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讓領導幹部講話放光添彩的俗語短句

平地一聲雷:比喻名聲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發生一件可喜的大事。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問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牽一髮而動全身:比喻動一個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前怕狼後怕虎:形容顧慮重重,畏縮不前。也說“前怕龍後怕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鑑。

槍打出頭鳥:比喻首先打擊或懲辦帶頭的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能幹的婦女也做不出飯,比喻缺少必要的條件,再能幹的人也很難做成事。

秋風掃落葉:比喻強大的力量掃蕩衰敗的勢力。

撒手鐧:比喻最關鍵的時刻使出最拿手的本領。

三百六十行:泛指各種行業。

三寸不爛之舌:指能言善辨的口才,也說“三寸之舌”。

讓領導幹部講話放光添彩的俗語短句


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動作及其敏捷利索。

殺人不見血:比喻害人的手段非常陰險毒辣,人受了害還一時不能覺察。

殺人不眨眼:形容極其兇狠殘忍,殺人成性。

上樑不正下樑歪:比喻上面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就跟著學壞。

神不知,鬼不覺:形容做事極為隱秘,別人一點也不知道。

生米煮成熟飯: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不能再改變(多含無可奈何之意)。

十八般武藝:比喻各種技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形容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樹倒猢猻散:比喻為首的人垮下來,隨從的人無所依附也就隨之而散。

水至清則無漁,人至察則無徒: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過高。

順杆兒(子)爬:比喻迎合別人的心意、語言、要求等說話或行事。

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有權勢或強有力的人物。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比喻只看見前面有利可圖,不知道禍害就在後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行人心。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喻對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只從表面現象或枝節上應付。

萬變不離其宗:形式上變化很多,本質上還是沒有變化。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

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事不上門。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譏笑別人。

蝦兵蟹將:比喻不中用的兵將。

先來後到:按照來到的先後而決定的順序。

小九九:比喻心中的算計。例,事情怎麼搞,他心中已有個小九九。

小巫見大巫:比喻小的跟大的一比顯行小不如大。

小鞋:比喻暗中給人的刁難,也比喻施加的約束、限制。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儘管意見不完全正確,提出意見的人並沒有罪,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說的錯誤,也可以拿聽到的話來警惕自己。

眼中釘: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陽關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一板一眼:比喻言行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

一個鼻孔出氣:比喻持有同樣的態度和主張(含貶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喻波折多,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一不做,二不休:事情已經開始了,就索性幹到底。

一步一個腳印:比喻做事踏實。

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個人上臺,就另換一班人馬。


讓領導幹部講話放光添彩的俗語短句

一錘子買賣:不考慮以後怎樣,只做一次交易(多用於比喻)。

一刀切:比喻不顧實際情況,用同一方式處理問題。

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多次,再三。

一竿子到底:比喻直接貫徹到底。也說“一竿子插到底”。

一個巴掌拍不響:比喻矛盾和糾紛不是單方面引起的。

一個蘿蔔一個坑:比喻每個人各有崗位,各有職責。

一股腦兒:通通,全部。

一棍子打死:比喻對人或事物不加分析,全盤否定。

一盤棋:比喻整體或全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得勢,他的親戚朋友也跟著沾光。

一是一,二是二:根據事情的本來情況,應該怎能樣就怎樣。多形容對事情認真,一絲不苟。

一碗水揣平:比喻辦事公道,不偏袒任何一方。

一五一十:比喻敘述時清楚,無遺漏。

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話來概括。

有鼻子有眼:形容把虛構的事物說得很逼真,活靈活現。

有奶便是娘:比喻貪利忘義,誰給好處就投靠誰。

有眼不識泰山:比喻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照葫蘆畫瓢:比喻照樣子模仿。

針尖對麥芒:指爭執時針鋒相對。

竹筒倒豆子:比喻把事實全部說出來,沒有隱瞞。

坐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視而擔任清閒職務。也比喻長期候差或久等接見。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一個人傳出沒有根據的事,眾多的人跟著傳播,就被當作實有的事了。指本無其實,因大家都說,就會使人信以為真。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上吃過虧,再碰到類似的事就害怕。

丁是丁,卯是卯:比喻做事非常認真,一絲不苟。

人怕出名豬怕壯:人怕出名後惹來麻煩,如同豬長壯了就要被宰掉。

萬丈高樓憑地起: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基礎開始,再逐步發展。

下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形容不上不下,沒有著落。

山雨欲來風滿樓:比喻重大事件發生之前到處充滿了緊張的氣氛和跡象。

小不忍則亂大謀:指不能容忍細小枝節,就會打亂全局策略。比喻做事必須顧全大局,不可因小失大。

無風不起浪:比喻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不問(不管、不分)青紅皂白:比喻不辨是非曲直。

不識廬山真面目:比喻不認識事物的真相。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神的情面,求人應允或寬恕時的用語。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比喻明知是圈套卻甘心上當,或指兩相情願的事。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幫卑劣的想法去猜測品德高尚的人。

風牛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無關係。

化干戈為玉帛:指變戰爭為和平相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藉助別人(多指朋友)的批評和幫助,使自己改正缺點和錯誤。

多行不義必自斃:總是幹壞事,必定自取滅亡。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缺乏文采的文章,就不能流傳得久遠。

初生牛犢不怕虎:比喻剛進入社會的青年思想上沒有顧慮,敢想敢幹。

遠水不救近火(遠水救不了近火、遠水解不了近渴):比喻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他整別人的方法,反過頭來去整治他,叫他自食其果。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形容乾脆說出意見,並且決不反悔。“快馬一鞭,快人一言”與之同義。

身在曹營心在漢:形容人雖然身在此處,卻是心向彼處。

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彼此界限分明,互不干擾,也指彼此毫無關係。

英雄所見略同:傑出人物的見解大致是相同的。讚美雙方意見相同,現有時含有調侃意味。

英雄無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卻沒有施展的機會或沒有施展的地方。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就收穫什麼。比喻做什麼事,就會有什麼結果。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喻雖然有些事物規模較小,但卻樣樣都有有。

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外來的豪強也鬥不過當地的惡勢力。

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誰惹出來的問題,仍由誰去解決。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聰明反被聰明誤:自恃聰明,反而辦了蠢事,吃虧上了當。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比喻費很大的力氣找不到的東西,卻在偶然間又輕易地找到了。

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種關係的親戚。

二百五:指作事莽撞帶有傻氣的人。或者指對某種知識技能未入門徑半通不通的人。

天王老子(天皇老子):比喻地位權勢極高的人。

此地無銀三百兩:比喻相要隱瞞、掩蓋真相,手段拙劣,結果反而徹底暴露。

開中藥鋪:比喻講話,寫文章愛羅列現象或問題,沒有作切實分析的內容。

打防疫針:比喻做預防性的工作。

打如意算盤:比喻從主觀願望想得太美好。

打筆墨官司:用文章展開爭論。也作“打筆頭官司”、“打筆仗”。

打退堂鼓:比喻遇到困難中途退縮。也作“批散堂鼓”。

死馬當作活馬醫:比喻作最後的嘗試努力。

紅眼病:比喻嫉妒他人得到好處的不良心態。

花花腸子:比喻不正當的想法。

亂點鴛鴦譜:喻指任用人才,盲目分配,不對口,即貽誤工作,又浪費人才。

拆穿西洋鏡:比喻事件的真相被揭穿。“西洋鏡”也作“西洋景”。

哀莫大於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愛博而情不專——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裡。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侷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八九不離十——指與實際情況很接近。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八字沒見一撇——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拔了蘿蔔地皮寬——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拔趙幟立赤幟——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勝利之典。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讓領導幹部講話放光添彩的俗語短句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汙穢環境裡,也會隨著汙穢環境而變壞。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無法理解。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百聞不如一見——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敗事有餘,成事不足——指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鑄錢的模型。每塊鑄版都是鑄出六十四文錢。形容做事死板,不知變通。

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邦以民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飽漢不知餓漢飢——飽:吃足;飢:飢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飽暖思淫慾——食飽衣暖之時,則生淫慾之心。

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談。

卑之無甚高論——表示只就淺易的說,沒有什麼過高難行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