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生活没有捷径,

唯有努力!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疫情还没结束,乖乖宅家看剧,当然少不了看热播剧《安家》。

  看了几集,自认为有点阅历和见识的我被那魔幻现实主义的情节惊得目瞪口呆,于是找到了编剧聊人生,啊不,聊剧情。

  聊完,我深刻领悟了一句话:XX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安家》第一集,女主就接到一个很硬的case,要卖掉一套奇葩户型房。

  喏,片中就是这套,跑道房!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讲道理,之前《爱情公寓5》热播时,跑道房户型已经刷新了我的三观。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然而,这套房子,竟然现实中真实存在,就在上海!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再然后,如果你以为这种户型够奇葩,你就太naive了!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比如,这些比挖掘机更奇葩的户型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像不像一把冲锋枪?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像不像一艘船?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像不像锅盔?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这个适合给家里的娃做扇形面积计算题……我朋友则说像馅儿饼,还是咬了一口的那种。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这户型,我想取名“猪年大吉”……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很标准的“手枪”,还有“扣环”。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我们知道造房子是寸土寸金,但能设计出这种深渊巨口的户型,请收下我的膝盖,两只。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这是,坐便器?插了勺子的冰淇淋?盆栽?NO,这是房子……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扯开去聊一点,之前我买好房子,把户型给设计师朋友看,朋友给我的房子打100分。户型方方正正之外,客线、主线、厨房线不交叉。

  我也不太懂,大体意思是,主人去厕所和厨房也方便,而且客人来了也不会从卧室门口路过,对主人的隐私保护很好。

  很多时候,不买房真的不知道其中学问那么多。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第一集出现的跑道房,真的被女主卖了!

  卖掉的前置是:把整套房重新装修。

  等等,中介搞装修? 这钱算谁的? 怎么算?

  编剧六六对此只笑叹一声: 业内把这种装修叫“凤变冰”,颜值上凤姐变范冰冰,中介行业里敢做的人绝对是很厉害的。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其实这部剧是买了日剧原版的版权,但编剧六六看了日剧后,觉得不能完全照着日剧模式来。

  “日剧就10集,女主也没有情感线,而且是符合日本社会的情况。然后导演就说他买了版权,让我写一个中国版的故事。我呢,通常不接改编戏,我是有感而发,别人的不会和我有交界点。”

  “导演说了一句话很打动我,《蜗居》播出10年了,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你就不想回顾一下吗?我就很感动,说可以写,但不会写得像日剧那么夸张,就写中国本土人买房子的故事。所以呢,我就大概摸底调研4个月,觉得可以写。”

  六六一说,我的回忆马上把拉回到十年前。可能现在的00后根本不知道,十年前有一部叫《蜗居》的剧轰动了一阵子。

  那算是内地第一部直面买房问题的现实剧,因为剧情三观等原因后来被电视台掐了。那部剧捧红了海清,还有张嘉译、李念、文章。当然文章后来自己把路走没了,此为后话。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蜗居》名言:贷款三十年,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了。 如果跟《蜗居》相比,《安家》的确是温和了许多。

  《蜗居》更多讲述了买房者的辛酸,《安家》则从卖房中介的角度出发。

编剧六六说了个故事。

  原本,她想写一个创业的人,或者小人物业务员。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她认识了一个店长。那个店长特别逗地说:

  “老师,我想请你跟我的客户吃个饭,他是您的粉丝。”

  她当时是不愿意的,因为社交很少,不喜欢和陌生人吃饭。她也知道,那个店长是做别墅区生意的人,太精明了,想用她去讨好客户。

  但为了素材,还是答应了。去了才发现,那个想买房的人是一个老太太,并没有买房资格。但是那个店长还是愿意带她去看很多房子。她只是很享受帮助客户的感觉。

  “我就想到了精髓,什么是我们这个快节奏生活中来不及思考的东西。”

  包括剧中那个“什么房都能卖的女主”,编剧也是根据现实中一个原型写的。

  “观众觉得我虚构夸张,我都懒得反驳。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买一两套房,你没有遇到不代表现实中没有。”

  “其实剧中展现的现实也很多。房似锦(女主)这样敢做的人,其实是行业里的翘楚。宫蓓蓓(海清饰演的角色)会买那套(跑道户型)房原因很简单,他们夫妇都是博士,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去管装修之类的问题。”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说实话,最初想看这部剧,是冲着女主角孙俪去的。

  从2011年的《甄嬛传》开始,孙俪就开启了“霸气娘娘”模式,扮演的角色从小白兔变成黑化的大女主。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2015年的《芈月传》,一样的模式,观众依然买单。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2016年《那年花开月正圆》,虽然女主没有黑化,但依旧是从小人物变成家族核心的历程。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这种“爽文模式”过去几年成了孙俪的电视剧标配(《辣妈正传》除外),但这次《安家》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女主房似锦一开始就是空降店长,整顿这家店的业务生态。

  这家店情况如何?

  几个员工里,年纪较大的是老油条,出去见客户也不报备;唯一的女员工几年都开不了一单,靠底薪活;还有员工总是做不出去业绩,用女主的话说:

抓不到客户的痛点。

  然后,为了把那套“跑道房”卖出去,女主直接撬了同事的单子,同事直言“吃相太差”。

  专业的中介觉得,这种现象不太可能,因为卖房绝不是一个业务员的事。

  但“撬单”这种现象,在现实职场里不能不说司空见惯。只要你是在职场打拼的人,肯定什么魑魅魍魉都见过了。

  吃相的确是难看,编剧倒不以为然:“我就很好奇,你们为何一定要角色讨喜?她又不是人民币,你们也不是为了讨好其他人而活着吧?房似锦压根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又不给她钱,她只对给她发钱的人笑,你们没发现吗?”

  一开始我也纳闷,很会挑剧本的孙俪为何会接下这个“不讨喜”的角色。

  多看几集才发现,这角色又牵扯出了“原生家庭”的故事。女主的母亲奇葩程度令人发指。

  电视剧里原生家庭女儿的典型代表有《欢乐颂》的樊胜美,《都挺好》的苏明玉。

  但如果把《安家》的房似锦拿来对比,房似锦的惨,真的甩樊胜美100个苏明玉。 在此就不剧透了。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编剧六六也说,跟孙俪是第一次合作,合作完明白,头部演员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她很尊重专有技术人员,她看到剧本有疑问时,不是质疑或让我改修,而是问我这个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怎么来的?我知道这个人物有原型,但她没有接触过,她甚至还问这个女主是什么星座的。我觉得她的准备工作特别细腻!竟然要算角色的星座性格!”

  你也许觉得电视剧里房似锦母亲过分的程度夸张了,但事实上,现实中,比她更夸张的原生家庭的母亲比比皆是。

  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活在幸福的氛围里,很幸运,体会不到原生家庭的苦恼。

  孙俪肯接这个角色,势必就是瞄准了角色难度。其实编剧一开始不太放心,但看了几集,忧虑烟消云散。娘娘还是娘娘。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剧中其他角色,其实更贴近生化。比如朱闪闪。

  作为一个员工,她两年没开单,没业绩,拿底薪混日子,竟然还在公司里,每天对着镜子涂口红,新店长来了,她觉得自己没客户理所当然,让她发传单她还一脸不情愿。

  这种员工真实存在吗?当然。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我前公司就遇到过这种业务能力负数的员工,倒不是说“存在即合理”,这种员工能留下去,要么是做领导的小跟班,跟领导关系好(没准还能提名优秀员工,其他人不服憋着);要么就是剧中所说,“她只是一枚开心果”。

  朱闪闪说,唯一的追求就是有事做,累不着玩的着。

  这种“美好的梦想”似乎是很多上班族的追求,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追求,估计那公司都要玩完。

  公司容忍她,某种程度也是对她个人职业生涯的不负责,除非她不愁钱不愁嫁。混吃等死,最后“老大徒伤悲”的肯定是她本人。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如果仔细看这部剧,剧中这家门店的五个员工,分别代表了几种社会上典型的“社畜”。而且没有一种是值得鼓励的生存模式。

  如果没有女主这种魔头级别的领导去砥砺,他们的未来可能,哦不,可能他们没有未来了。

  魔鬼式领导并不是坏事,尤其像房似锦这样业务能力一打十的超级精英。如果一个团队具备这样一个“鲶鱼效应”的领导,我相信这个团队一定欣欣向荣。

  写在文末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去年这个时候,《都挺好》在热播,一样是现象级的话题剧,一样有买房和原生家庭的元素。

  不是编剧们没东西可写了,而是这些元素,始终是围绕在普罗大众身边最“血淋淋”的事实。

  就像编剧六六所说的: “最好的表达就是真实!艺术的来源是生活,但我从来不觉得艺术高于生活,生活本身的故事比艺术精彩得多。”

  总裁剧让我们有幻想,现实剧就把我们拉回残酷的现实。残酷归残酷,我们还是要面对。

  

从《蜗居》到《安家》,最难说清的中国房事,戳中多少人的心声

  疫情持续到现在,很多行业被疫情杀得片甲不留,很多门店都快撑不住了。再难也要撑下去,就算没有疫情,这个社会也是优胜劣汰的。

  买房也好,职场也好,电视剧只是生活的缩影,你的生活也许比电视剧更“刺激”。

  有时候现实的难度跟游戏有的一拼,游戏里没那么多捷径,想做王者,就练手法吧。用游戏的话说:菜,是原罪。

  现实生活也是一样,想要更好的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实打实去努力。千万别学朱闪闪,如果你还自认为是一个职场人的话。

  正能量暖心文章随笔集,有鼓励、有鞭挞、有耳光,用最真实的真挚的方式为你剖析职场和社会的艰辛和冷暖。用30几年的人生攀爬经历指导迷茫中的你。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没有人能够替你的人生负责,不要指望上天的恩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