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里巴巴市值沒有超過亞馬遜,利潤反而比亞馬遜高很多?

AI微科技


兩年前,2017年9月,馬雲在接受彭博電視臺採訪時被問及與亞馬遜的競爭問題。馬雲說:亞馬遜是一個好公司,但他們是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幫助別人成為電商公司。
當問及阿里的未來,以及競爭對手是誰。馬雲說:“我們只是跑了前一萬步,但還有300萬步沒跑。不要以為你總是最好的,要保持警惕。”
嗯,從馬雲這段接受採訪的文字中,筆者感覺到,馬雲的意思是阿里不僅僅是電商公司,而且阿里還很年輕。
阿里巴巴成立1999年,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前後僅差了4年時間。但如今,阿里的市值卻比亞馬遜差了一個阿里。
今天這篇文字,筆者想要就這個問題說幾個看法。

單從財務角度看

這張表是根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阿里、亞馬遜的財務報表數據製作的。
可以看到,截至目前阿里的總資產是1.02萬億,亞馬遜的總資產是1.36萬億,顯然亞馬遜公司所擁有的資產比阿里多了3400億。
與此同時,阿里的總負債僅為3738億,而亞馬遜的總負債達到9846億,超過阿里總負債2倍多。
所以,由此展示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歸屬於股東的淨資產,阿里為6451億,亞馬遜為3778億,阿里接近亞馬遜的2倍。
單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亞馬遜李穎擁有比阿里更高的市值,因為亞馬遜擁有更多的資產,只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阿里巴巴卻比亞馬遜更值得投資一些,因為阿里歸屬於股東的淨資產更多。
接著再來看利潤表項目。
截至2019年6月30日這個季度財報,阿里淨利潤212.52億,亞馬遜淨利潤440.44億,以當前阿里3.07萬億、亞馬遜6.07萬億的市值,分別對應144.77倍、137.97倍的市盈率,從這個角度阿里、亞馬遜兩家公司的估值水平還是相當的。
而大家所關注的阿里利潤高於亞馬遜,應該說的是去年年報的數據,去年年報阿里的淨利潤是876億元,亞馬遜的淨利潤是100.7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應該是717.19億元。
但是,事實上,亞馬遜的資產負債率始終比阿里更高,資產負債率是阿里的2倍。有人也許會說,更高的資產負債率就應該估值第一點。
然而,再看一個財務指標——淨資產收益率。這是一個綜合財務指標,也是一個成熟資本市場最看中的財務指標,由於亞馬遜的高資產負債率導致了更高的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亞馬遜的淨資產收益率接近阿里的3倍,也就是說,對於股東來說,亞馬遜比阿里的賺錢能力更強,這也就是為什麼二級市場更願意給亞馬遜更高估值的原因。
所以,相對來說,在二級市場上投資者更願意購買亞馬遜的股票,而不願意購買阿里的股票,從而就導致了股價和市值的差異。
這是從財務的角度看阿里市值為什麼比亞馬遜低。

阿里、亞馬遜經營模式的區別

在模式上,亞馬遜採用的是直營模式,就是京東自營那種模式。而阿里則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平臺,且業務更多元化。
亞馬遜跟京東類似,有自己的倉儲、物流系統,而阿里的這兩個重要系統都是跟第三方合作的,物流跟四通一達合作,倉儲跟商家合作。
說到賺錢,可以說,亞馬遜賺的是賣貨的錢,阿里賺的是廣告費。
另外,阿里除了最賺錢的電商核心業務外,還有金融業務(螞蟻金服)、雲計算業務(阿里雲),業務較亞馬遜更多元化。當然,亞馬遜也有云計算等多元化業務,但核心業務也還是電商。
正是這種收入來源方式的差別,導致了市場給予阿里的估值沒有亞馬遜高,比如,京東雖然盈利趕不到阿里,但是它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自營業務收入,美股二級市場給予的估值也要高於阿里。
所以,綜合以上兩個因素,筆者認為,亞馬遜市值比阿里高有高的道理。亞馬遜比阿里擁有更高的淨資產收益率,而收入主要來源來自直營收入而非廣告收入。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銳眼財經


截止今天,亞馬遜公司市值8733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4538億美元。亞馬遜市值幾乎是阿里巴巴的兩倍。

一、都是做電商,但亞馬遜其實是類似京東一樣的自營方式。亞馬遜採用的自營方式,買賣所有的程序都需要經過他們的手中,擁有自己的產品倉庫和物流體系。而阿里巴巴則是電商平臺,不參與銷售,只為小企業和品牌製造商提供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平臺,屬於中介。

馬雲說過,亞馬遜是電子商務公司,而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是幫助別人成為電商的公司。

二、從資產負債看。阿里的總資產是1.02萬億,亞馬遜的總資產是1.36萬億。亞馬遜公司資產比阿里多了3400億。阿里負債3738億,亞馬遜負債達到9846億,超過阿里總負債2倍多。亞馬遜相比阿里巴巴是家重資產公司。

三、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最近季度財報,阿里淨利潤212.52億,亞馬遜淨利潤440.44億,亞馬遜市值接近阿里巴巴兩倍是應該的。從這個角度阿里、亞馬遜兩家公司的估值水平還是相當的。

四、科技公司增長速度快,市場變化快,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財報表現經常會有很大的波動,題目所說阿里巴巴比亞馬遜利潤高就只體現了一次財報的數據。

五、總體上來看,由於亞馬遜在電商、物流、雲計算等領域在美國及西方國家的絕對優勢,華爾街肯定認同亞馬遜多於阿里巴巴,給予亞馬遜估值水平更高。本土資本市場更認可本國企業是應該的,這也是我國發展科創板的原因所在。



消費與觀察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是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阿里巴巴類似於Ebay,而亞馬遜更類似於京東。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阿里巴巴是輕資產模式,而亞馬遜是重資產模式。2018財年阿里巴巴營業利潤132億美元,而亞馬遜是124億美元。兩者相差並不多,但亞馬遜的市值是阿里巴巴的兩倍還多。

很多人錯誤的認為亞馬遜一直都不能盈利,為什麼市值比阿里巴巴還高,是不是泡沫巨大?其實亞馬遜20年前就已經盈利,只是傑夫貝佐斯是一直崇尚研發投入,每年把賺到的利潤投入到研發當中,這就導致了會計利潤與真實利潤不符,華爾街分析師都是人精,他們當然看得出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的差別。2017年亞馬遜的研發投入高達226億美元,而華為研發費用為897億元人民幣,阿里巴巴170億元人民幣,騰訊118億人民幣,百度是101.5億人民幣。也就是說亞馬遜的研發投入是華為+BAT的總和還要多。一個擁有大量研發投入的公司才更具想象力,不然只能啃老本。這也是科技公司相比傳統公司擁有更高市盈率的原因所在。

亞馬遜給人的感覺是一家電商公司,這是不對的,亞馬遜股價上漲之所以勢如破竹是因為它強大的飛輪效應。它不當當是一家電商公司,它有充滿想象力的雲計算業務,市佔率遙遙領先其它競爭對手。它所進入的行業都讓該行業其它競爭對手產生恐懼。

除了線上業務亞馬遜還有線下業務,當亞馬遜宣佈收購全食超市時,對沃爾瑪等傳統百貨公司的股價衝擊就可以看出來,其強大的影響力,以及亞馬遜宣佈進軍連鎖藥店行業時,對傳統藥店的股價衝擊可見一斑。

亞馬遜的會員訂閱服務Prime會員已經突破1億人,使客戶更具有黏性。這也是亞馬遜得以驗證的,這塊服務類似於美國的倉儲會員連鎖好市多公司。

亞馬遜的視頻業務不容小覷,今年在金球獎上獲得了幾個有份量的獎項,未來它也有更多的實力挑戰Netflix,亞馬遜還有自己的遊戲直播平臺Twitch,這是最受歡迎的遊戲直播平臺。

亞馬遜的新增長點是它的數字廣告業務,其已經成長為僅次於Google,Facebook之後第三大數字廣告服務商,未來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因為它的電商屬性,讓它的廣告服務更精準,更易獲得廣告主的青睞。

亞馬遜在全球更具統治力,這是阿里巴巴所無法做到的,眾所周知,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更成熟,成長空間已經接近天花板了,這也是阿里巴巴押注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的原因。而全球其它市場的電商普及率沒有中國高,海外市場是未來的增長引擎,亞馬遜在海外更具競爭優勢,亞馬遜多年以前就已經全球化了,在當地耕耘多年,品牌知名度更高。

華爾街一致認為亞馬遜未來不可限量。


穆里尼的小辣椒


第一,阿里在中國可以說得到官方的全力支持。在中國,從中央到地方,阿里都是各地爭搶的重要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阿里巴巴試圖打造中國的一張和美國的亞馬遜抗衡的名片,正是這種帶有官方性質的存在,無論是在影響力和財政號召力,無疑阿里賺取了應該賺和不應該賺的漲價錢。而亞馬遜不過是一家獨立的企業而已。

第二,亞馬遜主要是針對發達國家的消費者,而且亞馬遜的經營更加規範,對假冒偽劣和山寨產品的絕對拒絕,因此對亞馬遜而言,更加規範和嚴格的市場準入,必然會對利潤產生很大的影響和抑制。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巨大消費者的關閉,這些利潤都被阿里所佔據。

第三,阿里巴巴的利潤來源多樣性。入住阿里的商戶都知道,只要進入阿里巴巴,除了價格不菲的開戶費,服務費,還有無底洞的的什麼排名費,什麼關鍵詞費,總之名目繁多,有句話說的好,一入阿里深似海,從此金錢似流水。阿里近乎瘋狂,歇斯底里式的對入住者的剝奪,為阿里注入源源不斷的利潤。

第四,對於亞馬遜而言,除了嚴格要求,規範化的管理,對商戶的基本沒有什麼名目繁多收費和剝削,因此,亞馬遜的盈利能力根本不能和阿里巴巴抗衡。

總而言之,不同體制,不同經營方式,決定盈利方式。


生活幫幫人


亞馬遜目前的利潤也比阿里高,這是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估值模式也不同

兩家企業本質都是電商,亞馬遜成立於1994年,是電商的鼻祖,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屬於“後輩”,他們的業務的廣度也已經早就不止電商領域了,但是本質還是電商。

模式不同

亞馬遜是直營模式,京東的路子就是用的亞馬遜的模式,也一直在資本市場對標亞馬遜。亞馬遜也有有開放平臺,物流除了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物流。

而阿里巴巴是嚴格做平臺的思維,物流也是和第三方合作,即便後來做了菜鳥物流,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不拿地,不建倉儲,更多的是物流資源的整合,物流信息的優化,達到物流效率的提升。阿里巴巴除了核心的電商業務,又孵化出了金融業務——螞蟻金服、物流業務——菜鳥物流、雲計算業務——阿里雲,但是這些業務都是伴生性業務,就是說都是伴隨阿里巴巴電商業務而誕生的,電商是皮,其他業務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阿里巴巴的核心本質仍然是電商。

亞馬遜的核心也是電商,當然現在雲計算發展非常迅速,是未來最具想象力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點,2018年三季度雲計算業務收入66.8億美金,營業利潤21億美金;而亞馬遜三季度所有業務的營業利潤是37億美金,可見雲計算貢獻的利潤已經佔據了亞馬遜的60%。

市值

亞馬遜市值8000億美金,阿里巴巴市值4000億美金,是亞馬遜的一半,但是阿里巴巴還有三塊業務並未上市,螞蟻金服估值1500億美金,阿里雲估值700億美金(華爾街分析師給的估值),菜鳥估值200億美金,阿里巴巴未上市資產估值總計2400億美金,阿里巴巴上市及未上市資產估值總計6400億美金,和亞馬遜的差距為1600億美金。

當然兩者的差距不可能這麼簡單的加減計算,估值本就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這個方法提供了一個感官上的感性認識,阿里巴巴和亞馬遜有差距,這個差距還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彌補。

一家企業的極限是行業的極限,一個行業的極限就是一個國家的極限,這個是我的邏輯,如果說在電商領域還有另一家企業能夠不斷的逼近亞馬遜的話,阿里巴巴是這個企業的可能性更大。兩者非常相似,以電商為核心,但是模式又有差異,都在雲計算領域取得很大的成績,這是兩者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和競爭,對趨勢把握的趨同,未來的兩者的競爭會發生在國際市場。

財務數據的差異

財務數據時間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

亞馬遜營收1600億美金,增長36%,淨利潤70億美金,增長483%;

阿里巴巴營收2279億人民幣,增長54%,淨利潤325億人民幣。

所以,亞馬遜以前是利潤比較少,但是現在利潤顯現出來了,已經超過阿里巴巴。

以上數據我採用的是自然年度的財務數據,而阿里巴巴在2018年9月30日已經是2019年的第二個季度了,這個是不同的會計方法帶來的差異,這裡我們用自然年度做比較。

營收的增長,阿里巴巴快於亞馬遜,但是利潤的增長,阿里已經被亞馬遜超過了。

主做股權設計/激勵、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這個問題很像阿里巴巴比京東利潤高、市值比京東高,但是阿里巴巴世界五百強的排名低於京東。原因在於兩者的模式不一樣,阿里巴巴是以平臺為模式,提供服務,收取服務費,而京東是以自營為主,涉及採購,銷售、售後、物流等,收入只要來自於商品銷售所得。所以阿里巴巴的營收遠低於京東,利潤比京東高,但是京東的世界500強排名是高於阿里巴巴,因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是以營收大小為指標。

同樣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沒有亞馬遜高,但是利潤卻比亞馬遜高,同樣是因為兩者模式不一樣,亞馬遜的電商模式類似於京東,涉及銷售,採購,售後物流等。所以亞馬遜的利潤是不會有阿里巴巴高,亞馬遜的市值卻比阿里巴巴高得多,但是京東的市值沒有阿里巴巴高,原因在於亞馬遜是一家公認的科技企業,以科技企業的股票市值高於其他行業,美股市值排名前5都是科技公司,亞馬遜的公有云市場全世界排名第一,科技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很高,亞馬遜的股票市值在美股中排名前5,使得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連續兩年成為世界首富。

綜上所述,股票市值和營收利潤是有關聯的,但是不是決定因素因素,比如說工商銀行的利潤是我國世界500強上榜企業中排名第一,但是其市值卻並不比利潤遠低的貴州茅臺高多少。2018年工商銀行利潤總額2799億元,貴州茅臺利潤352億元,工商銀行利潤是貴州茅臺的7.95倍,工商銀行的股票市值只有貴州茅臺的1.4倍,股票市值由多種因素決定,利潤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互金圈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都是出色的公司,要衡量這樣大體量公司的價值,就不能僅僅用利潤這樣的單一指標來評價了,因為他們已經解決了公司生存的問題。

比如,像前幾年的微軟,好像不怎麼賺錢了,也經常做錯事,要死不活的,曾一度沒什麼存在感。但現在好像又活過來了,在大數據、雲計算上又開始發力、變得頂呱呱了。

對大公司而言,一年半載甚至更長時間不賺錢都不是事,有時他們可能是悶聲做大餅。之所以能這麼做,關鍵是他們有了這樣的迴旋空間和條件。但對於小公司而言,利潤就是第一指標,有時候甚至是唯一指標。

至於阿里巴巴市值沒有超過亞馬遜,利潤反而比亞馬遜高很多,「頭條@財富總動員」提供4個思考方向,供大家參考:

1、平臺的盈利基因不同

阿里巴巴是聚合平臺。一開始就衝著做生意賺錢去的,他們的口號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幾乎把能在線上做的生意都搬到網上了,而且是開放的平臺,一旦有利可圖,肯定會聚焦更多的人,這時的阿里就相對不用投入太多,而利潤照樣很豐厚。

而亞馬遜有點像京東。是以賣書籍和音像製品起家的,後來才慢慢向其它品類擴展。賣籍和音像製品能賺幾個錢,而且後來擴展品類以後,他們所能銷售的東西也沒法跟阿里巴巴的相提並論。

2、大環境不同

阿里巴巴能那麼好賺錢,一大原因就是他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就這麼簡單。中國的大環境需要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順勢而為當然就更好賺錢了。

而亞馬遜想要在中國本地化就沒那麼簡單了,這也是亞馬遜撤出中國的一大原因。而美國本地和其它國家電子商務的市場又沒那麼發達,也對亞馬遜的需求沒那麼強烈。

3、現有業務對新業務的強有力支撐

在電商的競爭中,亞馬遜已然不是阿里的對手了。但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務上,阿巴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未來的新生業務,很多都需要數據作為支撐,顯然阿里所掌握的數據是龐大的、有效的,這將是一筆龐大的財富,因為中國的人口比所有西方國家的人口加起來都多。

有時候有用的數據,哪怕有錢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收集的到。阿里紮根中國,不但收集數據方便、成本低廉,而且整理、優化後的大數據也不愁賣。

而亞馬遜要做同樣的事,費錢費力不說,有時候還有很多西方國家司法的限制,這樣各種成本就高很多。

4、阿里也在積極全球化

阿里巴巴在東南亞等全球市場的業務佈局已經做有聲有色了,這樣也就有效的對沖了亞馬遜的全球優勢和盈利能力。

其實,大公司除了追求利潤,公司經營的永續性、接班人的人才培養可能也是他們同樣關心的事情。像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網羅各方人才,這也為以後的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歡迎你關注「頭條@財富總動員」,為你動員財富每一天。


財富總動員


差距大主要是兩家公司投入不同,因為亞馬遜賺的錢大部分都花出去了,而且是那種放長線釣大魚、回報週期很長的投入。比如全球最強的自動化倉儲系統、自營物流、智能音箱,還有貝索斯旗下的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

據說,貝索斯拋售的亞馬遜股票,都會把錢投資給藍色起源,當時被美國網友戲稱為“賣書錢”。雖然藍色起源是貝索斯個人名義下的公司,但貝索斯的錢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亞馬遜,況且這個公司,16年來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全搞秘密研究去了。也就是說16年從未賺過1毛錢,全靠貝索斯的投資撐著,可想而知,研究火箭回收和載人飛行要花多少錢。

阿里巴巴從一開始做電商就是平臺化思維,不需要自採自銷,也不需要建設物流設施,其開銷自然就小。而且自從馬雲的電商做到最強後,他將支付、影視娛樂、快遞業務等等,全都收購的收購、控股的控股,這些可都是離錢最近的消費場景,阿里利潤不高才怪。

再者,亞馬遜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公司之一,毋庸置疑。去年一財年就投入高達161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阿里似乎前十都進不去。當然,如果你非要說馬雲的達摩院,它是說三年內投資1000億元,但也是現在才剛剛建立。亞馬遜一年的研發費用,換算成人民幣,也已經與阿里三年的投入持平。

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長達近20年不盈利,估值還能高過阿里巴巴的原因。


社會學學者聞家俊


大家好,我是財經那麼些事。作為一名財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亞馬遜是直營模式,京東的路子就是用的亞馬遜的模式,也一直在資本市場對標亞馬遜。亞馬遜也有有開放平臺,物流除了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物流。

其次阿里巴巴是嚴格做平臺的思維,物流也是和第三方合作,即便後來做了菜鳥物流,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不拿地,不建倉儲,更多的是物流資源的整合,物流信息的優化,達到物流效率的提升。

最後阿里巴巴除了核心的電商業務,又孵化出了金融業務——螞蟻金服、物流業務——菜鳥物流、雲計算業務——阿里雲,但是這些業務都是伴生性業務,就是說都是伴隨阿里巴巴電商業務而誕生的,電商是皮,其他業務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阿里巴巴的核心本質仍然是電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財經相關的文章,謝謝!


財經那麼些事


最近貝索斯和妻子也是剛剛和平離婚,前段時間還在秀恩愛要回家幫老婆洗碗的世界首富,突然就宣佈和妻子離婚了,也是感慨頗多。

現在亞馬遜盈利能力已經很強了,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亞馬遜了,並且亞馬遜早期也並不是不能盈利,而是在亞馬遜的前二十年都在貝索斯“著眼長期發展”的戰略指導下,把每年的利潤都重新投資到業務發展。

主要商業模式來講,阿里是平臺電商、亞馬遜是自營電商;從商業範圍來說,阿里巴巴依然只是區域性企業,但是亞馬遜是真正的跨國企業;從企業領導人來說,馬老師還在考慮是不是跟著亞馬遜的步伐做雲計算的時候,貝索斯的火箭已經生空了。

亞馬遜的一切都是因為貝索斯

亞馬遜能有今天,當然跟亞馬遜的創始人兼CEO貝索斯有很大關係,亞馬遜可能是過去二十年以來跟喬布斯、比爾蓋茨、拉里佩奇、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等少數人齊名的世界級偉大企業家。

  • 一張不指向利潤的亞馬遜藍圖

想必創業者基本上都看過貝索斯的致股東信。看過貝索斯的致股東信之後,相信你一定能看到一位偉大企業家的睿智。

貝索斯創立亞馬遜之後,一直致力於說服自己的股東亞馬遜應該著眼於長期發展,而不是短期利潤,這讓亞馬遜在前二十年每年的利潤,都會重新投資到亞馬遜的新業務發展等等,基本上不會有盈餘。

貝索斯在亞馬遜發展的早期畫了一張很著名的圖,其中沒有一個指向利潤,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一個企業戰略藍圖草圖。

  • 20年股東信撐起的商業帝國

未來增加股東的信心,向股東解釋自己的亞馬遜發展戰略,貝索斯堅持了二十年的事情,就是每年都會寫股東信。

比如“著眼於長期發展、不要在乎眼前利益”等等都是在貝索斯的致股東信裡面寫出來的。不過即使在這樣條件下,貝索斯每年都能將亞馬遜的虧損維持在一兩千萬的水平,這種財務管理能力也是很強的。

  • 一個和馬斯克一樣發射火箭的男人

這個世界能造火箭的兩個民營企業家,一個是馬斯克、一個就是貝索斯。

在大家還在想著怎麼賺錢的時候,貝索斯旗下的Blue Origin藍色起源的火箭已經升空了,全世界也沒有多少人能有這麼厲害?

亞馬遜是自主商業模式,阿里是“Copy to China”模式創新

  • 亞馬遜是自主商業模式為主,但是阿里更多是模式創新

從商業模式來講,亞馬遜是自營電商,而阿里巴巴是平臺電商。也就說亞馬遜是賣貨的,而阿里巴巴是出租商鋪的。

亞馬遜從網上書店考試,發展成為了一家以自營為主的綜合電商,並且還搭建了線下物流體系,是全世界最偉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除此之外,亞馬遜是真正雲計算領域SaaS公有云的先驅者,並且現在亞馬遜的雲計算AWS是全世界市場份額最大的公有云,比第2名到第10名的綜合還要多得多。

阿里巴巴則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企業的經典代表,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模式創新,阿里巴巴目前的幾乎所有核心業務都是照搬美國的商業模式然後再拿到中國進行模式創新,這也成了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企業難以出海的真正原因,因為要與自己的“原始藍本”作戰。

比如淘寶等阿里的電商業務基本上都很大程度上學習eBay,支付寶最初的原型是美國的PayPal,阿里雲的原型是亞馬遜的AWS,幾乎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幾乎都是模式創新。

  • 亞馬遜有全世界最頂尖的供應鏈管理

亞馬遜圍繞自己的物流體系,其實是搭建起了全世界最強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全世界能夠達到這樣級別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公司並不多,消費電子領域的蘋果公司,零售領域的沃爾瑪等,除此以外幾乎再無其他。

亞馬遜可不僅僅是電子商務這麼簡單,這個供應鏈體系一旦到了戰時,就是國家級的戰略資源體系,全世界只有亞馬遜、沃爾瑪等少數企業有這樣的能力。

亞馬遜是世界的,但是阿里只是中國的

不管承不承認,目前來說,阿里巴巴依然是一家只是主要在國內有業務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業務並不好,基本上說阿里的國際化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亞馬遜是一家真正的跨國企業,一家沒有國際化的企業,其實說偉大還是稍微有點牽強,畢竟這是在溫床環境下培育起來的,而不是在跟海外巨頭進行競爭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這也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企業的共同的問題。

阿里巴巴跟亞馬遜依然還有很大差距,不過現在差距越來越可見了。馬老師也和貝索斯一起被評為過去十年全球十大思想家,說明馬老師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未來中國有更多的企業會走出國門實現真正的國際化,以字節跳動為代表的企業就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優秀代表。


文章為字節跳動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專稿,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我是一名互聯網技術從業者、也是一位創業者,全網原創文章閱讀量已經突破1億,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賬號,我們一起探討互聯網、暢聊足球和籃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