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這6類藥物會引起帕金森綜合徵,使用請務必警惕

帕金森綜合徵有別於帕金森病,是指由各種原因(如腦血管病、中毒、外傷、藥物等)造成的以運動遲緩為主的一組臨床症候群,而藥物是引起帕金森綜合徵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徵。

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徵是服用藥物引起的與原發性帕金森病症狀和體徵相似的一組綜合徵,阻斷突觸後多巴胺受體和/或消耗突觸前多巴胺的藥物,均可引起帕金森綜合徵,臨床表現有震顫、肌張力增強和運動減少等。據統計,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徵僅次於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徵。

這6類藥物會引起帕金森綜合徵,使用請務必警惕

引起帕金森綜合徵常見的藥物有抗精神病藥物、促動力藥物、鈣拮抗劑、降壓藥物、抗抑鬱藥物、抗菌藥物等。

1、抗精神病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包括吩噻嗪類(如氯丙嗪、異丙嗪、奮乃靜)、硫雜蒽類(如氟哌噻噸)、丁酰苯類(氟哌啶醇)、苯甲酰胺類(如舒必利),主要作用於中樞D2受體,可產生類帕金森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奧氮平、利培酮等,對5-HT受體有較高的阻斷作用,引發錐體外系反應比率較小。

2、促動力藥物

主要有胃復安、多潘立酮。

①甲氧氯普胺有阻斷中樞DA受體的作用,其用量過高時可使中樞DA功能受到抑制,而乙酰膽鹼的作用相對增強,從而引起DIP,多見於年齡略大者如45歲以上。

②外周DA受體阻斷劑多潘立酮引起DIP較少見,但偶爾也可觀察到其所致的運動障礙。

3、鈣拮抗劑

主要藥物有氟桂利嗪、桂益嗪、尼莫地平、維拉帕米等。對內源性多巴胺有阻滯作用,阻止其與受體結合而致PD症狀加重或誘發DIP。用藥數週至數月後可出現帕金森綜合徵,甚至用藥數天即可出現。鈣拮抗劑導致的DIP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4、降壓藥物

主要藥物有利血平、甲基多巴、二氮嗪。利血平通過阻止囊泡對多巴胺的攝取而耗竭囊泡中的多巴胺,引起帕金森綜合徵。甲基多巴的代謝產物作為假性遞質爭佔多巴胺的受體,降低多巴胺的濃度,導致帕金森綜合徵。

5、抗抑鬱藥物

三環類、四環類抗抑鬱藥物可作用於去甲腎上腺素系統與5-羥色胺系統,也作用於多巴胺系統為其引起帕金森綜合徵的原因。

6、抗菌藥物

主要是指米諾環素、左氧氟沙星、兩性黴素B等

這6類藥物會引起帕金森綜合徵,使用請務必警惕

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徵誘因多與藥物劑量有關,少數可能有易感性,一旦確診需及早停藥,若需服用誘因藥物者也應暫停,待帕金森症狀改善後再適當減量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