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神圣之火"——浅议冯·博克陆军元帅的军事成就「原创首发」

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陆军元帅,1880年12月3日出生于奥得河畔科斯琴,那是一个风光优美但无人问津的小城。冯·博克的父亲因为参战普鲁士的一系列战争,并立下众多战功而受到国王的表彰,擢升成为贵族。1897年,17岁的博克正式在德皇的军队中服役,一年之后他毕业于波茨坦军官学校,18岁的博克就成了少尉军官。博克能说会道,口才非凡,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军事天才。从1917年起,博克担任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参谋官,并因表现突出而获得了德意志最高战争勋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冯·博克先后了担任师、军两级的参谋长暨营、团主官。1929年,博克就任第1骑兵师师长,同时晋升为少将;1931年晋升为中将;1935年担任第3集团军司令,军衔晋升为上将。博克对装甲兵闪击战法的了解和领悟,在当时德国高级将领中是首屈一指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刻板地坚守着普鲁士传统的人。1938年,博克晋升为一级上将。

1939年3月,冯·博克指挥着德国第8集团军进占了奥地利;然后调任为第2集团军司令,奉命率部进占捷克苏台德地区。9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博克是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他指挥所部与南方集团军群在图霍拉荒原、维斯瓦河与布祖拉河之间等合围了波军主力,迫使波军全部缴械投降。10月份起,博克担任着B集团军群司令。

1940年5月10日,冯·博克指挥的B集团军群侵入荷兰,五天内就迫使荷兰国王投降;然后他继续挥师进攻比利时,很快突破斯德尔海河防线,并最终迫使比利时国王投降;博克指挥部队乘胜向法国推进,一举突破了法军的塞纳河防线,迫使维西政府于6月18日投降。7月19日,博克因为战功卓著而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这是一个德国军人能够获得的最高军衔。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冯·博克陆军元帅指挥着最重要的中央集团军群,他的部队先后攻占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斯摩陵克等战略要地,几乎每一仗都是一次歼灭战,消灭苏军不少于100万。

但在继续进攻莫斯科问题上,博克和希特勒发生激烈争吵,在飞机上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为他日后的被解职留下了伏笔。博克坚持认为坚守现有阵地,等待俄罗斯的严冬过去,他还反对转兵南方,去发起基辅战役。

但当希特勒一意孤行取得了基辅会战和维济亚玛、布良斯克会战等的胜利之后,在其他将领认为应暂停进攻莫斯科休整补充,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时再用兵时,博克陆军元帅则认为胜利就在眼前,坚持继续进攻,他准备乘第一辆装甲车冲进莫斯科去。不过,博克显然错估了形势,由于众所周知的诸如天气、苏军力量过于强大等等因素,12月,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惨遭失败。博克陆军元帅的手下让他把责任推给希特勒再发动兵变,怀着对希特勒的无限忠诚,博克拒绝这么做。

因为苏联强大的预备兵力正在不断地投入,而东线的德军已精疲力尽,缺衣少药,陷入了绝境。明知不暂停对莫斯科的进攻转入防御,对德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博克却不敢去与固执而蛮横的希特勒据理力争,他选择了明哲保身的“称病辞职”。12月底,他的辞职被希特勒批准,博克被解除了兵权。

1942年1月,赖谢瑙元帅病故,病愈的博克短暂地接任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在哈尔科夫,博克击败了铁木辛哥的几十万苏联红军,大获全胜。接着,他又指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他指挥的B集团军群在顿河流域粉碎了红军的抵抗,进抵到沃罗涅什。但因为反对同时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目标以及“过于谨慎,没有挥师顿河河曲”等原因而被希特勒再次解职,博克告老还乡再未获启用。

非常遗憾的是,事实证明博克的考量是无不道理的,而希特勒再次犯错了!如果当时德国将进攻高加索的兵力用于斯大林格勒方向,真不知道战争会是什么样子?

据说冯·博克元帅的倔强性格是使他失宠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资历老,他的部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费迪”,曼施坦因是他的门生,古德里安、霍特等名将也都曾是他的部下。但博克元帅对他认为不正确的东西,总是直言不讳,不留情面。譬如,一次他曾发现古德里安的部队战车上覆盖着鲜花,就严厉地批评过古德里安。因为博克元帅代表着德国陆军的传统,又比较梗直,对于要树立自己绝对权威的希特勒来说,这类人不是他所喜欢的。军中为博克说话的人也不多。所以,此后博克元帅只是在最高统帅部挂了一个虚职再也未能获重用,直到1945年5月5日,他死于英国空军的空袭。

博克元被赞誉为“奥得河畔科斯琴(他的家乡)的神圣之火”,他在军事指挥上确实很有造诣的,对比一下曼施坦因元帅、隆美尔元帅在战争中所犯下的错误,作为一个元帅,冯·博克元帅指挥了至少七次大型战役,消灭敌人二百万以上。关键是他的指挥中几乎没有什么错误!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第一, 冯·博克的成功是历史的选择

是不是二战初期的战役,不管由谁来指挥,纳粹德国都一样会取得胜利的观点?

在非洲谁来指挥都一样会取胜。因为当时“德军有不可战胜的神话”,英国军队经历了N次惨败,见到德军出现在非洲,已经是魂不附体,所以隆美尔初期的成功换谁都一样。所以说历史就是历史,非洲选择了隆美尔我们就得承认这个事实,以事实为基础。同样中央集团军群选择了博克,那就是冯·博克。

第二,冯·博克元帅的对手

我记得很清楚的在明斯克和博克交手的有大名鼎鼎的叶廖缅科,被他打得一败涂地;铁木辛哥元帅的主力部队在斯摩陵克等地被博克所部包围消灭了;在基辅,布琼尼元帅的军队被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联合消灭。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虽然战死,但我认为他是红军中仅次于朱可夫的一个老练成熟的指挥员。布琼尼元帅确实是一个落伍老派的一战时指挥官,但其他人不是,真正在基辅决策的是斯大林,具体指挥的则基尔波诺斯上将。当然对手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尽管博克输给了他)!布琼尼元帅、叶廖缅科、库兹涅佐夫、铁木辛哥元帅等人都在博克面前一败再败。其中还有一大批的军长、师长后来被提拔的后起之秀,也有着惨败给博克元帅的经历。

第三,附带说一下:隆美尔元帅的责任感

①在这么重大的战役(诺曼底登陆战)中,指挥官不在指挥部指挥的情况真的是少之又少,而隆美尔却不只一两回,都是为私事。特别在非洲那次,他的病本来根本不需要到德国去治疗,为了赌气还是怎么,他再一次在战斗开始后不在指挥所。最后在突尼斯抛弃了他的非洲军这一点还不如保卢斯。

(特别说明:隆美尔离开非洲时是非常尴尬的身份。确实希特勒曾经解除了他的职务,但隆美尔并不打算离开。随后他被罗马正式任命为“非洲集团军司令”。但是凯塞林元帅、阿尔尼姆大将和意大利最高统帅部无人理睬这一任命。隆美尔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再次以回国养病为名离开非洲。

②我个人对“隆美尔现象”的浅薄看法,隆美尔在战争中的火爆,是第三帝国宣传的需要,以及他在非洲军事上的成功;战后的火爆,则可以部分地归功于他的参谋长担任了西德的高官,以及西方世界抬高非洲战区地位,贬低苏联作用以及“冷战”的需要。

【职务简介】

  1920年5月16日-1920年10月1日第三军区参谋长

  1920年10月1日-1924年4月1日第3师参谋长

  1924年4月1日-1926年2月1日第4步兵团第2营营长

  1926年6月1日-1929年11月1日第4步兵团团长

  1929年12月1日-1931年10月1日第1骑兵师师长

  1931年10月1日-1935年4月1日第二军区司令兼第2师师长

  1935年10月15日-1938年2月4日第三集群司令

  1938年2月4日-1938年11月10日第3集团军司令

  1938年11月10日-1939年8月26日第1集团军司令

  1939年8月26日-1939年10月10日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939年10月10日-1941年6月22日B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1年6月22日-1941年12月19日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2年1月17日-1942年7月9日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2年7月9日-1942年7月15日B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2年7月15日退出现役

  【军衔晋升】

  中尉:1908年9月10日

  上尉:1912年3月22日

  少校:1916年12月30日

  中校:1920年12月18日

  上校:1925年5月1日

  少将:1929年2月1日

  中将:1931年2月1日

  步兵上将:1935年3月1日

  大将:1938年3月15日

  元帅:1940年7月19日

  【荣誉表彰】

  骑士铁十字勋章:1939年9月30日获颁

  蓝马克斯勋章:1918年4月1日获颁

  普鲁士冯·霍亨佐伦皇家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6年10月25日获颁

  1914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18日获颁

  1914一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10月30日获颁

  1939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9月22日获颁

  1939一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9月22日获颁

  普鲁士四级王冠勋章:1911年9月13日获颁

  霍亨佐伦三级王冠佩剑荣誉十字勋章:1914年获颁

  奥匈帝国三级战功十字勋章:1915年6月24日获颁

  奥匈帝国三级铁冠勋章:1917年2月9日获颁

  梅克伦堡二级佩剑战功十字勋章:1917年8月3日获颁

  符腾堡王冠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1月25日获颁

  巴登雄狮一级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1月10日获颁

  布莱梅汉萨同盟十字章:1918年1月30日获颁

  1918黑色战伤勋章

  普鲁士荣誉服役十字章:1920年3月获颁

  前线战斗荣誉十字勋章:1934年12月14日获颁

  国防军一级荣誉服役奖章:1936年10月2日获颁

  国防军二级荣誉服役奖章:1936年10月2日获颁

  国防军三级荣誉服役奖章:1936年10月2日获颁

  国防军四级荣誉服役奖章:1936年10月2日获颁

  合并奥地利纪念章:1938年11月21日获颁

  南斯拉夫一级王冠勋章:1939年6月1日获颁

  合并苏台德区纪念章

  国防军一级橡叶荣誉服役奖章:1939年9月12日获颁

  意大利王冠大十字勋章:1940年8月27日获颁

  东线冬季作战奖章

  罗马尼亚三级米哈伊尔勇敢勋章:1942年7月29日获颁

  罗马尼亚二级米哈伊尔勇敢勋章:1942年7月29日获颁

  罗马尼亚一级米哈伊尔勇敢勋章:1942年9月1日获颁

  匈牙利佩剑战功大十字勋章:1942年11月27日获颁

  国防军公报嘉奖:1941年8月7日,9月19日,10月18日。1942年5月3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