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的收藏品,對你及你的家庭生活有何改變?有何受益?

用戶目及天下


前些年玩過崖柏,核桃,水桃核,還購置了簡單工具,但自從愛上撿石頭,便一發而不可收,如今家裡到處都是石頭,為此捱罵不少,雖然精品很少,但樂此不疲。現在家裡人也接受了,甚至有時也會主動誇讚某一方石頭,明顯感覺因為撿石,自己的心態更好了,性格更好了,身體更好了,發現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升了。

如今,撿石,賞石,玩石,打理石頭,和石友交流等,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計劃在家裡裝個“石屋”,等老弱無法撿石之時,就在家孤芳自賞。











火箭917


90年代我結婚,不想讓家裡負擔重,就把過去收藏當中重複的郵票,拿出來賣掉。記得有T82<西廂記>,T62<豬>四方聯、八方聯等,大約4000多元。當時讓我吃驚的是,第一,買進來這些票時花的錢數,區區有數的一百元左右。第二,問過郵票市價的一位熟人,他聽到賣出去的某某票,搖著頭說:少賣了3000多元……。這樣的觸動,竟是有哭有笑,乾脆,“以郵養郵”,就此就幹唄!這之後,無論喜歡上哪個郵票,一律多買四套八套,除了把組集的留出來,其餘,再等著日後賣掉。 這樣的日子,大約發生在1981-1988年間。



92年以後,可就不得了了,買進來的票,越看越不好看,據說發行量大了之後,設計質量和印刷質量都不如從前,雕刻版也少見(雕刻版印版,因為磨損,影響印刷數量)。其實,郵票不好看,是個誤會,郵票發行量大了之後,需求量相對小,價格沒上去,才讓人感覺不怎麼喜歡(商品化風氣,已經到來)。舉例說,T60<留園>比較T96<拙政園>,同是中國四大名園,同是四枚票,後者比較前者,印刷同樣漂亮,而後者價格卻只有10元多,前者已經300多元,這時候,看<留園>,再比<拙政園>,“愛憎”自然顯現。還是說明,各自發行量,影響了價格,由於價格的影響,又直接綁架了收藏者的審美。



長期以來,郵票的收藏,讓許多集郵愛好者現出恐惑,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90年前後),由於市場經濟的漸進,加快了郵票商品交易屬性的出現,並開始衝擊和影響著集郵愛好者們對集郵目標、集郵方向的興趣和思考,除了一部分人,堅持以研究、組集為目標,沒有把郵票(升值)當成一回事。很大一批人,看不到郵票帶來的利益“收穫“。收藏,改變家庭生活,成為過去時。如今,獲益,也許沒有家庭什麼事,而個人,還是要愉悅身心。


植草牧童


收藏對於我的生活只佔小部分,或者說是一個愛好,我只會拿百分之十的錢去玩收藏,在我的理念裡這就是底線,超出範圍的要麼不玩,要麼以藏養藏,因為我見過的大玩家很多,玩的不錯但是連累家裡的也很多,還有玩的東西不怎麼樣還執迷不悟的更多。所以玩收藏就要玩的像樣,那麼就要有底線、有計劃的玩,不要讓自己因為玩收藏把自己玩掉進去,更不要頭腦發熱,不顧家的玩。我玩了這麼多年也積累了不少,在收藏裡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再說跟生意比較的話,我覺得比生意穩定性好,起碼比存錢有價值,更比買房子安全。經濟有好有壞,好比股市有高有低,誰要能把握著高低點,那你真是個哥。所以生意有好有壞,說的不好聽一點,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錢以後是不是一百萬只能買個麵包?誰知道哪天房子變成白菜價了?這些我認為是太有可能,說沒就沒,人們常說“活著就是勝利”,可真要到了那天靠什麼活?現在社會什麼不需要錢?你給後代傳承著什麼?所以我收藏了這麼多年,從不影響生意和家庭,生意上再好我都沒有覺得比收藏更有意義和價值。











樸翰雅陶


收藏目前只能說是小白一個,從沒刻意去收藏,也沒專門去投資,生活中遇到喜歡的就留下,碰見有點意思的不管值不值得藏只要自已喜歡就收入家中,記得我還在礦上上班時,八十年代人們對收藏意識淡薄,銀行每年發行的各種紀念幣都不願意要,誰手中有都會第一時間到商店兌出去,商店再流通也很難,當時的面值大都是幾毛的,最大面值也就一元的,當時出於玩的心態就兌換了幾個回去收藏,後來商場和商店以及菜店糧店都找我兌換,出於面子我是來者不拒,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九十年代,隨著電視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我有好東西,北京亞運會那年,我帶先進生產工作者進京觀光,在亞運村又兌換了十幾枚紀念幣和以前的各種紀念幣有一百多枚一塊保管,在我們上班期間家被賊盜了,什麼也沒損失,單單紀念幣和現金全被洗劫。對我造成很大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收藏的心情。淘到的可能是寶,但這寶不一定主人是誰,退休後進城居住,這兩年年嶺大了閒的荒,先後又開始了郵票收集,近兩年擱不住誘惑又開始購買小量紀念幣,但只是喜歡,沒有大投入,所以也沒經濟損失,對生活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北望懷川


收藏的初於是收藏自己喜歡的東西,人已類聚,我早期八十年代的知己兄長都是文化人書畫家,受圈子的影響,我從喜愛書畫作品到收藏書畫作品,當然初期因基本知識淺薄,鑑別能力差,剛入門還是吃了一定的藥,很快在兄長們的指導下自己掌握了文玩的基本鑑賞知識,我的心得體會是已藏養藏,當然收藏講究個緣分,也憑自己眼力,這些年收益豐厚,也徹底改善了自己和家庭兒孫的生活條件。











用戶羊倌


收藏界有句很流行的一句話:“盛世收藏,亂世黃金”。其實,從古至今這個行業無論經歷多少的風雨洗禮,今天還依然的屹立不倒在市場中,這基於我們華夏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以及我們後人對老祖宗的那份崇敬之心。我從事書畫收藏已經十餘年了,從小在琉璃廠長大,爺爺在世的時候是我國篆刻界的大家。從小在他身邊耳濡目染就接觸了書畫瓷器之類的老物件兒等,經常在一些當時書畫界和藝術領域名家身邊玩耍成長。不知不覺的影響了自己的審美觀。爺爺離世後,我是誤打誤撞進入到了自己的收藏領域。為啥要接觸書畫收藏而不是其他類別,是因為我覺得書畫方面是我最拿手的,最有靈性的。接觸書畫也覺得離爺爺很近,感覺他從未離開過我。當然接觸的收藏種類那麼多,其中書畫也是我最喜歡最熱愛的。這麼多年走過來,書畫對我的影響也很大。首先,就是審美,一個人對美學理解的程度高低在生活中直接起到決定性作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一年家裡裝修,從室內格局設計到屋內傢俱的風格設計及軟裝部分都是我自己一人完成。其次,這些年的收藏讓我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和內涵。最後,就是經濟利益。並沒有想過靠著收藏能大富大貴。在這條路上我本來走的還算是順風順水,也算是一直理性的從事,這些都要感謝家裡。第一,就是出身環境的基礎。第二,就是我選擇這行業後家裡全力以赴的支持。第三,還有自己自身不斷努力學習的成果。收藏可以說對於我的人生是豐富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漸漸的,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缺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我熱愛書畫,熱愛收藏。再過N多年,等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見到爺爺的那一刻,可以跟他說我這一生有很多精彩的收藏故事。











書畫傻叔兒


無論你收藏什麼,千萬別想發財。看看屯郵票,收石頭,收古董,收茶葉,收酒,收藏獒,太多了。不能見好就收,及時出手。他們的下場,慘不慘?萬元猴票就是例子,六元包郵,還沒人要。糧票,布票,四五十年了,那時一家三口才幾張。現在反而成捆的出來了,這就是現實。大批購買了,能發財嗎?用對生活有幫助嗎?好好想想?











傻老頭想開竅


我因為含心,見什麼也往回收,甚至舉債也把心愛之物留到身邊!認為古人留下的藝術作品遲早會被人認同的;看著滿屋子的大小藏品心裡有一種喜悅,對老物件有了情感,留戀!但到過節,年根人們來要帳時,又覺得壓力,恐慌,才感覺收藏的不易!再好的藏品都不是一夜能暴富的!象馬未都、劉亦謙這些大家名人畢竟少數,他們掌握的運籌帷幄的方法,也許我們普通人積一生之功都學不來,因為不具備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先覺條件!我也收藏了價值不菲的宋、元、明、清很多品種的瓷器,自以為是,能與國家館藏品一比高下!但是,上網絡一比畫,便成了眾矢之的,不到代,國寶幫,批評隨之而來,可想而知,跑遍北上廣各地,想通過拍賣市場出個一件二件,可遇上得多伴是坑,辛苦半生掙點錢大多都犧牲在玩古上了!至於對家庭生活帶來的是不少的負擔;大小家人都反對,一提古董的事老婆就翻臉!簡直成了過街老鼠,誰讓自己愛大米,愛好收藏!捱打受嗎在所難免。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益,還有滿屋子存儲著自己希望的藏品。


東山草堂珍玩


本人收藏的奇石、崖柏、瓷器基本上每個星期都出貨,尤其是奇石和崖柏給我帶來不少收益,而且精品都是自己留下,因出貨較多進貨也不會少,就這樣由一開始自己在家玩發展到現在開了一間100平方左右的工藝品店









古-月-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