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家家庭年收入有多少?为什么感觉现在大家收入都那么高啊?

象牙山的火火火火车


其实,挣高工资的人是少数,网上动辄月薪过万,甚至年薪几十万的,水分太大,当不得真!

说说我家的情况:

坐标哈尔滨。我是70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副高职称,大学毕业后工作20多年了,目前打到卡上的工资不到5000元。至于外快、福利什么的,是完全没有的,年终只有第十三个月的工资5000元左右,总共年薪5万多。

我妻子在一家央企工作,月薪大概6000左右。我们夫妻俩,一年收入大概十万多点。试问,这点收入高吗?我们还是40多岁的人了,都是大学毕业生。

如果有人不信,不妨看看下面这份哈尔滨市2019年薪资水平报告:

统计数据是最客观的,上面这份报告,统计了14562份样本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报告中我们看出,月薪4.5K以下的人占了尽60%,月薪过万的只有5.5%。

所以,千万不要被网上那么多炫富的人骗了,他们只是制造噱头,吸引眼球,博点击率而已,真实的收入,远没有那么高!试想一下,高收入的人忙得要死,怎么会有那份闲心来网上炫富呢?

当然,高收入的人还是有的,这和受教育背景和职业有关系,比如企业家,国企高管,证券公司高层、大学教授以及像电网、烟草这样垄断国企的员工等等。但是,他们在人群中占比还是少数,上图中的月薪过万的人只占5.5%就说明问题了,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具体到我家来说,虽然挣得不多,但是人各有活法,钱不多一样活着,省掉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缩减欲望,日子一样过得有滋有味。大家的情况怎样,家庭的年收入有多少呢?


李中东


本人是四线城市大学副教授,所在学校是普通一本,年龄38岁,下图是我2019年工资收入,总共16万元,其中有3万元是2018年的奖励,所以只有13万,扣除公积金之类的,拿到手11万左右。

另外,我2019年拿绩效3.5万元,奖励4.2万元,讲座费2.1万元,总共9.8万元,所以2019年总共拿20万元。

这部分钱体现了教授之间的差距,我们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副教授是一分钱拿不到的。我评副教授那年拿到10万多,最低的时候是零,不稳定。前几年我们学校有牛人拿到过100多万。

老婆也是大学副教授,11万底薪一样,没有讲座费和科研奖励,教学奖励也比我差一些,所以她要比我少4万。

我在学校开了一个工作室,效益还不错,去年挣了38.7万元。工作室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锻炼本科生足够了,只是学生比较辛苦。工作室有十几个学生,我负责联系业务和业务指导,没操太多的心,只是交付给客户前我要把下关。因为觉得自己不缺钱,学生有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去年工作室挣的钱都分给学生了,只让学生请我喝了杯奶茶。

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起源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赚到了第一笔钱。我工作室的学生在学校被称为“土豪”,最多的一个学生一年拿了5万多,大多数学生2万左右,少的也有1万。当然进我工作室,需要好学,有责任心,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这些已经不太容易。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每年家庭收入35万+,支出25万+,一年存七八万。


凡夫俗子106


本人,坐标北京,周围同事朋友,年入50万以下的人,都喜欢往高处说,因为他们要找到在这座城市的基本自信标准线,50万是一条“潜规则”性的临界点。年入100万以上的人,喜欢往低处说,尽量和大家保持平衡,又稍微体现一点优越感,因为他们不想在工薪族圈子里被“枪打出头鸟”,被同事朋友孤立。年入1000万以上的人,不会说自己的收入,开口谈文化谈情怀了。你感觉大家收入都这么高,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都在找那个所谓的“富裕”基准线,谁也不想被别人瞧不起,也不想露富。这是一个心理作用。

某砖家发布2018年各阶层评价标准,小康家庭的标准是年收入60万到80万元,中产家庭是80万到200万元。按这个标准,全国人民90%都是贫穷家庭了,这个统计数据,与国情不符合,也不讲大局意识了。折算成美元,小康家庭年入是10万美元到15万美元,在美国这类发达国家也算是中层家庭了,在中国才算温饱?不管砖家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中国的富人喜欢扎堆的,北京依然遥遥领先,比如,你看这个2016年的数据,北京超级富豪140人,人均142亿元。一个人就能把一个片区的穷人,平均成中产家庭。这样的平均,不是注水,而是大水漫灌。我们再来看看社平工作,北京依然是全国社平工资最高的城市,社平工资10800元,一年12万元,哪怕一家三口都达标,最多不过36万元。按照砖家这个标准,北京一半人属于贫困家庭。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收入行业,比如金融、IT、央企等行业人员,周边同事收入比较高,年薪几十万的比比皆是。但这种高收入群体,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大量的中间群体,比如,传统产业、传统国企、公务事业、街道居委、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科研技术、小私企主、自由职业者,年薪在一二十万元。还有更庞大的群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群体,比如,餐饮、服务、快递、超市、街道、环卫、保安、保洁,等等,这个群体年入5万左右。把眼光放到全国,比如沿海一些省份的企业和城市,怎么感觉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大家都是三四千、四五千的工资啊。

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收入说的高一点呢。一是找到心理平衡,至少要达到当地富裕的基准线吧,避免被人瞧不起。二是收入来源比较多,比如,三十岁以上的家庭,收入来源就比较多元了,投资、炒股、做生意、写自媒体、玩电商,等等。资产性收入和金融性收入甚至超过工资收入。三是到了四十岁以上的家庭,收入的来源主体,更多的是投资性收入,如果资产性增值不能跑过工资还是比较失败的。人们喜欢夸大,比如股市赚了就吃肉,股市赔了关灯吃面,但不会告诉别人,报喜不报忧。

还有一点,就是人们说收入,往往把综合性收入都算上了,房产增值和股市增值,当然了股市赚钱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还有一点,人们普遍有损失厌恶心理,亏损的钱不想提,欠债的钱不愿提,许多家庭算上贷款,收入都是负增长,但他们不会提,始终认为春天总会过去,欠的钱和亏的钱,都不是沉没成本。所以,大家只说多的不说少的,当然显得人人收入都很高了。简单一个例子:张三年薪20万,股市赔了40万,他不会说年入负20万的。

最后,看看这张小康经济指数(是不是有点幸福感指数的味道),收入高低是影响幸福感的,但不是绝对指标。收入高有收入高的活法,收入低有收入低的过法。只要降低欲望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摆平心态,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有点钱有点闲,就是最幸福的。


职场火锅


我的月工资发到手里是2501元,年收入就是3万元;媳妇月薪3000元,一年下来是3.6万元。我们二人加一起年收入才6.6万元。


我的生活城市是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市的大众月工资是2000---3500元之间,我和媳妇的月工资属于比较大众的。

在洛阳,月薪能达到5000元的,都是比较高的收入了。月收入上万元的也有,但是那类人群比较少。


我身边的朋友有做销售的,销售行业一般是底薪+提成,销量好了,能达到4000元,比较常见的是3000元上下;

我身边朋友有在大厂矿上班的,大厂矿这些年效益也不是很好,月薪也是3000元上下;

身边朋友有做保安的,月薪发到手中还不足2000元;

身边朋友有做环卫打扫卫生的,月收入1600元左右,我们市场打扫卫生的月工资才1200元;

身边朋友有自己做生意了,好点的月收入能上万元,普通的月收入也就5000元上下。


洛阳虽然工资不高,物价也不算高,一个三口之家用生活费1000元都够了,幼儿园每个月700元左右(个别的能上1000元),生活必须品、电话费、水电费等一个月500元都差不多够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资基本上可以够一家人全月的支出了。


每个人身边都有高收入的朋友,但是仔细看看,高收入的朋友所占比例是很小的。

现在的社会给我的感觉是钱难挣,花钱如流水,去一趟超市,100块基本上都没有了,如果再给孩子报个辅导班,那每个月又要300、500的花。

总得来说,不管月收入多少钱,只要单位给你交着养老金、医疗保险,每个月的收入“收大于支”,多少有点小结余,都很不错了!




人在风上走


我家,在福州,不知道能不能算二线城市?家里有公婆老公我还有娃。公婆是乡下的所以没有退休金,家里收入靠我和我老公,一年税前工资有37-38万吧,加上一点理财收益会达到40万以上。不确定这收入算高还是低。单纯就我和我老公而言,夫妻合计40万在福州估计不算低了,但从整个家庭来看,可能就不能算高了。我很多朋友同事,单从夫妻双方的收入来看,不见得会比我和我老公高,但由于家中还有公婆有收入,所以整体而言会比我们高不少,所以会有能力买学区房各种的,有时候会有点羡慕,但想想老公是自己选的,公婆人也非常好 还是赶紧睡觉明天继续努力吧~~


yotsubanozhang


2007年担任知名服装品牌省级销售公司副总,个人年薪15万元,老婆开淘宝店兼炒股,年收入约10万元。

2009年~2018年我担任省级公司总经理,年收入30~150万元,老婆从事知识产权交易和炒股(兼带娃),年收入10~20万元。

去年开始与朋友合伙创业,只发基本生活费,一年不到20万元。希望老婆多赚点,养家。

社会上收入高低各异,年轻人不要看暂时的收入,关键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后有机会了能把握住。


健康管理师说健康


本人中部二线城市,国企普通职工,工作八年,节假日按照法定执行,扣完五险一金之后,每月打卡工资7500左右,年终会有5到7万不等年终奖,加起来总共到手14到16万。

老婆在创业中没有固定收入,还在投入阶段,有一男孩,一房一车一车位,有房贷,但是公积金可以完全覆盖,买房时父母凑的首付,目前感觉压力很大,每个月工资只能顾上生活,生活品质谈不上,勉强维持。

孩子还小教育方面投入还比较少,但是目前没有其他的收入,仅靠工资生活,没有保障,压力感觉很大。

这个收入在这个城市来说不算很低,但是考虑到更有保障的生活和目前的开支,还是略显不足。身边的同事朋友很多本地拆迁户,工作仅仅是油钱和烟钱,这是没法跟他们比。好好努力,共勉。


我是大灰狼LD


大家好 我是仔仔

我自己来讲的话 很惭愧 一年没有什么存款 年收入六万左右 未婚 女生 自己住 有个车(我爸给买的)

我们家的话 我爸我妈年收入在10万左右在镇上一个公司上班 家里在农村有房 我爸有车

哎 贫富差距很大的 有的一个月就几万 像我们家一年两个人才10万 这个人比人气死人啦 但是不要想太多了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过好自己的日子 有自己的幸福感就够了


油炸仔仔炒菜菜


我的大学同学大多是搞IT的,嗯,不少在那个现在风头最盛的搞5G的那个公司。几十万一年应该跑不掉的。我自己全职妇女一名,没啥可说的。关系比较好的几个朋友不是自己开公司就是当啥啥老总,最低限度几十万一年吧,不敢打听,怕伤自尊。打工的几个朋友也有一万来块一个月吧。毕竟中年了,要是一直勤勤恳恳工作的话,这么多年不可能一直在底层打滚了。当然,朋友同学大多有一定的圈子。马云也不太会跟环卫工人混圈子嘛。所以身边一大堆高收入的人也是正常的,也不能说明所有人都高收入。不过看看老人家的退休金,也能一个侧面说明一些问题吧。现在广州65左右的普通退休老人,一个月退休金都有4000+了。不是神马公务员,医院、电网之类有钱单位,就是非常普通的民企、工厂退休的。效益好的单位可能都6000、8000以上了。不过现在物价也高,去市场买菜自己做也不便宜了,更别说经常在外面吃的。


Dan44850483


新闻上经常见到报道每个城市平均收入好像都挺高的,但是就不知道真实不真实了,但是如果不真实的话又怎么有那么多人买房买车呢!就拿我来说说吧,本人广西南宁市农村人,家里一老一少,也就是爸爸和我。爸爸有退休金一个月3500,算下来一年就是4.2万。而我在南宁市里做点小生意,平均收入一个月也有1.5万左右,我们暂且就算1.5万吧。这是本人做生意时二维码收款小成就
算下来一年收入也有十六七万,加上爸爸的退休金,两个人收入少少都在二十万左右。扣除我做生意一年的租金三万,吃住开销和日常开销(没有具体算过)大概一年六万吧:6+3=9万。还有平时其他开销算1万,那一共一年大概基本开销10万左右,还剩下10万左右。本人自认为自己一个月一万多的收入还不错,但是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存款,所以一直买不起房子。那么问题来了,那么多人买房买车,就证明大家收入比我更高更有钱啊!就如楼主的问题一样,感觉大家收入都很不错。反正按照我现在的收入来说的话还买不起房子,对比我我周边认识的人很多都买了房子,如果大家收入不高的话钱哪里来?房子怎么买?一个月一万多收入,总感觉自己收入还可以可是就是离买房子的目标非常遥远,虽然我也没有问过别人的收入,可是见一个个买房买车的,对比我自己,就觉得大家收入一定非常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