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一代偉人朱元璋的胸懷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經紅巾軍元帥郭子興批准,由女婿朱元璋率領徐達、湯和及胡大海等將領攻克了和州(今安徽和縣)。郭子興遂將部隊一分為二,任命朱元璋總領和州軍隊,負責治理和州。

朱元璋的領導能力彷彿是與生俱來的,在和州施政,牛刀小試就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威望和地位與日俱增。而郭子興部原先所在的濠州那邊,由於人多糧少,曾經極力排擠郭子興的一另位元帥孫德崖,竟然強行跑到和州來蹭飯。而且其隊伍浩浩蕩蕩的十分龐大,那些官兵都帶著家眷,家眷又帶上自己的親戚,以至親戚的親戚。

一代偉人朱元璋的胸懷


孫德崖連招呼都不打,就讓手下人在和州四面八方搶佔民房住了下來,他本人則帶了一隊警衛人員直接就闖進了朱元璋的辦公樓。令朱元璋抓耳撓腮,十分頭疼。

郭子興得知孫德崖竟然欺負到自己的地盤上來,也帶上滁州的幾萬部隊趕了過來。朱元璋暗暗叫苦,他知道這兩個冤家積怨太深,郭子興肯定是來找孫德崖算賬的,雖然他也看孫德崖不順眼,可大家都是紅巾軍,是抗元的隊伍,此時火拼起來,高興的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元朝政府,讓敵人高興的事他朱元璋當然不願意幹!

郭子興最大的毛病是耳根子軟,容易偏聽偏信,第二個毛病是性情急躁,遇事不夠冷靜。先是聽說朱元璋獨斷專行,有意打壓他的舊部,甚至連討個老婆都要橫加干涉,現在又讓孫德崖過來,還與他一塊辦公,認定兩人是搞到一塊了。因此一上來就鐵青著臉,朱元璋跪在地上誠惶誠恐靜等著發話。

一代偉人朱元璋的胸懷


好半天郭子興才冒出一句:“堂下跪的何人?”朱元璋:“報元帥,是總兵朱元璋帥在聽候指示!”

郭子興大著嗓門喊道:“你可知罪?”

朱元璋從容答道:“元璋不知所犯何罪,請元帥明示!”

“我且問你,和州城是不是要變天了?你還認不認我這個老丈人了.....”

朱元璋連忙壓低聲音說:“家裡的事下一步再說,元璋正有要緊事稟報,請元帥聽我說......”

郭子興心想看你如何狡辯,於是說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朱元璋忙站起來小聲說道:“孫德崖不請自來,人就在隔壁,元帥既然來了,咱一塊想個萬全之策把他打發走。”

一代偉人朱元璋的胸懷


幾句話既表明孫德崖不是自己請來的,又表達了自己不願動武的意思。郭子興這才放心,你們不是一夥就好,老子收拾孫德崖就輕鬆多了。

朱元璋不願動武,孫德崖不敢動武,所以天不亮就派人來向朱元璋辭行:“感謝朱總兵的熱情款待,你老泰山來了,本帥就告辭了!”

朱元璋把情況彙報給了郭子興,又親自去見孫德崖:“孫元何必帥走得這麼匆忙,你和我父帥是老戰友了,不妨多住些日子好好聚聚”這就是朱元璋,聽孫德崖說要走他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還嫌他走得不夠快,抬出死對頭來提醒一下,可聽起來滿滿的都是客套話,沒毛病。

孫德崖沒那麼多彎彎繞,直來直去:“我跟你那老丈人不對付,尿不到一個壺裡,見到怕他只會傷了和氣,讓你兩頭為難。”

朱元璋又假意挽留了一番,最後話鋒一轉:“哎呀,既然孫元帥執意要走,元璋就不好強留了,只是外面駐紮了那麼多部隊,要走也得讓部隊先走,孫元帥在後邊壓陣,免得發生擦槍走火或者什麼意外事件。”孫德崖採納了朱元璋的建議,準備等部隊都開拔了再走。

一代偉人朱元璋的胸懷


朱元璋不放心,就親自到城外盯著,想等濠州軍走完了再回來給孫德崖送行。

朱元璋正城外來來回回監督著濠州軍離去,估摸著走得差不多了,正想回城親自送孫德崖那尊大神,卻聽孫德崖的親兵跑過來嚷嚷:“壞了,壞了,城裡打起來了,折了不少弟兄!”

朱元璋一聽,壞事了,光顧著這頭了,肯定是小肚雞腸的岳父在城裡搞事。他的第一反應就快逃。可孫德崖的手下也不是吃素的,早已舉刀挺槍攔住了去路,還有人跑過來拉住了韁繩,大家七八舌,說這事朱元璋肯定知情,跟他脫不了干係。朱元璋是百口難辯,趁人不備猛抽一鞭子,拍馬就狂奔,濠州兵那裡肯善罷干休,在後面緊追不捨,箭矢像蝗蟲般飛來,好在他裡面穿有護甲,並無大礙,可惜他的馬不是赤兔,跑了一陣就被追兵趕上,隨即被亂槍從馬上捅了下來,眼看就要成刀下之鬼,幸虧都是濠州混出來的,有熟識的軍官勸大家冷靜,說元帥還在城裡,此時殺了朱元璋,元帥也活不成了,不如派人進城查探清楚再作打算。

負責進城的軍官看見孫德崖正戴著手鐐腳銬坐那喝酒,看情形是斷頭酒,因為郭子興正興高采烈地陪著一起喝呢。

可郭子興沒能興高采烈多久,很快就知道朱元璋也被對方擒住了。這個時候他可不想失去朱元璋這根頂樑柱。於是,他急忙派徐達等人去跟對方談交換人質的問題。用孫德崖挽回朱元璋,一帥換一將,本來是很公平的事。可具體怎麼換,雙方卻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濠州方面要求先放了他們的元帥,和州方面則要先放了朱元璋。雙方爭來論去也論不出個所以然,這時徐達主動站了出來,對濠州方面說:“我願意留下換我們的總兵,等他回城後,再放你們孫元帥,等孫元帥回來你們再放我,這樣總成了吧?”

一代偉人朱元璋的胸懷


眼看也只有這個辦法了,不然爭到年三十都解決不了。徐達是朱元璋的手下猛將,又是他的結拜兄弟,估計朱元璋不會撂下他不管,因此,濠州軍就同意了。

朱元璋回城後,郭子興心不甘情不願的揮了揮手,讓孫德崖從眼皮底下溜了,一場災難就這樣化險為夷,一場風波也就此平息。

這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可有人卻歡喜不起來,不但歡喜不起來,還鬱悶得要死。這個人就是郭子興,眼看到手的鴨子給飛了,能不鬱悶嗎!可他這一鬱悶卻悶出了大毛病,躺在床上唉聲嘆氣了一陣子就再也沒能起來,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