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樂平古縣衙前千年古井,至今流傳一把神劍的傳說

近年落成的“翥山天城”商業街之處,原是千年古縣衙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縣(市)人民政府也一直設於此地。

在其南面俗稱衙前或曰磨角彎處,有一口千年古井,曾一度封閉。

前兩年,又以潔白的花崗岩砌成嶄新的井圈井臺呈現在人面前,吸引著眾多市民駐足觀賞,對這口井的來歷、它的名稱,人們交談著、議論著,莫衷一是。

殊不知,這竟是有著一千多年曆史、承載著一個歷史傳說的古老的“神劍井”。

乐平古县衙前千年古井,至今流传一把神剑的传说

新修復的“神劍井”

關於“神劍井”,《樂平縣誌》有一簡單介紹:

“神劍井,亦名衙前井,在縣城磨角彎。相傳晉石敬純為父報仇,追殺牛昌隱,經此飲水,留劍賞之,故名。該井水源豐富,終年不涸。”

乐平古县衙前千年古井,至今流传一把神剑的传说

石敬純何許人也?

明代書法家李宓所書福建漳州的《嘉濟廟碑碑文》雲:

“真君姓石,諱敬純,上黨太原人。……以忠封武王,……宰相牛昌隱讒焉,遂並其子遇害。真君年尚幼,偕母崔氏謫徙海上雷州居焉。

比長,詢之母父前事,痛忿不已。

年十八,興討昌隱,敗竄之,斬於江南。”

《鄱陽縣誌》載:

“後晉(東晉)石敬純為父報仇,追殺牛昌隱,途經鄱陽。

鄱人褒其忠於君,孝於父,立廟祀之”,而廟名因此地“山自鳴”而稱鳴山廟。

鄱陽縣磨刀石鄉也因“相傳石敬純追牛昌隱經此磨刀處”而得名,樂平磨角彎古井也因石敬純飲水留劍而名“神劍井”。

《貴溪縣誌》關於“鳴山廟”的記載,亦述宰相牛昌隱誣陷石勤(石敬純父)“貳敵”(即通敵),故“召而殺之,並殺敬純之兄八人”,石母崔氏逃亡海邊也死了。

後石敬純率舊部起兵報仇,攻入鄴城。牛昌隱逃走,石敬純日夜追趕至鄱陽之吉田,終於手刃仇敵。

乐平古县衙前千年古井,至今流传一把神剑的传说

可見,按石敬純來鄱追殺牛昌隱所在的東晉咸和年間計算,此神劍井於今至少也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至於該井具體掘於何年、何人所掘則無從查考。

然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人們亦常於此井汲水飲用,後因車輛增多又處縣政府坡下,可能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將該井封蓋,好在並未填沒。

人們說,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記憶,一個城市不能割斷歷史。

是的,但願在人文淵藪的古邑新市——我的樂平,有更多的歷史遺蹟、文化印記,呈現在今天,傳承於後世!

乐平古县衙前千年古井,至今流传一把神剑的传说

本文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作者與本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