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大臣被刺殺,臨終出了主意:將我當眾處斬就能找到凶手,果然應驗

有這麼一個故事:妻子和外人私通,打算用酒毒死丈夫,小妾知道了,就故意把那杯毒酒打翻,救了丈夫。但丈夫反而覺得她犯了錯,懲罰了她,小妾渾身長嘴也說不清楚。這個故事出自一位大臣之口,是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講(編)出來的,這樣的人,自然腦袋轉得快。

大臣被刺殺,臨終出了主意:將我當眾處斬就能找到兇手,果然應驗

而這個人,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說客兼間諜,蘇秦。蘇秦常常跟張儀並稱,兩人乾的事情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實際上都屬於縱橫之術。蘇秦一力合縱,主張讓六國聯合起來抗秦,張儀恰好相反,一力連橫,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六國跟秦國親近,從這一點來看,他倆是死對頭。

但兩人偏偏又都是縱橫家,都師出鬼谷門下,只不過張儀發跡比蘇秦晚。巧合的是,兩人都沒死在自己效力的國內,反而死在了別的國家,張儀死於魏國,蘇秦死於齊國;這兩個國家都吃了他倆的大虧,蘇秦作為間諜,死前活動地盤主要在齊國,他的真正主人是北方的燕國。

大臣被刺殺,臨終出了主意:將我當眾處斬就能找到兇手,果然應驗

蘇秦是遭遇刺殺後死的,刺殺他的人,正是齊國的士大夫。蘇秦在齊國受寵信,自然有人看不慣他,公元前284年,暗地裡針對蘇秦的人聽說蘇秦將死,高興得不得了,絲毫沒有意識到一場危機正衝著他來。以蘇秦的個性,得罪他的人(或者國),他必須報復回去。

於是蘇秦臨終出了個主意,他告訴齊湣王,你將我的屍身當眾處斬,處以車裂極刑,並且對外宣佈,這麼對待我是因為我犯了間諜大罪,妄圖顛覆齊國。誰殺了我,誰就能拿到一大筆豐厚的賞賜,加官進爵,這樣一來,兇手就會自投羅網。齊湣王照做了,果然,背後的勢力馬上浮出水面。可問題是,齊國的士大夫也不傻,為什麼蘇秦拋出的誘餌,他沒能抵擋住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蘇秦讓刺客勢力相信了他的罪名。這條罪名不是蘇秦虛構的,他真的做過那些事——臨死前幾年,蘇秦愣是讓齊國把打下來的十幾座燕國城池“完璧歸燕”,還一力鼓吹讓齊王大興土木,宣揚齊國的實力,真正目的在於搞垮齊國,讓燕國得利。

可以說,蘇秦自始至終都效忠燕國,即使燕王懷疑他,他也沒改變自己的初心。殺了蘇秦的兇手,實際上是在為齊國除害,但蘇秦那張嘴太能說,兇手死後過了好久,齊王才發現蘇秦給自己扣的鍋不是鍋,是鐵板事實。蘇秦到底有多能說呢?且看他說回城池的經過:

大臣被刺殺,臨終出了主意:將我當眾處斬就能找到兇手,果然應驗

秦王把公主嫁給了燕國太子,太子即位後,齊國開始打燕國,連連獲勝。燕王叫蘇秦去把失掉的城池拿回來,蘇秦就跑去跟齊王說:燕國和秦國結成了親家,齊王打燕國,不就是不給秦國面子嗎?你只看到眼前的小利,沒看到背後的大危機!得罪了秦國,有你的苦日子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