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自称汉中山王刘胜之后。与柳宗元同登进士第,后又同登博学鸿词科,曾任京兆府渭南县主薄,监察御史等职。和柳宗元同为哲学大家,观点相同,政见一致,情谊深厚,人称刘柳,和白居易唱和颇多,并称刘白。他不仅是大唐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著有哲学专著《天论》三篇。

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属于改革派,参与了王叔文,柳宗元的“永贞革新”,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及贵族的腐朽统治,结果由于守旧势力强大而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被贬为和州通判。按规定,通判的办公和住宿应在县衙有三间三厢的房子。和州知县心胸狭隘,故意刁难,把刘禹锡当是软柿子,就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晒然一笑,不以为然,反而心情不错随手写下了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差役叫到跟前,安排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也减少了一半。其实这个地方环境也不错,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仍然一笑了之,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孔子说,天下唯小人难养也。这个知县真是个小人,势利眼太严重了。知县见刘禹锡满不在乎,依然悠闲自得,那心头的无名之火蹭的一下起来了,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只给一间房子,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不到半年时间,搬家三次,越搬越小,最后竟然成为“斗室”。刘禹锡这次真是超长愤怒,心想这狗官实在人太甚。于是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原诗如下文:

刘禹锡与《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意思就是说,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他暗讽知县是白丁,是小人,知识浅陋,不值当交往。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这首诗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是时时刻刻都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坎坷和艰辛,面对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不要忘记初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苦中作乐,没有过不去的坎。即使住在最简陋的房子,我们的心依然强大。

后来,刘禹锡在裴度的大力举荐下,升迁为太子宾客,加检校吏部尚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