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會是繼任者嗎?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郭子興在和州病逝,時年53歲。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年春,郭子興聚集數千人,攻佔濠州,自稱紅巾軍,以響應劉福通於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發動的紅巾軍起義。

郭子興能在元末群雄中佔有一席之地,自有其過人之處。他賞識朱元璋的才能,並且委以重任,還把自己的養女嫁給朱元璋。同時,他又時常聽信讒言,懷疑朱元璋的忠心,還曾奪去朱元璋的兵權。他曾想在滁州稱王,被朱元璋巧妙勸阻。他想趁機好好收拾一下曾綁架過自己的孫德崖,聽說朱元璋被對方扣住,只得放走孫德崖。

對於和孫德崖的恩怨,郭子興始終無法釋懷,鬱鬱寡歡,後來竟一病不起。

朱元璋的事業起步於郭子興的紅巾軍中,曾為郭子興出謀劃策、衝鋒陷陣,被賞識,受器重;曾備受猜疑、曾被無端指責,但始終表現得忠心耿耿,毫無怨言。

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會是繼任者嗎?

明太祖朱元璋


郭子興被送回滁州安葬後,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是:主帥死了,接下來誰來當這個主帥?

一旦此時元兵來攻,誰作為主帥統一部署、發號施令呢?即便元軍沒來,那麼日常事務誰最終拿主意?

一支數萬人的隊伍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次序,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地運行;否則,很容易發生混亂。

那麼,新的主帥如何產生呢?誰會是郭子興的繼任者呢?

有人毛遂自薦,誰呢?孫德崖。

聽到郭子興去世的消息,孫德崖想把這支紅巾軍納入自己的麾下。孫德崖哪來的自信?我們不得而知。

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不敢和孫德崖爭辯,想請朱元璋去和孫德崖理論。當時朱元璋正率兵和元軍打仗,將領們聽說此事後,很不高興,所以朱元璋沒去。

恰巧此時,小明王韓林兒遣使來和州,想把這支紅巾軍召為己用。

韓林兒是誰呢?他的父親是韓山童。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等人計劃在潁上發動起義,後因走漏消息而被捕遇難。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趙佶的八世孫,劉福通自稱是南宋名將劉光世的後人。據史料記載,一代謀臣劉伯溫的六世祖是劉光世。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劉福通等人迎立韓林兒為皇帝,建都亳州,國號宋,年號為“龍鳳”。

韓林兒任命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劉福通、羅文素為平章政事。

杜遵道是元順帝時的國子監生,曾當過元朝的樞密椽吏,後因對當時腐敗的不滿而棄官還鄉。韓林兒很寵信這位飽學之士,把他的地位放在劉福通之上。

那麼,能征善戰的劉福通能甘居人下嗎?答案是否定的,沒多久,劉福通便伺機除掉了杜遵道,大權獨攬。

問題是,和州的紅巾軍派誰去毫州呢?

將領們對張天佑說,“你能率兵抵禦元軍嗎?如果不能,那你去毫州吧。”

於是張天佑去了毫州,根據他帶回來的杜遵道的文書,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位居第三,為左副元帥。

朱元璋對此是什麼態度呢?“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明太祖實錄》)

雖然在軍中使用了龍鳳年號,但是,這支紅巾軍並沒有接受龍鳳政權的指揮調遣,保持了實際上的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