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廣東第二大城市,茂名人一定要看,你們也是曾經的老二

今天一說起廣東省第二城,大家立馬就會想到深圳,但若追溯歷史,廣東的老牌城市絕非深圳,深圳只是被劃為經濟特區後,才以“趕英超美”般的速度迅速壓倒一眾老牌地級市,成為了廣東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之一。

那麼在深圳崛起之前,究竟哪座城市才是廣東省第二城?

事實上如果追溯歷史,從民國時期到深圳崛起前,“老二”這把交椅沒人坐得穩當。汕頭、湛江、韶關,都曾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依靠政策紅利超過對手,各領風騷十數年。

汕頭——民國第三大港

汕頭是一座善於利用海洋的城市。最為汕頭津津樂道的事情是:恩格斯在1858年以相當肯定的口吻認為:“(汕頭是)遠東唯一具有商業意義的港口”。

1861年,汕頭被開闢成為通商口岸,改名為汕頭埠,隨即歐美等帝國主義紛紛在此開辦洋行、航運公司等侵略機構。由於商業日益旺盛,汕頭於1921年成為了廣東省轄市。

從1921至1937的這十多年間是汕頭在新中國成立前最旺盛的時期。隨著潮汕地區經濟的發展,陸上交通有明顯的改善,潮汕鐵路、公路網的陸續修建完成,使汕頭成為一個水陸交通樞紐。

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僅次於上海、廣州,居全國第3位,其中1932年從汕頭埠進出口的外輪有4478艘次。其時,汕頭商業僅次於上海、天津、大連、漢口、膠州、廣州,居全國第7位。

到1934年,汕頭市已擁有21萬人口,各種市政設施也比較完善,還建立了罐頭、肥皂、火柴、針織、電池、榨油等幾百間小工廠。1936年,汕頭開闢通往上海、廣州的民用航空線,在當時的中等城市之中可算是“高大上”的了。

湛江——法佔地

1899年,法國侵佔廣州灣後,一邊開山築路,修建港口碼頭,建屋造市,一邊瘋狂地開發和掠奪廣州灣豐富的物質資源。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至1943年,由於廣州灣屬法租界,很多其他地方的難民也紛紛逃到湛江避難。在這個時期,湛江市由原來的一個小商埠變成了中國南方著名的港口大城市。

1945年8月18日,中國與法國在重慶簽訂交接廣州灣的條約,宣佈《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作廢,“七子”之一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20日,廣東省政府命名廣州灣為湛江,隸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

韶關——國防重鎮“小廣州”

早在民國時期,韶關就曾經被列為國防工業重地,也是華南重工業基地。據《廣東省志-總述》記載,1928年到1935年,國民政府在韶關市區建起了飛機制造廠,生產裝配“復興”號飛機和“霍克”式戰鬥機。

“七七”事變後,戰火很快便蔓延到了廣東,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其後,國民黨廣東省府遷到了韶關,由於大量外市人口跟著省政府或企業搬遷到了韶關,這個時期恰恰形成了韶關的繁榮時期。

1942年,韶關設市建制,市區面積擴大到131.9平方公里,人口也由5萬驟增至24萬,商業一度繁華。其時,市區有700多家商店,食品、醫藥等輕工業也逐漸興辦起來,當時的韶關還曾一度被人們稱作“小廣州”。

【90年代深圳崛起前】

“二哥”交椅輪流坐

《民國時期20世紀至建國初期50年代初 》廣東的第二大城市汕頭

汕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內戰結束後,汕頭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港口商運中斷,機場被國民黨炸燬,城區建成面積只有3.65平方公里。

但由於汕頭在內戰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商業格局,陸上的交通相對發達,加之僑胞的支持,經濟仍在緩慢提高,其工業和手工業也在逐漸改進。1952年,汕頭農具廠正式成立,這是汕頭解放後的第一家國營企業,同年10月,潮安縣人林希之研製出中國第一張黑白照相紙。

1952年,汕頭總人口數達459萬,其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較好地完成,工農業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8.42億元,比1949年增長32.7%,其中工業總產值1.32億元,比1949年增長32.2%,而這一年的湛江工業總產值僅為3253萬元。

1953年,汕頭市城鎮人口數為26萬人,排在廣東各地市的第二位,佔全省9市非農業人口的29.31%。在人們心中,汕頭仍是粵東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是僅次於廣州的區域中心城市。

《建國初期20世紀50年代中—70年代中》廣東的第二大城市湛江

湛江:“北青島南湛江”風頭無二

湛江在珠三角的西部,地處雷州半島,背靠大西南,居粵、瓊、桂三省交會處。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在湛江建設一個新的商港,並把該項目列入國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項目。這個商港就是湛江港,後來成了推動湛江經濟的主動力。

1956年5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自己設計施工的現代化深水商港——湛江港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港口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湛江港的誕生、發展、鉅變的足跡,反映了那個年代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港口夢,也記錄了這座城市的衰興。

港口建成後,朱德、周恩來、董必武、陳雲、鄧小平、葉劍英等人先後到湛江視察港口。這一時期,湛江在全國傳媒頻頻亮相,幾乎全國所有的報刊都配照片報道湛江建港的消息。

1956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海港湛江》並在全國公映,更是讓美麗的湛江傳遍大江南北,或許很多人沒去過湛江,但幾乎誰都聽過湛江這個地名。

1957年,湛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該年度的國民生產總值達50801萬元,工農業總產值5667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399萬元,農業總產值44274萬元。

在這個計劃經濟時期,國家佈局的多所科教文衛單位落戶湛江,一批大醫院也相繼落成並投入使用,國家領導人賦予了湛江的較高的城市美譽度和重要戰略政治地位。1960年2月2日,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到湛江視察,留下了一句讚美之詞:“北有青島,南有湛江”。

隨著湛江港作業區不斷擴展,設施日益完善,貨物吞吐量一再飆升,湛江港建成了國家級樞紐港,一度成為全國十大港口之一,湛江經濟也隨之出現騰飛的局面。

此時的湛江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城市大、人口多、國家重視的優勢讓其在省內發展城市之中的風頭一時無兩。

《20世紀70年代中—80年代初》廣東的第二大城市韶關

韶關:粵北“老大哥”崛起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地方的發展往往要看中央的規劃,這是城市不能完全把握自己命運的時代,但正是這種宏觀調控模式,造就了韶關後來居上的輝煌。

由於韶關地處珠三角咽喉地位,古有“控扼五嶺,韶為要衝,唇齒江湘,咽喉交廣”之說,歷來韶關都會成為軍事、交通重鎮和區域政治經濟中心。在20世紀50至70年代,同樣出於這方面考慮,國家計劃將韶關打造成華南重工業基地。

到了1978年,國家將華南的工業佈局集中於韶關。國家在韶關投資的韶關電廠、坪石電廠、南水電廠、泉水電廠等企業,韶鋼、韶冶、大嶺冶煉等一批中央、省屬企業也相繼落戶韶關。此外,韶關地方工業也發展迅速,鑄鍛總廠、軸承廠、工具廠等已投入運作。

1978年,韶關地區工業企業已達到1781家,央企、省屬企業共73家,工業產值30.6億元,此時韶關已是名副其實的華南重工業基地。

韶關在交通上也有飛躍性的發展,1950年時韶關通車裡程僅為807公里,但到了1978年,韶關公路通車裡程已達到7871公里,有等級公路2098公里。

1978年,韶關擁有391萬人口,工農業總產值達26.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達14.97億元。同一時期,擁有兩倍於韶關人口數的汕頭其工農業總產值僅為31.7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為17.15億元。沒有任何爭議,此時的工業城市韶關已是一座輻射粵湘贛,擁有雄厚的重工業基礎城市。

在韶關高速發展的時期,一個有趣的充滿一味的細節是,這個時期各地出版物的城市排序,會悄然把韶關提前至汕頭、湛江等地之前,排在廣州後面。

但是,正如急速崛起一樣,其下滑來得也非常突然。韶關的命運跌宕起伏,屬於典型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誰是廣東的第二城?從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到,南粵各城勇爭先,各領風騷十數年。建國之後的城市發展更多依靠政策紅利和國家關懷,無論汕頭、湛江、還是韶關,都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依靠政策的優勢超過對手,一躍成為獨領風騷的“廣東第二城”。

較了半個世紀的勁,最終無論是汕頭、湛江還是韶關,良好的態勢均沒保持多久,在後來被髮展後勁明顯更強的珠三角城市逐一超越。

上世紀80年代,和汕頭同為“經濟特區”的深圳顯示出了尤為迅猛的發展“火力”,其創造出的“深圳速度”、“蛇口模式”讓世界為之矚目。到了80年代結束的時候,無論從人口、經濟或是綜合實力來說,深圳已穩坐廣東第二大城市的寶座。

改革開放後的廣東,城市發展歷程就風起雲湧、變幻莫測,但這體現出來的正是廣東開放、包容、活力四射的經濟與政治環境。無論是汕頭、湛江還是韶關,這三座城市都在過去某個時期成為廣東省的第二大城市,有過輝煌的歲月,也有著其獨特的城市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