是用来隔绝火势所用。由于防火性能好,不能白白浪费,它又是当时明朝的皇家档案馆,《永乐大典》就是在这里所收藏。

与此类似的还有各宫的配房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防灾效果。不仅是宫殿可以作为隔离的措施,甚至连门也肩负起这个职能,比如御花园的正中央的天一门。这些隔离措施,构成了故宫防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第二是水源。在故宫之中,一共有七十多口井水,在很多宫殿之外,都有两个铜水缸。这样巨大无比的水缸,不会无缘无故的放在那里,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灭火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水源并且将其熄灭。

别小看这个水缸,在当时可是用心良苦。它们一共是308口,每口水缸可以储存3000升水。一到冬季,宫人会为他们穿上“棉衣”,并加上盖子,有时候还要在下面烧煤火,这是为了冬天不至于结冰。

万一发生火灾,在明清时期已经有了类似今天的消防水枪,它被称为唧筒,又叫水龙,可以用来灭火。在古代文献中有记载:

但有此器则五六人可代数百人之用,又不空费一滴水,不拘多高多远,皆可立到,有似大雨喷空,无处不沾,不但可灭已焰之火,仍可预阻未燃之火。

第三是防止雷击,在古代,对于人用火的防范是有严格的制度保障的,然而被雷击而产生的天火,则有一段摸索的过程。因为古代人不清楚雷电的原理,开始是畏惧,后来逐渐演变对上天的祈求,在屋顶上装有“吻兽”。

二,民间造房,就是使用不那么容易燃烧的建筑材料,比如使用砖石做墙面;二是对易燃的建筑材料做加工处理,提升其耐火性能,比如在木材表面涂抹石灰泥等。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发现了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木柱上就被涂抹了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胶结材料)。

一,设防火墙。防火墙的设置有多种。一种是在并排着的建筑物中,中间空着一间,在里面填土,形成火灾蔓延的一个障碍;第二种是让屋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着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这种墙即为“风火墙”或“封火墙”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相邻的两栋建筑物之间,如果都设置了风火墙,就会形成防火巷,火灾发生后可以由此逃离火场。

三,水桶,水缸,水井。古代建筑中,通常都会有用来储水的水缸、水桶等,有钱人还会房前打口水井,平常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用,发生火灾时则可以作为消防用具。

六,打更宣传。

打更是古代民间夜间的一种定时报时的做法,类似于现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笃笃———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打更宣传口号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关好门窗,小心火烛!”;“睡觉之前,关灯关门!”……。

小时候还兄到过打更人,现在没有了。


王松林


古城在保留原生状态和肌理时很容易就会和现行的消防法规产生冲突,甚至有可能出现古城镇起火,消防车无法或者很难靠近救援的问题。所以古城在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同步更新非常重要。但从消防角度,可能可以从以下几点回顾这次火灾,探讨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1a,房屋内部火情控制(房屋内衬部分)

起火时,房屋内的墙壁和天花板很大可能就是建筑体上被最先点燃的东西。如果历史旅建筑体游区外部还有保留尽量原貌的考量的话,内里的材料更新是不应该忽视的事情。选择不易燃材料的板材铺装内墙和天花板很有可能就可以把火情延缓或者控制在最小范围。与此同时,非燃烧材料的一些板材在同时还拥有隔音和增加房屋热容的能力,在提高住户舒适程度上也是有好处的。一般的选择大概有轻质石膏板,我自己接触过一个北欧的做吸音板的公司,他们有一种用木屑混合水泥的板材(国内也许也有),不但在视觉和触觉上非常亲切,在吸声的同时能够做到隔绝燃烧。

而室内铺设这类型防火板材时务必记住的一点就是密封性,尽量的做到把房间与房间区隔开避免蹿火和走烟,这些靠构造上的上心是可以达到的。

(英国木质房屋防火规范里提到的密封节点例子)

1b,房屋内部火情控制(房屋结构)

房屋结构大概就是消防的生命线,如果结构能够支撑到救援到来之前不垮塌就是成功。独克宗古城的房屋建构为土木结构,应该是木结构支撑,土制砌体围护。乍一看好像这个木结构就是问题所在。然而,这其实不应该被全然的批判。火灾环境温度大概是700-900度,木质结构在燃烧的时候有一个碳化的过程,并将形成碳化层从而阻挡外部的高温进一步深入,相较于钢结构看上去的“英明神武”,木结构的这一特性反而让他在火灾中坚持得更久。

(一个截面面积240*180的木梁在火灾环境63分钟后的碳化情况)

下面这张图是钢结构在火情中的表现,当温度升到230度后结构强度就一蹶不振。

相比之下混凝土要好一些

而木结构在形成碳化层后,可以很有效的格挡高温,如图所示,在燃烧70分钟后的实验数据显示木材内部的温度还保持在燃点一下。

(可以看到木材内里温度的下降到平稳趋势)

可问题来了,碳化层是木结构的附带技能,但是假使碳化层形成后留下的完好的部分不足以提供原有支撑的话,木结构还是会崩塌。很直观的,这意味着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拥有足够粗壮的木结构,以保证经历火灾时,在木材碳化后结构的强度已然足够;另一种就是基于现有条件,选择承担的了的结构尺寸,然后通过测量实验掌握这种结构究竟可以支撑多久,以此制定相应的消防计划。对于大型木结构原材料匮乏的我国,第二条路应该是可以踏踏实实完成的。比如这次消防出警只用了8分钟,加上报警前的20分钟总共不到半小时就可以作为坚持时间的参考。

2,外部火情控制

当火情不幸变大,如何保证邻近建筑免受殃及就是外部控制的关键。再一次,在古城特别是商业病态饱和的旅游点这一点实现起来很有挑战。而这次独克宗大火当地居民总结教训,就提到屋顶起火后借由冬天的大风连带点燃附近房屋是让火情难以控制的转折点。当地屋顶的以杉木板为瓦的独特做法本身就是消防隐患,应对这种材料的可燃危险,当地传统办法是一家起火,邻里一起把这家的屋顶(即这些木瓦)给捅落以此避免火势上房。无语的是,在入冬以前,当地实行了固定屋顶的举措,原意是预防地震时的垮塌,可怎想成了赤壁之战里的桥段重现。以杉木板为瓦固然是当地特色,这也是闪片房这个名字的由来,但是基于安全考虑,是否使用耐高温不易燃烧的瓦材或屋顶做法是不是更适合这个已然发展成游客聚集地的繁荣聚落呢?

3, 预警,逃生,消防

同时,这次大火暴露出很多不同角色间对彼此所司职责理解不对称不正确的问题。当地不可谓不在消防上下功夫,字面上充足的消防预算,额外的储备水源,分散在老街上的消防取水点,早在几年前甚至还有会议报告单独点出独克宗消防隐患等问题。可是到了火灾发生时,高处独立消防水库没能正常送水,消防部队和当时的在地住户又在寻找城区内的消防栓时成了无头苍蝇,如果把这些归为水库可能出现冻住的情况,消防栓位置不明显等原因……

那就太 他 妈 自欺欺人了。

据传当年独克宗旁大龟山上的朝阳宫本设有防火瞭望台,秋冬两季昼夜有人守护,怎么现在一个旅游收入一年70个亿的地方没有能力做到以前茶马古道的水准呢?一个偏远的藏族聚落变成熙熙攘攘的旅游景点后,老板和游客大多来自外地,在了解本地消防能力和组织有效抢险上更是后知后觉(有的老板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的扩建围墙就落在麦蒂消防栓附近)。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原有的方法,系统承载不了的了。所以可行的方法也许是:建议旅馆饭店等高危场所安装防烟警报,外地老板和本地居民有义务参加定期的消防演习,掌握适合在古城操作的救火行动,当地消防中队也应参与(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供水口太说不过去了)。而作为游客,应该可以在住店时获得关于消防逃生,救助的相关信息。还是那句话,既然原有的系统因为追逐利益而打破,可不可以不要只把先辈的遗产当摇钱树,而是当我们从后辈口里借来的东西呢?


笑谈历史奇闻


古人的防火措施

1 祈愿型 藻井

藻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古建筑木构架,主要置于宫殿、坛庙等较高等级建筑的室内顶棚。“藻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汉,汉《鲁灵光殿赋》载:“圜渊方井,反植荷渠。”可见汉代高等级建筑中已出现藻井结构。

设置藻井的本意与古建筑防火却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风俗通》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史记·天宫书》载:“东井主水事。”

东井指的是井宿,为二十八星宿中主水的星宿,将井置于建筑高处,并用莲花、荷叶、水藻等水生植物形象作为装饰造型或彩绘图案,表达了古人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前提下,希望古建筑免于遭受火灾侵扰的良好祈愿。

2 五行防火术

古人信奉“阴阳五行”之说,认为世间万物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运动转化而成,五行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现存的大量衙署类官式古建筑通常采用黑瓦为顶、黑砖为墙,这是由于黑色能够彰显衙署的威严、肃穆,而且古人认为“北方壬葵水,其色属黑”,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进而蕴含有“以水克火”的寓意。

这种刻意使用“水”之色的做法,正是古代盛行的“五行防火术”的直观体现。

3 “门不带钩”

在古建筑的城门、宫门、殿门、庙门之上通常都置有匾额,用来标明建筑名称,但只要出现“门”字,其写法通常是一致的,即“门”字的最后一笔均不带钩。

明《马氏日抄》载:“宋都临安玉蝶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随撤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古人认为“门”字带钩会带来火患,因此之后的皇家建筑若出现“门”字均不带钩,以避“火钩”之嫌。

4 装饰“生水”

古人通常会在建筑上安置“厌胜”之物来祈盼防火减灾,最为典型的是置于屋顶正脊两端的鸱尾兽。

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瓦当、滴水开始大量采用莲花纹作为装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显示佛祖的神圣之意,但也有借莲花这种水生植物来表达克火防灾的愿望。

5 火 巷及防火制度的建立

最早上溯至周,古人便已经开始利用法度条文来管理与火相关的社会活动了。

《周礼·夏官·司爟》载:

“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这被看作是我国最早的火灾刑罚条例。春秋战国时期,

《墨子·号令》载:

“慎无敢失火者,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

“慎无敢失火者,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

细化明确了导致失火的人、故意纵火的人、包庇纵火的人、举报纵火的人分别按照斩、车裂、斩、免除责任来处理。

6 消防水龙

灭火水源及设施

古代城池建设时,一般都会挖设护城河,即所谓“金城汤池,深沟高垒”,甚至村落都会挖设小型的护城河,如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便挖设有绕寨一周、长达1500米的护寨河。护城河用于军事防御的同时,河内的水也成为扑灭火灾的重要水源。

灭火水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街巷中的水井,透过“市井之徒”“井井有条”“背井离乡”等成语,便可看出水井在古时城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水井在用于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对就近取水、及时扑救火灾也是十分重要的。

7 古代灭火工具及实物

古建筑作为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凝结着先人的建造技艺,古人面对古建筑防火、灭火时所展现的智慧令后人赞叹,也鞭策后人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史泛舟


自古中国人就注重防火,易经中第63卦中曾记载: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防火、防范于未然的论述。

《周礼·夏官·司爟》中曾记载: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这意味着,早在周朝,中国就出现的防火消防法。

东汉史学家苟悦在《中鉴.杂言》中曾说,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中国古代人很早就对火灾有了防范意识,而且也建立了相应的防火法规。把预防放在了第一位,火未烧之前,便做好防范工作,一旦火势烧起,便能及时扑救,最大可能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情。

防患于未然的理论思想非常符合消防实践的客观规律,而如今,这种思想在防灾、防疫等领域同样适用。

在防范火灾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人创造的防火技术在当时是绝对领先的,手段多样,效果也非常突出。总体来讲,从防火建筑结构、防火材料、防火器材这几个方面进行消防。

防火建筑结构与防火材料

1、元朝著名农学家王祯提出了“法制长生屋”

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中的发掘,已经证明了,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已经开始使用防火涂层技术了,在木质表面涂上一层防火涂料进行保护。这是已知最早的防火涂层技术,材质接近硅酸盐水泥,青灰颜色,平整光滑,质地坚硬,厚0.2—0.4厘米。这种涂层防火技术在元代有了很大发展,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了法制长生屋的设计方法。

以法制泥土为用,先宜选用壮大木材,缔构既成,椽上铺板,板上敷泥,泥上用法制油灰泥涂饰。待日曝干,坚如瓷石,可以代瓦。瓦屋中内外材木露者,与夫门窗壁堵,通用法制灰泥污漫之。务要匀厚固密,勿有缝隙,可免焚之患。法制油泥灰的配方为:砖屑为末,白善泥、桐油、枯苹炭、石灰、糯米胶。

法制长生屋的防火方法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用防火涂料来进行阻燃,可以有效避免火灾,正如王祯所说:人火之孽,失之不慎,始于毫发,终于延绵。

2、北土南砖,俱作御火

明末清初,毛奇龄在《杭州治火议 》中记载:木中之火,以外热而炎于其里,往往火所未及,而木先出烟,以外火与内火两相逼也,如此烂漫无已时矣。毛奇龄将木结构火势迅速蔓延的原理揭示出来,与现代物理学中,可燃物的温度到达着火点开始燃烧的原理不谋而合。透过现象看透本质后,毛奇龄提出北土南砖,俱作御火的防火方式。凡造屋者以复砖为垣,单砖为壁,薄砖为荐,一室之中唯栋、梁、椽、杭是木耳,他皆砖也。脱合不戒,则栋间于墙,柱间于壁,梁椽各间于瓦荐。凡大火所向,鹿灰瓦确皆足以抗火,而火不成势,火不成势,则救者可近,则此室之火,不能蒸彼室也。即任其自焚,亦不过数间止耳。

“北土南砖”最具代表的是明朝宫殿紫禁城。故宫中的房子四周是砖砌墙身,屋顶是多层次的混合构造,上表面琉璃瓦、瓦泥、灰背、掺灰泥背、护板灰,下面是望板和梁椽。整个房间的外墙和屋顶组成了防火隔层,通过砖墙、灰瓦分隔木质构造物,有效的阻止火灾的蔓延。

3、封火墙

封火墙在安徽徽州民居中普遍采用,起着阻挡火势蔓延的作用。因其形状像马头,所以也被称为马头墙,有两叠式、三叠式,五叠式。据传说,徽州太守何歆道为了防止火灾对百姓侵害,发明了防火用的马头墙,月余间,就在徽州城内建造了几千道马头墙,通过这种墙将房屋框架分离开,相互独立,还能使房屋的木质结构不外漏,200-300毫米的厚度可以抵抗火势六小时,对于单独房子的火灾,几个小时也足以扑灭了。

4、古代的消防通道,火巷

我国古代在城市布局上,就考虑了消防通道的设置,被称为火巷。火巷可以帮助建筑内的人员逃生,还能为救火提供方便。火巷比普通街道要更加宽阔,两边有排水渠,一旦建筑物着火,水渠便能阻断火势。南宋绍兴三年十一月,高宗皇帝下诏,要求安府开辟火巷,被火处每自方五十间,不被火处每自方一百间,各开火巷,约阔三丈

防火器材

1、古代的避雷器,吻兽

在汉朝,建筑物的屋顶使用鱼尾形状铜片作为装饰,代表预防火灾的吉祥物,叫做吻兽。到了明清时期,屋顶放置以龙头形状咬住正脊的铜片,龙头内部有一根直通地下的金属丝,吻兽被雷击后,雷电便能顺着金属丝导入地下,设计虽然简陋,但与现代的避雷针原理相同。

2、古代的灭火器

古代的灭火器多以盛水的物器进行灭火。比如,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或者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蘸泥浆皆以蹙火的麻搭。或者以马牛皮制作的水袋,猪牛泡盛水的水囊。还有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的唧筒。这些物器虽然结构简单,但灭火效果很好,堪称古代的灭火器。但还有一样更实用的,那就是大水缸。在故宫中曾有大缸308个,材质为铁、铜,每个水缸可储水约3000升,冬季给水缸加热防止结冰,夏季放置在屋檐下,可以接收屋檐上龙嘴里雨水,保持水缸的水是满的,一旦着火,取水非常方便。所以故宫自古就有冬热冰、夏注水的防火传统。

3、古代的自动喷淋系统

古代祠堂烟火缭绕,容易失火,古人在房屋的梁上和内壁四周铺设了连通的竹管,竹管上有很多小孔,将竹管一直铺设,引到后山的泉水旁。一旦祠堂着火,便将泉水引入竹管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沿管道流入祠堂,从小孔中喷淋而出,达到灭火的目的。族人定期会对竹管进行检查,将损坏的竹管更换,保证喷淋系统的完好。

综上可知,中国古人灭火的方法和技术非常全面,其中有很多设想,在现今也有借鉴意义,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弘毅说历史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防火意识。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较成熟的防火理论,如《易经》中的第 63 卦“既济”卦,古人释称: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意思是说虽然火被扑灭了,但是也要时刻警惕,防患于未然。可见古人的防火意识之深刻。

周代还出现了最早的“防火消防法”,《周礼·夏官·司爟》记载: “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的有刑罚焉。”

因为我国古代的建筑基本都是木结构的,所以古人对建筑的防火很重视,并且发明了很多方法,古人的防火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涂防火材料

古人经常通过涂抹泥灰的方法,改善木建筑的防火条件

2.设置防火墙

以马头墙为例 ,马头墙是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是至今保存较好的安徽徽州民居的代表符号,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也赋有特别的美学价值。因其形状似马头而得名,还寓意着万马奔腾、家庭学业与事业蒸蒸日上,又叫挡风墙、封火墙。

马头墙

3.古代的“灭火器”

无论在宫殿还是民居,都会摆放水缸和水桶,用于灭火。不仅如此,古代还有一些防器械,比如明代的腾斗水枪,清朝发展为用人力杠拉的木制抬龙以及警铃防火背心等。

4.消防布局规划

古代会在城市中修建聚落通道,既能方便逃生,还有助于实施灭火。另外我国古建筑大多依水而建,有充足的水源,也有利于灭火。

依水而建的古建筑


一读历史


汉朝夸有火德,皇帝大臣遂都以“炎汉”自矜,君不见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诸葛骂死王朗”一段名场面,我们敬爱的诸葛先生也说过“今幸天意不绝炎汉”的话。不错,火曾是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种的传说。现在虽然是“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了,但火灾一旦发生也常常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如近来的澳大利亚森林火灾者。在古代的中国,火灾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且不谈森林火灾,只说与古代百姓息息相关的城市火灾。

《红楼梦》里有一段关于失火的描写:

那刘姥姥……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 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 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 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 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息了方领众人进来.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

曹公风趣,让个丫鬟也转个文,不说失火却说走水,其实还是古人怕失火,忌讳这个词,所以转称“走水”,连贾母一个万事都经历过的老太太,看到失火就吓得这么个模样。

这只是个马棚失火,贾府家大业大,发现的及时,吵嚷着也就把火给灭了,但其实古代城市里一旦发生大火,没有及时遏制,就很可能产生惊人的损失。一旦如此,就是《红楼梦》里另一段火灾描写的那样了: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

在古代,大火灾的发生会有战争、人为放火和雷击等少数的自然诱因,但大多数的火灾还是人们用火的不小心导致的,古人相信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木材建筑的起火是可以尽量避免的。粗浅来看,防火措施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建筑防火,就是在盖房子的时候就已经先采取措施预防。又可分为建筑群防火和单体建筑防火。建筑学角度看,如上文引用《红楼梦》里的十里街大火就是因为“檐庑相逼”“邻舍失火,屋比延烧”等建筑群构造的不合理,所以古人不断总结,采取各种方法来防火。如在城市里建池蓄水,更合理地划分街道市坊的格局,院落之间设置又高又厚的防火墙,或者在院落里开辟水池水道水渠,放置蓄水缸等,对于一般的民居,则会把厨房之类用火集中的地方独立或者脱离于主屋,院落之间一般也会采用檐口更加突出的办法来防止火势蔓延到自家。单体建筑防火措施,大概是古人有时对木件会涂上灰泥或盖上土泥来隔火,砖瓦构件的增加也会很好的增强传统木质建筑的防火性能。

第二部分是体制防火,古代政府也会比较注重防火问题,会采用很多方法来防火。因为救火常常很紧急,需要时效要求,所以有的朝代会在城市中设鼓救火,发生火灾的人家可以击鼓求救,官员和邻居都会赶去帮忙。

类似的措施还比如北宋京师设立有望火楼,《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中说: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兵百余人,及有栽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猢是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

还会设立专门的救火官员,通常来说,救火不是专门的消防队伍,而是士兵。

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李浈编.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张剑光著;陈国灿编. 江南城镇通史 六朝隋唐五代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07


初七


唐代

从唐代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水袋的灭火器。水袋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装三四百斤水,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出现火险时,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向着火点注水。

宋代

宋代有关消防的法律基本照抄唐律,为做好消防工作,除了立法,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消防队。

北宋时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置了专门的消防机构,称为“军巡铺”。军巡铺的铺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不但消防救火技术过硬,还很有责任心。

在救火时,铺兵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运水的、有灭火的,还有救护居民的。因为组织得好,每遇火灾,军巡铺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扑灭火势,而且还不会劳民伤财。

除了救火,军巡铺还负责防火,每到夜晚,铺兵就要深入街头巷尾检查消防情况,并提醒居民注意防火。

灭火工具·水囊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军巡铺配备有各种灭火工具,如大大小小的桶、斧锯、梯子、绳索等,应有尽有。而水囊是宋代消防队最常用的灭火装备。

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装着水,起火时,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水囊被烧破,里面的水就能流出来灭火。

南宋都城要道 设有消防部队

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主要街道都驻扎有一支称为“防隅军”的消防部队,整个城市的消防队员有千人之多。

在这支部队里,有一套奖惩机制:对于那些听从指挥、奋力救火的人,给予奖赏;在救火过程中受伤的人,可以放假养伤;而玩忽职守或贪生怕死之徒,则要依军法治罪。

明清

紫禁城内放水缸

以备救火之需

明清两代有规定,凡是故意放火烧自己的房子,却烧着了其他人的屋子和财物的,要将纵火者发配到边远之地充军。

作为明清两代国都的紫禁城,由于里面的房屋都是砖木结构,极易着火,为了以备救火之需,便在很多宫殿前面放了大水缸,名为“太平缸”或“吉祥缸”,当时共有308口这样的大缸。

水缸的水每天都要更新,防止有异味、生蚊虫。

到了冬天,水缸要“穿棉衣”保暖,如果天气特别冷,则要给水缸烧炭加热,防止缸里的水结冰。

灭火工具·水龙

水龙是清代出现的引水灭火工具。其工作原理是一压一抬木质手柄,装在桶里面的水受压就会通过软水管喷出来,这时只要将软水管对准着火点,就能灭火了。


爱历险的小鲤鱼


我国古代建筑物大多是用木材,木质建筑不具备防火性,容易发生火灾。例如在《红楼梦》中开卷就有由于葫芦庙中炸供,一不小心油锅着火了,“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了古人防火的必要性。

古人采取的防火措施主要有:

1提高防范火灾的思想意识

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更夫,他们在夜间打更报时,从一更天喊到五更天。在报时的同时提醒人们防盗、防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阻止火势蔓延的方法

古人涂抹一些能够防火的泥巴或湿润具有防火的物质在墙面上,以阻断火势的蔓延。春秋战国时代春申君为了防火,把雌黄涂抹在墙上,雌黄能够一定程度上阻碍火灾的进一步扩大,而且雌黄燃烧时还会产生一种黄白色的烟雾,起到报警作用。

在明代修建“防火墙”,几户人家共同出资建造一堵砖墙,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情况。

▲古代防火墙

3设置救火设施

古人的家里有天井、水缸,一些有条件的建筑里,修有水池。如藏书楼天一阁前,开凿了天一池。万一起火,可以取水扑灭。后来出现一种手动的机械式水车,可以实现向外喷水的功能。

4建立消防组织机构

早在周朝就设立了专门掌管用火防火的官员,如果玩忽职守,还会受到处罚。宋朝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消防部门“军巡铺”,士兵们在专门的望火楼上巡视,排除火患,夜间督促老百姓禁火熄灯。

有条件的地方乡绅募捐出资共同设立民间消防队。

5各种迷信做法

有的建筑角檐上放一个像龙头一样的装饰物——螭吻,传说螭吻是驱凶辟邪、镇火的神兽。

在给房屋取名的时候,古人也会刻意加入一些带有水字旁的字,譬如清代的文渊阁是乾隆时期为了收藏《四库全书》而修建,取名时就特意加了一个带有水字旁的渊字。

由于古人受制于技术的落后,火灾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有各种迷信思想也在情理之中。


书影觅食


古人造宅院的时候,会在大宅的屋脊上装饰鸱尾(又被叫做鸱吻、螭吻、蚩吻),雷暴天气引雷,用以防雷火之灾同时图个吉祥。

这是在民居建筑设计上做的防火尝试。另外还会在住宅当中修建防火墙,在庭院中放置储水的大缸。

唐朝时候,在都市中有严格的火禁要求。入夜之后,不准点灯烛。晚上大街小巷还会有巡逻的街卒。如果失火引发重大灾难的,还可能被判死刑。在京城长安里夜间点灯烛,还要得到皇帝的特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