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落差善意",讓下屬死心塌地

職場上,儘管大多數時候都在提倡賞識和鼓勵。但一味賞識、鼓勵,只會把這個閾值越拉越高,久而久之,領導的正面激勵,就很難再讓下屬感受到落差。

一個會批評人的領導在給員工稱讚、鼓勵時,往往更能給員工更大的激勵感。這就是所謂的"落差善意"。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一、責人先責己

批評之所以起不到效果,很多時候是因為批評者啟動了被批評者的心理防禦機制。表面上你把他訓得跟孫子似的,其實這孫子心裡一直在數落你的不是。

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一個道理,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自己教,一定得找外面的先生來教。為什麼?因為你在家的樣子,你兒子清清楚楚,你板起臉,拿聖賢之道訓他,他嘴上不說,心裡琢磨會"那你也不怎麼聖賢嘛"。

事情辦砸了,上級也有脫不開的責任。如果不先澄清自己的責任,怎麼讓下屬心服口服?

二、懲罰要明確

批評下屬的時候,一定要把懲罰的範圍說清楚。多大的強度,到什麼時候為止,懲罰完了還能不能愉快相處。

強調一下,一定要表現出受罰之後到此為止的意思,因為再重的懲罰只要罪刑相抵,大家都能接受,以後還能好好幹。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三、輕話要說重

有個訣竅:事情越輕,你的話反而要說重;事情如果真的很嚴重,你反而要把話說輕。

舉個例子。體檢的時候查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負責任的醫生會非常嚴肅地跟你講:"要注意啊""這樣下去不行啊""什麼病都會有啊"。

可是你要真查出絕症了,醫生反而會說得比較輕鬆:"沒事""不要有心理負擔""這個病現在治療方法已經很成熟了""我們有很多專家,都很有經驗""你要認真地聽醫囑"。

四、對事不對人

人非聖賢,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即使是主管自己,以前菜鳥時也難免被罵,才爬到今天的位子。

最槽糕的責備就是部屬每犯一次錯便全盤否定他這個人一次,讓部屬感到羞辱,很少會化為驅策他進步的動力,也許會讓他因為恐懼而戰戰兢兢,但他絕對會心存怨恨。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五、要因人而異

對於不同個性的部屬,要採取不同的責備方法才能收效。

例如,對臉皮薄、自律性高的部屬,只要輕輕提點,就會很自責,並拚命彌補;若對這樣的部屬破口大罵,反而會因為逼得太緊而產生反效果。

相反地,對於個性粗枝大葉的,就須用比較嚴厲的方式責備。

六、要注意措詞

人在生氣開罵時,都會有情緒,但要注意措詞。讓部屬知道並承認自己的過失,進而負起責任,但不要用惡毒的言辭傷害他的自尊。

七、三明治策略

即:"讚美+責備+讚美"的三明治策略:直截了當責備,會讓部屬覺得傷自尊、沒面子。比較好的做法,是先肯定部屬的認真與表現,再指出缺失、提出改善的建議。

這樣能讓部屬不因受責備而沮喪,反而更有衝勁去改善,把事情做好。

八、不要當眾罵

當眾痛罵是最糟的做法,部屬覺得在眾人面前丟臉,非但無助於改善缺失,反而會心生怨恨。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九、不要耍威風

有些主管藉由責罵立威,久而久之,部屬認為主管EQ低、只會亂罵人,表面上唯唯諾諾,心裡卻不當一回事。

十、不人身攻擊

責備時須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下,不要口出傷人。例如:"你這種人以後絕不會有出息!""你的能力根本就不行!"如此全盤否定部屬,只會造成負面結果,怨恨主管,或乾脆辭職。

十一、不要翻舊帳

對於今天該指責的事,引用過去的例子或說"你每次都這樣"是不恰當的。

但是如果多次犯錯的本質和情境類似,則顯示這名部屬思考及處理事情的確存在特定盲點,必須將類似錯誤提出、歸納分析,才能夠對症下藥。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團隊合作當中人與人之間也會有各種摩擦,誰能第一時間化解矛盾?

員工有情緒和抱怨時,誰能第一時間疏導?

員工有意見時,他第一時間會向誰提出來?

員工有好的改善建議時,他第一時間會告訴誰?

員工出現錯誤時,誰能第一時間就發現並處理?

員工心態有問題時,誰能第一時間及時調整?

員工違規時,誰能第一時間發現並制止?

——就是中層管理!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作為老闆,如果不重視員工的付出,認為一切的結果都是理所當然的,那麼這樣的公司,也不值得員工熱愛和付出。

只有老闆和員工彼此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公司才能走得更遠。

思考:

1、老闆要什麼?

銷售

利潤

員工主動多幹活

點評:企業是老闆的,老闆要對企業經營負責,所以自己 才會拼命幹。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2、員工要什麼?

高薪

尊重

輕鬆少幹活

點評:員工多抱有打工者心態,沒有利益驅動,員工不會主動多幹活,相反,他們想輕鬆少幹活。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很多企業在考慮設計業務員薪酬的時候,一般都是走著(總收入=底薪+提成)線路,這方式還是特別單一、激勵性不夠豐富,對於業務而言,激勵性自然動力也是不夠級全面的。另外,這種底薪加提成,激勵性還是比較強,但是卻存在以下缺陷:

1、底薪高、提成低;

會滋生員工偷懶心裡,拿到底薪就行,根本就不去努力幹業績。底薪越高,員工越容易偷懶,正所謂高薪養懶。

2、底薪低、提成高;

偷懶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會偷懶。在初始階段,業務員很勤奮,拼命幹業績,當收入達到他心裡價位的時候,他就會選擇偷懶,畢竟企業不是自己的,不會像老闆那樣拼命幹。因此員工和老闆沒有達成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業務員加薪的兩大模式: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註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夥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夥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夥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夥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夥人:作為合夥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夥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夥人以後,根據其貢獻,指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簽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成功的領導一定要“罵人”,是所謂的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週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喲花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錢,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