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何龙海被挖到日本敲响了什么警钟?——新闻评论

何龙海被挖到日本敲响了什么警钟?

——新闻评论

久古

没有熊猫杯,不知道咱们的U19也能踢得这么有水平;没有熊猫杯,咱们不知道有个叫何龙海的17岁球员,更不知道他原来在一个叫东莞麻涌的球队。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何龙海如今被运作到日本一家叫湘南海洋的球队。

这事情有点突然,也有点让人一下子摸不着头脑。据其父说,他并没有从何龙海出国踢球这件事情的发运作中收到经纪人的签字费。还据说,之前麻涌曾两次拒绝过中超俱乐部分别1000、3000万(一说2000万)人民币的报价。总之,一个才17岁的出自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球队的球员,能够代表国家队U19参赛,并以出色表现赢得各方关注,何龙海可以说是瞬间“网红”。

捋了一番思路后,俺开始有点担心起来。“出口转内销”是中国足够一个奇葩的现象,一个球员为了达到加盟另一家俱乐部的目的,在经纪人的“运作”之下,突然留洋,加盟某个俱乐部。当国内的吃瓜群众还没有从惊喜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人又以光速“转会”回到国内赛场。有点像早些年的某个品牌葡萄酒,用木船到到太平洋转一圈之后,贴上洋标签,摇身一变成了“洋酒”。有些企业还因此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这个湘南海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俱乐部又抑或只是个麻涌一样的小球队,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如果何龙海走的也是这样一条“出口转内销”的路子,相信后续故事还没完。此其一,

其二,如果确因想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多学习因技艺,并因此确实得到一个很好的台阶以图日后更大的发展,无论是对球员本人还是中国足球,都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他不改变国藉的话。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培养了何龙海的球队东莞麻涌而言,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人才两空!据报道,虽然地方足协每个月照样给他打入3800元的工资,但今年小何根本就没有回过球队。个中内情,外人不得而知。

这给所有的中超俱乐部,包括一些中甲中乙甚至中丁中丙之类的小球队敲响了一个沉重的警钟: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

池钟国、胡靖航的官司似乎还没落锤,江苏苏宁的“本赛季最佳U23”黄紫昌,日前又曝出“工资仅有9000元”之类意味深长的报道。如果我们的俱乐部没有居安思危、缺乏职业素养,各种各样的哑巴亏会没完没了的吃,最终净干些赔本干吆喝的买卖。

在这方面,足协也有责任。从何龙海这件事而言,可能没有违犯什么规章,但如何避免培养他的俱乐部或者球队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应该加强培训和指导工作。同时,足协本身也要完善法规、健全制度,从而真正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驾护航,真正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18/5/28)

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