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連陽標統:黨內用間高手,到底是葉劍英還是康生

附註:此文源於我十年前《廣東十虎·花狸虎》章節,多年來被無數人剽竊、洗稿,本網站曾有作者竊文洗稿,被我逮住投訴,頭條只是刪除其稿……無其他懲罰。


現將本文略加修改,重新發出。


黨內用間高手,在我印象裡大約排列如下:周公、董老、康生、參座。也許有點謬誤,但如果排名不分先後,我感覺更合適。不瞭解這點,很難明白參座為什麼沒直接領兵戰功卻被封為元帥,很多人以為他是靠一、四方面軍會師時那份真假難辨的電報。笑話,要這樣計算功勞,莫雄把從廬山上把第五次圍剿全盤計劃端回家,項與年拿板磚把自己拍成豬頭,裝成乞丐再把情報送至瑞金中央,可以說是救了整個中共中央與紅軍。論功計酬他們又該什麼位置?解放後莫雄無非是酬功給了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位置,項與年遼寧省監察廳副廳長,僅此而已。


周公、董老所指揮傑出間諜,現在已被曝露得七七八八,大部分為世人所熟知,不提也罷。而康生情報生涯到現在也鮮為人所知,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僅是他在上海特科掌管過乾溼活的三科(比如處決顧順章一家)。


連陽標統:黨內用間高手,到底是葉劍英還是康生

程一鳴將軍編寫的教材之一……


其實1932年後,他赴蘇聯任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每天上班單位就是共產國際情報部。在情報方面,他確實有著理論與實踐都非常豐富的“特別工作建設”經驗。臺灣那邊資料,記載中共方面三個在蘇聯受過正規政治保衛與諜報訓練的大特務,分別是康生、程一鳴、路鵬(很少人知道這個化名,原中共南京特委軍委書記路大奎)。延安時期什麼西北公學,棗園訓練班,七里鋪訓練班,全是使用康生撰寫教材《特別工作建設》(軍統那邊《情報學》、《爆破學》、《行動術》……等教材,湊巧也是由程一鳴編寫)。


康生社會經驗豐富,知識淵博,他上課生動活潑又富於啟發,讓受訓學員們心服口服。比起那位同行對手戴雨農,無論是個人才華還是組織手段,手段高得不是一籌兩籌,否則怎麼解釋在整個抗戰期間,他穩坐社會部部長?繼而內戰開始,解放軍從節節勝利到最終勝利,不如說是情報戰勝利,而奠定內戰時期情報工作基礎,恰好是抗戰初期就開始積累佈局?


康生死後被清算老帳,一清就從延安整風開始算起。


說他迫害好人,罪惡累累什麼,那是今天說法,當年可沒這樣認為,延安整風中肅反不可能完全肅錯,不過這是另一篇內情,從下面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來確實有不少特務混進了延安。


1956年臺灣軍情局悼念雨農將軍死忌10週年,蔣先生傷感地對在場大小特務說:“雨農同志不死,我們今天不會撤退到臺灣!”。蔣這句話信息量很大,起碼可以有三層意思。

其一、戴笠很工作能力強,防共與保密工作做得好,他如果沒死,可以防止及破獲中共地下黨滲透。

其二、戴笠不死,軍統就不用內亂,在內戰中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其三、戴笠單線掌握著中共方面許多關係的名單,這些名單上的人隨著他的死亡而失去聯繫。

這三層意思裡,我相信後者。單線進行聯的特務,事關性命,慣例是沒檔案可查,臥底為了保護自己,只認人不認組織。等於說有些打進中共內部特務連蔣先生也不一定知道,不是戴笠不信任蔣,而是防止蔣身邊人有問題(事實上問題很嚴重)。其實就算蔣知道名單,在戴死後派人去聯繫,關係人也不一定肯接頭(誰敢說只有一個沈之嶽?)。


連陽標統:黨內用間高手,到底是葉劍英還是康生

軍訓部遊擊幹部訓練班第二期同學通訊錄。參座所到之處,國民政府便被滲透得千瘡百孔。


如果以為延安大規模肅反與審幹,還有解放後屢屢繃緊反特審查,全都屬於空穴來風,歸咎成黨內鬥爭故意整人,那是毫無敵情觀念。以康生之情才心智,他會在沒有任何過硬情報依據下,僅憑臆想就敢在延安搞搶救運動,那不把中央書記處的幾位大佬當成木偶,眼裡還有沒有領導?


等他死了幾年後,說他是害人成癮的貝利亞式反革命,開除黨籍,撤銷悼詞。這和他生前盛譽反差太大,可見其與黨內人士積怨頗深。他一個膠南張家二少爺,一個文質彬彬無拳無勇的書生,憑著良心與正義感投身革命,和誰也沒冤沒仇,整誰不整誰,我看不出是源自私怨。他只不過是患了小知識分子左派革命狂熱症,結合早期在上海特科經歷,對危害革命叛徒特務痛恨尤深。加上保衛工作職業習慣久而久之,警惕就變成多疑。在我看來,他對共產黨所造成的損失不是需要批判和揭發,其實他更需要一位心理醫生。


在他追悼會上念悼詞可是葉參座,為什麼是他念而不是別人?是不是有什麼歷史淵源?翻查歷史資料,原來參座還有一個很少公開的職務“中共中央社會部、中央情報部第一副部長”,第二副部長才是李克農,第三副部長潘漢年(兩副馬甲,一套人馬)。


1975年康生死的時候,還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光榮的反修戰士。也許他生前曾流露過相關話語,他最出彩最無愧的人生歷程,不是早年上海灘的血雨腥風,也不是晚年變態無聊的政治角鬥,而是抗戰時期作為一個普通中華兒女,他為國家效力的光榮。而見證他這個時期工作的三個戰友,李克農已騎鶴西遊,潘漢年被整進監獄,好在參座還活著,自然要他來唸悼詞,就如劉瞎子的悼詞只能是小平同志來唸一樣道理。


按照一般黨史資料所留下來印象,康生是搞理論和黨建工作的陰險文人,參座是純粹軍事大員,只有李克農才是專業搞特工業務人才。按照這個印象,豈不是外行領導內行惡習,從延安時期社會部就開始。而康生與葉參座,兩個不都成了掛名不管事混飯吃的傢伙。問題是,誰會把如此實權實職機要部門,看成是人大政協?


連陽標統:黨內用間高手,到底是葉劍英還是康生

要砌參座生豬肉,這就是他勾結美帝的證據……研究諜報戰,資料不是靠百度的,所以水印要打得喪心病狂。


如果他們倆不是掛名出任,而是名符其實有職有責,那麼問題就隨之來,他們憑什麼出任這個職務?具體負責什麼工作?有過什麼工作成就?……這麼多問題我一個都回答不出來,他們在隱蔽戰線事例,即使是幾十年後今天,看起來還是雲遮霧繞,若隱若現。但我相信,他們兩人維繫著隱蔽戰線上,最為精彩絕倫的往事。康生就算了,他沒什麼可能翻案解放機會,也許很多原本該屬於他功勞佳話,被掛在領導名下(成績要歸功於黨,歸功於領導)。但參座從沒徹底倒過招牌,身後哀榮更盛,為什麼從來不見他在秘密戰線上的具體功勞?


想象由此而來,我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其一、用廣東話說,條友系社會部吃閒飯,冇做過嘢(沒幹活)。

其二、虛掛其名,方便參閱情報,協調社會部與總參軍事工作。

其三、他在社會部的角色相當於軍統裡面鄭介民的業務職能,只是負責軍事方面的諜報。其四、他掌握的工作,在今天仍然還沒解密,而沒解密的原因,是不是對今天仍然有影響力,還在有效地發揮作用?

有人說參座在情報方面只是周公助手,這話對也不對。在許多時候,周公是帶著參座飛這飛那的搞統戰,但對民主花瓶派搞統戰是統不出多少一線軍事情報的,他正職是八路軍參謀長,主要業務還是在軍事諜報方面。只能說參座工作也在周公領導範圍內,他們多年來工作上配合得很好,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時代“南昌起義”前夕。

“南昌起義”事敗後,參座繼續潛伏在土匪張部隊裡,接著再搞“廣州起義”,可惜又再失敗,參座只好跑路去蘇聯,我很懷疑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別班就讀時,一放暑假就去進修其他科目,比如情報訓練或參謀作業訓練。(程一鳴受訓過程就是如此,他回國時候可是和參座同一條船。)

1949年後,參座坐鎮南天,港澳統戰與情報工作,全歸他領導指點,他廣泛地利用當年在粵軍中經歷,與老同事,老朋友,老相識,老同學,老關係,老鄉親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連陽標統:黨內用間高手,到底是葉劍英還是康生

軍調部時期參座在北平機場。


我聽過一個笑話,50年代初有個粵軍時代兄弟,從香港打電話給他:“大佬,聽聞我鄉下搞土改,連我屋企墳地都分曬,拜託關照下。”

參座哈哈大笑:“叼你老母,你個撲街仔曉得求我了咩?嗰陣單聲(捎口信)俾你,叫你放我幾個人,你唔放仲要槍斃佢哋,我關照你條毛。”

“X秘書,記錄:‘命令XX軍分區,把XXX祖墳刨開,掟只狗乸落去俾佢老豆做伴’。”

對方大驚失色,連聲告饒,參座痛罵一頓後才說:“過幾日叫個後生拎兩盒月餅拜訪你,有乜你同佢卿。”啪一聲,蓋電話……(拎月餅的人,我認識)。大概,1950年代後,許多在港澳統戰對象與情報關係,就是這樣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