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樣寫好工作總結?老筆桿子手把手教你

工作總結是機關常用文書之一,寫好工作總結,是我們每一名機關幹部的基本功。

關於“總結”一詞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上有兩種解釋,一種作動詞,意為“總和各方面的情況”,另一種作名詞,意為“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的規律性的結論”。我們這裡所說的工作總結,一般來講,就是對過去某個時期全面的或某個方面的工作,進行系統的回顧分析,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得出經驗,分析教訓,摸索事物發展規律,用以指下一階段工作的一種書面文體。它所要解決和回答的中心問題,不是某一時期要做什麼,如何去做,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而是對某種工作實施結果的總鑑定和總結論,是對以往工作實踐的一種理性認識。

一、工作總結的分類

工作總結的種類很多,也有多種分類方法。從時間上劃分,有階段總結、半年總結和年終總結等;從範圍上劃分,有個人總結、科(室)總結、部門總結等;從內容上劃分,有學習總結、思想總結等;從性質上劃分,有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等。下面,我重點介紹一下最後一種,這也是我們

常用的分類方法。

全面總結是一個單位在某一時期各方面工作的綜合性總結,比較典型的是黨委工作總結,它涉及面寬,既有成績收穫又有缺點問題,既有經驗體會又有今後的努力方向。寫這種總結,要求矚目全局,涵蓋總體,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必須注意充分肯定成績,宣揚先進,同時還要找準問題,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教訓,以便發揚成績,克服缺點,明確方向,把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專題總結是針對某一項工作或某一方面的問題所進行的專門總結,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理論學習總結等,它涉及範圍相對較窄,頭緒較少,要求寫得比較深、比較具體。這類總結往往偏重於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其他方面的情況則寫得比較簡單,或者是一筆帶過,甚至可以不提。

二、工作總結的內容和一般結構

工作總結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4個方面:

(一)基本情況概述。這部分也叫做導語,主要對總體工作作出基本評估,或對總結內容加以濃縮,進行提綱挈領式的概述。導語通常說明開展工作的依據,對整個工作基本形勢作總的概括,對工作情況進行基本估價等;也可以簡述工作的背景,說明是在什麼條件下開展工作的。但在以講話和報告形式出現的黨委年終工作總結中,導語一般作為正文的一個方面,放在工作和成績部分前面。一個好的導語,既有起首開篇的作用,又有提綱挈領、總領全文的作用。

2.主要成績和經驗,這是總結的主體部分。著重評述工作進程、主要做法和措施,分析取得的成績並歸納出經驗。這部分應概述工作進程,採取的方法措施,重點寫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成績部分是總結的主要部分,必須講全、講夠,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充分反映出來,但這裡所說的“講夠”,不在於文字的多少,關鍵是要有整體感、立體感和足夠的分量,又不能誇大其辭。經驗部分主要是分析取得成績原因的結論。要通過對大量材料的分析、認識、歸納和概括,形成正確的觀點,得出符合實際的、有單位特色的正確結論。在具體寫作過程中,經驗部分要不要單獨作為一塊,主要是根據所總結工作的實際情況而定。提煉經驗的

幾點體會:一是從建設發展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提煉經驗。二是從上級關注的重點工作和經常強調的問題上提煉經驗。三是從本單位的特色工作中提煉經驗。四是從改進工作指導方法的角度提煉經驗。

3.存在問題和教訓。著重挖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對其表現、產生原因及後果的具體分析,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差距。這一部分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堅持有什麼問題就寫什麼問題,同時注意分清問題發生的主客觀原因,重點查找和分析主觀原因,不能將發生的問題完全歸咎於客觀。另外,形勢好的時候,問題可放在成績部分之後敘述,不必單獨作,為一塊。但如果任務完成不好,存在問題比較多,也可以單獨成塊,並詳細分析,說明原因,找出教訓。

4.下步工作打算及措施。即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制定與今後工作相適應的措施。這一部分主要圍繞今後工作的改進意見和努力方向,闡述工作思路,規定各項任務,明確相關措施。部署工作時,要善於把上級指示精神、本單位現狀與領導意圖連貫起來思考,要善於抓住領導工作和建設發展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力求切中要害,起到提示和警醒的作用。

三、撰寫工作總結時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深入搞好調查研究,廣泛收集資料,防止閉門造車。我們在撰寫工作總結時,最大的問題是接受任務後,就四處找資料,催著下級報情況,然後一頭扎進辦公室,閉門苦幹。這些工作都是撰寫總結所需要的,但還缺少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一一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搞好調查研究,要把握以下3點:一是調查範圍要廣。在調查單位上,要覆蓋到所單位,包括鄉(鎮)街道和企業。在調查對象上,要覆蓋到下級黨組織、幹部、群眾等各個層次。這樣,才能更全面地掌握情況。二是瞭解情況要透。既要了解與工作總結相關的工作,又要深入瞭解工作發展的全過程;既要跑先進單位,又要跑問題較多的單位;既要了解成功的經驗,又要了解發生問題的教訓。三是研究問題要深。就是把調查與研究相結合,對工作成績怎麼估價,建設進步怎麼看,任務和思路怎麼確定,都要邊調查邊研究,力求得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結論。事實證明,我們調查的越細緻,掌握的材料越多,基本情況摸得越清,寫起總結就越得心應手。

(二)一條主線牽引,有明確主題,防止一盤散沙。總結是要反映一個單位某個時期或某項工作的基本面貌,內容要有相對的完整性。但是要求完整性並不等於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平鋪直敘,而是要求整篇總結緊緊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否則總結就容易散、碎。怎樣才能防止散、碎呢?我認為至少要做到3點。一要提煉好的主題。工作中,任何單位都是先有一個總目標,然後圍繞這個目標展開工作,或許目標相同,但工作思路、途徑、措施不可能完全相同。正是由於這些不同點,各個單位工作才有不同特色,提煉概括出這些特色就形成了總結的主題。因此,提煉主題首先要找準本單位的工作特色。二要處理好主題與材料的關係。要善於用材料說明主題,用主題統攬材料,這就要求對材料要有所選擇,對與主題聯繫較緊、能夠集中說明主題的材料要用重點敘述、重點分析;對與主題聯繫不是十分緊密,但又是實實在在的工作要一筆代過,確保總結的完整性;對與主題聯原不緊密,又缺乏典型意義的工作和事例,堅決不用。三要

擬好標題。好的標題對於總結的主題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總結的大標題要統貫全文的小標題,各部分的小標題要緊緊為說明、論證大標題服務,遙相呼應,互為因果,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標題不要刻意的“對仗",要以準確為基本前提。

(三)堅持實事求是,有客觀辯證的分析,防止主觀片面。我們在總結中要從實際出發,運用“兩分法”看待成績和問題。既不能只講好的方面,不講差的,又不能過分講問題,無限“上綱”,影響工作積極性。要從本單位實際情況出發,客觀反映工作和成績,深刻揭露矛盾和問題,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不足,既要善於進行縱向比較,又要學會科學地進行橫向比較。特別是對於成績,要堅持寧可說不到,不可說過頭的原則,這樣才能開闊眼界,不致於被成績衝昏頭腦“對本單位的矛盾和問題,也要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分清什麼是工作的主流和支流,不要人為淡化成績,突出問題,影響大家和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四)著眼改進工作,有必要的理性思考,防止就事論事。總結的目的是為了指導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達到“打一仗、進一步”的目的。要把總結的過程當作梳理下步工作思路的過程,加強理性思考,進行科學歸納。要善於透過具體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分析、歸納和概括出其中固有的特點規律,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經驗,用以指導下一步工作.同時,又要注意防止標新立異,譁眾取寵,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有利於指導下步工作出發。對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不能今年總結了,明年丟棄了,只要對開展工作還有作用,就要不厭其煩地年年總結、年年完善、年年為它賦予新的內涵,推動單位建設發展年年上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