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秦会亡于“二世”,与赵高的“指鹿为马”有关系吗?

大马哈鱼12


我是喜欢诗词历史的@晴空莽莽,我来回答:秦朝亡于二世胡亥有多方面因素存在,“指鹿为马”事件只是上演赵高权势滔天的小插曲之一。

秦王朝的覆灭导火索

公子扶苏轻生自尽。史料记载扶苏是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中最为贤能之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有储君之风范,因为焚书坑儒事件与始皇帝意见不合,被派往北边同蒙恬一同戍边历练。

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在始皇帝病重暴毙之时皆不在场,赵高同李斯合谋立胡亥为二世,并且伪造遗诏扶苏蒙恬自裁。公子扶苏生性仁慈甚至软弱,愚忠愚孝,当即自杀。

宋代苏过《思子台赋》“昔秦之亡也,祸始于扶苏。眇斯、高之羸豕兮。视其君犹乳虎。曾纩息之未定兮,乃敢探其穴而啖其雏。”

秦二世胡亥作茧自缚

得益于赵高李斯的扶持,二世胡亥得以继位,终日沉迷享乐。秦朝开始用重刑酷吏,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赋税沉重频繁徭役,百姓疾苦人人自危。朝堂之上因为赵高排除异己,处处诽谤忠臣,二世诛杀统兵大将蒙氏兄弟,自毁长城,使得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军心涣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无才无德,宦官权势滔天,朝野一片黑暗,百姓疾苦无人理会,民怨沸腾之下纷纷揭竿而起,秦王朝统治岌岌可危!

赵高“指鹿为马”小插曲

李斯起先与赵高合谋,后来被陷害,临死前切身体会到秦王朝命不久矣。

“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赵高一介宦官之身,蛊惑二世,在李斯死后顺利当上丞相,决断朝中大小事宜。为满足自己的掌控欲,特意的朝堂之上指鹿为马,群臣摄于赵高的淫威,堂堂帝王迷糊求卜问卦,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天下大势

起义大军势如破竹,威逼咸阳。赵高密谋弑君篡位,杀害二世,在前去请回子婴登基时被杀身死。西楚霸王项羽大军入咸阳灭秦,屠城,火烧阿房宫。唐代杜牧写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后记

秦亡于二世,主要原因在于公子扶苏早死,赵高把持朝政权倾天下,排除异己,残害百姓,一首推动了秦王朝的覆灭,开启乱世。“指鹿为马”只是这过程中的小插曲。

假使公子扶苏未死,以之贤能登基为帝,定然不容赵高乱世,仁德广布于世,外有大将蒙氏兄弟、王翦等人守土卫疆,盛世可期,秦王朝又怎会二世而亡呢!


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见解,谢谢!


晴空莽莽


我字多,看我!就算没有赵高也会有李高、张高,并且秦国的灭亡是多个原因造成的,每一条都比“指鹿为马”严重!

以秦国当时的情况来看,赵高的指鹿为马并不是秦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个故事是反映了当时秦国朝廷上下的不一心和一些官员的丑恶嘴脸,为了攀上赵高这颗大树甚至违背自己的良心,可见朝廷内部官员的腐败,也看出赵高专权的肆意妄为。

为何说赵高的指鹿为马不是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因为当时的秦王朝已经积弊太深,赵高的指鹿为马跟这些弊端相比,就如同小巫见大巫一般,那么具体有哪些方面呢?

不近人情的法治

陈胜吴广本是被押往长城的罪犯,但是因为大雨的原因并不能准时到达,按照秦国当时的法律来看,罪犯理应被全部处决,最终陈胜吴广起兵抗争。

大雨是天灾所致不是准时到达很正常,因为这属于不可抗力并非人为,但是陈胜吴广却因此起兵抗争,可见并非是他们二人太过“玻璃心”而是最终一定会死为何不拼死一搏?

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大几率就是被平定然后被处决,在历史上无论哪次百姓抗争都是在走投无论的情况下造成的,而陈胜吴广仅仅因为下雨不能如期到达而开始抗争,可见当时秦国的法律何等的不近人情,就算有天灾人祸只要触碰了法律的底线,那么就一定要受到惩罚。

由此得知法治虽然可以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就强大起来,但是代价也是颇大,并且统治者在统一天下后并没有重视这些矛盾,所以矛盾不断激化,秦国自然难以长存。

武将为官武力执法

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可以说是七雄之最,但是秦国在统一天下后就不得不面临一个情况,就是疆域扩大而官员数量不够,这一点在后世元朝也得以体现,最终的结果就是以武将为官镇守其他地方。

自古文武分两家,文官治国,武将打天下,而秦国因为缺少官员就让武将来管理一个地方,而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的将军实在是少数,而武将自然是不懂得该怎么执法再加上秦国统一天下自然蔑视其他国家人民,所以武力执法的事情时常有之。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我们依旧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因为他们二人的起义算是为后来的起义拉开了帷幕并且象征着秦国已经开始走向灭亡,这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的记载,各地的百姓纷纷处决当地官吏来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号召,并且就算有秦国官吏想要投降但是依旧得不到原谅,可见当时百姓对于秦国官吏是何等恨之入骨。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秦国的灭亡已是必然,百姓自古都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而在秦国统治下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并且朝廷内部对此不闻不问只顾得内斗,可见秦国的腐败是从上到下的。

徭役过重百姓不堪重负

一个国家在吞并另一个国家后都是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这不仅仅是为了扩充军队同时还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尚且如此那秦统一六国更应该如此,但是秦始皇却并没有如此做。

在秦统一之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就开始外出巡游,这是非常消耗钱财和人力的,具体可参考乾隆就因多次下江南而导致国家国库空虚。秦始皇外出的消耗最后自然是由百姓承包,并且因为匈奴和百越,前前后后共调动八十万大军,这其中的军费明面上是秦始皇出,但最后还是百姓买单。

这种种原因自然使国家难以快速运转起来,但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自然要加重百姓的徭役,而一个国家灭亡的前提几乎都是由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反抗统治者所造成的。

政治腐败宦官当权

这一点从赵高指鹿为马中就能看出一二,多数官员为了可以荣华富贵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良心将鹿指为马,可见这些平时这些受人尊敬的官员已经没有了当初做官的初心,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机器以百姓为基础的话,那么这些官员就相当于核心,但是现在核心都已经败坏了,国家这个机器自然难以运转。

结语

从这些原因中可以看出赵高的指鹿为马只是反映了朝廷内部腐败,除朝廷内部之外秦国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大多还是从前朝遗留下来的,如果继位者对此进行改革或许还有补救的办法,但是无奈秦二世胡亥本就是赵高的傀儡,最终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致使秦国仅两世就走向灭亡。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秦国的灭亡虽然跟赵高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跟赵高的指鹿为马实则并无太大关联。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就是您对文青创作内容的最大认可,谢谢。


文青聊史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这个问题让我来!

实际上,秦王朝的覆灭绝不是一个快速的“暴毙”,其本身依旧符合中国古代集权王朝的生命周期规律,是一个老迈王朝的寿终正寝。对这个问题大家可能有个误区:
秦还真不是“二世而亡”。秦前前后后有着6百多年历史,不算短命国家,只是秦国极速扩张的极盛只持续了十几年,然后随之灭亡连本都没剩而已。

秦在灭六国、之后,几乎在基本制度、治国理念上都没什么变化,流通文字和货币、“度量衡‘等也都基于秦地,甚至国号、国家机器和皇帝都是同一个。所以不能把秦朝”那小几年从“秦国”历史上分出去单独看。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秦朝的灭亡和赵高的指鹿为马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鹿为马的故事:

指鹿为马的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当时的赵高已经当上了丞相并且朝中大小事都有他做主,这个权利是皇上自愿赐予的。有一天,他牵了一头鹿走进宫殿说:“启禀圣上,微臣想把这匹马送给圣上。”这时,群臣和秦二世都看出了这是一头鹿,这时,赵高想让群臣发表意见,群臣中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说这是鹿,另一部分说这是马,说这是马的人占大多数,明白人当时都看出了这是赵高想看看自己的话算不算数,对这个动物是鹿是马的裁决权到底在谁手上。就算皇上说这是鹿,也可能没有用。但秦二世选择了沉默,最后如何结束书中并没有说,但说这是鹿的大臣都被迫害了。

这个故事可以直接反映出赵高在宣示自己的权力,通过这个事件,大部分大臣当然都选择了服从赵高,告诉了大臣们谁才是真正的权力拥有者。秦二世继续花天酒地,不问政务。

而秦二世胡亥的这种状态有人曾说明过。

李开元教授曾经提到,正因为目睹了他父亲嬴政征服六国过程中大量的杀戮和残忍,造成了年幼的胡亥一种极其强烈的恐惧和依赖心理。他把人生看成白马过隙般的短暂,在有限的生命中,如果不及时行乐,那么很可能就会痛苦地结束。于是一个躲避在赵高巨大身影之下,得过且过的皇帝形象就这样形成了。

那么,秦朝灭亡和指鹿为马有什么关系呢,上述的事件,只是赵高对皇上和大臣的一种试探,宣告自己的权力,然而秦朝灭亡与此联系不大。秦二世昏庸也不是拜他所赐。纵观历史,秦朝灭亡原因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秦朝用冷冰冰的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虽然有利于实现六国人民一视同仁,但是却在统一之后没有放宽刑罚,依旧实行严刑峻法,这让老百姓难以忍受,陈胜吴广也因此起义。

2、法家思想的效忠基础是权力和暴力,它认为下层对上层的效忠是基于上层的“势”,上层基于“势”再用“术”和“法”加以统治,就可以行程稳固的上下关系。这种基础和后世用儒家思想在思想根子上实现的忠君爱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严刑峻法的压迫和没有形成效忠惯性的情况下,再加上两代君王都不是安定之君,最终造成了二世而亡。

3、秦始皇本身的原因也很突出,他很多行为是为了江山巩固和天下一统,这没问题,但是他在天下初定的情况下,就搞各种大工程,北筑长城、南征百越、修驰道、兴巡游,还大兴土木,这违背了当时求安定的民心,所以滥用民力也是一大原因。


仰望历史长河,寻觅一份纯净。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历史长河缓缓淌


我是情义无价,分享问题看法。

序言:

秦朝,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王朝,第一个实现了全国各民族的大一统。秦朝的快速灭亡,如果追究责任的话,赵高是首恶。

一、沙丘之变,秦朝走向灭亡时转折点。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死在了沙丘,召集跟随的宰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安排后事,遗嘱让公子扶苏接班。没成想,赵高与李斯、世子胡亥密谋,不但篡改了遗诏,还假诏赐死了扶苏,并逮捕了与扶苏一起戍边的大将蒙恬。

沙丘之变,本来可以避免。李斯是这里面的关键人物,他当时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被赵高蛊惑,赵高和胡亥是玩不了更改秦始皇遗诏的事情。自然,秦朝也就是另一个结果。

胡亥成功登基当了皇帝,重用本来就是他老师的赵高。赵高从小照顾胡亥,教他知识,照顾他的生活,深得胡亥信任。这次,胡亥在他的帮助下当了皇帝,因皇位来路不正而极度心虚,更加地依赖赵高。

二、残杀皇亲、大臣,扫除专权障碍。

胡亥,原本是秦始皇的幼子。自幼母亲死的早,秦始皇对他格外溺爱,养成了一个癫狂自大、贪图享受的性格。他当皇帝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根本就没有治理国家的思想意识和责任观念。所以,为了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玩,就尽可能地把权力放给了赵高,做到了言听计从。

赵高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为了进一步扩大、巩固自己的势力,达到专权的目的。借助胡亥的心虚心理作用,忽悠胡亥铲除皇权威胁,在胡亥授意下,杀害了胡亥的十几个兄弟姐妹,又趁势对意见不一致的蒙恬、蒙毅等政治对手进行了清除。

与此同时,帮助胡亥上位的李斯,也未能逃过算计,在赵高的阴谋一下,被满门抄斩。这样,赵高在朝堂之上,真正做到了一手遮天,没有了任何阻挡。同时,他也把自己的亲信安排到了一些关键岗位,控制了胡亥获得外部信息的渠道。

李斯的死,对赵高来说,等于是为他日后谋朝篡位,消灭了最后一个阻碍。

三、指鹿为马,赵高公开侮辱胡亥智商。

胡亥本来就是一个不无学术的公子哥,当皇帝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无穷贪欲。他登基以后,也学着秦始皇到处巡游,图虚名。

只是,秦始皇是真正的办事,督查各地政务。胡亥却是四处游山玩水,大耍威风,耗费国力,劳民伤财。本来,秦朝严重的徭役赋税,让老百姓的生存已极度艰难。胡亥为了自己的骄奢淫欲,无度浪费,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税负,逐渐把老百姓逼上了造反的绝路。

指鹿为马,是赵高玩弄权术、威慑群臣的一个手段,也是把胡亥当作一个废物的策略,目的就是让百官惧怕自己,让胡亥丧失自我,为自己篡位夺权铺路

不久,赵高杀死了胡亥,扶子婴当傀儡皇帝,意图来个禅让,未想到反被子婴杀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秦朝的统治,也在洪大的农民起义下迅速覆灭。

由此可见,一个皇帝,自己不管朝政,把权力交给别人当家做主,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别人怎么可能会为你负责。

俗语说,自己的老婆自己不疼,让别人疼,那还是自己的老婆吗?自然,老婆就会变成别人的,家也就败了。

结语:

指鹿为马,在痛斥赵高专权、贪婪的罪恶之时,也反应了胡亥的愚蠢、无能,更表达了他们没有国家责任的丑恶本性。这样的统治,不灭亡,天都不会答应。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个朝代或者一个企业,接班人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秦朝的快速灭亡,秦始皇自己没有做好接班人培养,也是存在失职的。

作为现代人,学习历史,就应该吸取教训,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企业,需要智慧,更需要责任心。

情义无价,真诚分享。欢迎关注点评,感谢有您。


情义无价品历史


为什么秦朝会被称之为大秦帝国。在秦朝之前是经历了四百余年的战乱时期,时政是极为混乱。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诸侯并立期间的讨伐,战争多得数不胜数,而经历了四百余年的乱世在最后被秦国所终结,而且在始皇帝嬴政建立统一天下之后也废除了分封制,开启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而秦朝也被后人们称之为大秦帝国,不过较为可惜的是它仅经历了二世便直接灭亡。

那为何秦国会如此快的灭国,其实只要结合当时的时政我们便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以下三个原因就是笔者所作出的总结。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秦国虽然一统天下,但是他对其余六国的百姓时常压迫民不聊生。秦始皇嬴政他的功绩无人能敌,除去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他还把天下的文字所进行统一,然后修建车道,统一衡量单位,而秦始皇所做的这些无疑都是中原政权民族发展的一大跨步,但是他除了有这些利于民族发展的政绩之外,也有着十分残暴的一面。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六国之后便一味的追求长生,还有大兴土木彰显自己的政绩,为了长生不老他派人去四处求得长生药,然后又因为有人散布谣言说他时日不多,导致直接坑杀和他谣言有关的一些方士,导致天下儒生对秦始皇极为反感,然后他又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宫殿还有之后的陵墓,直接奴役六国百姓让他们当做奴隶为他修建行宫,其中的残暴手段让当时刚结束战乱的六国百姓民不聊生,对秦始皇也有着极大的怨言。

第二个原因就是秦朝内部的权力失去制衡,导致朝政不稳。秦始皇死后秦朝上演了假传遗诏的事情,公子扶苏直接被逼死,胡亥作为二世皇帝登基称帝,当时在朝政之上文官势力,宦官势力,还有武将势力一直互相制衡的局面直接被打破,支持扶苏的蒙氏家族也就是武将势力直接被尽数坑杀,而以李斯为代表的文官势力也在不久之后被赵高陷害,而从此时开始就是宦官赵高执政的局面,让很多士族都极为不满。

第三个原因就是胡亥即位之后与秦始皇的残暴相比,有之过而无不及。作为二世皇帝胡亥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秦始皇所有的缺点,而他的优点却一点都没有继承,当时的丞相李斯提议到如今的天下刚刚结束战乱应该休养生息而不应大兴土木奴役百姓,但是当时的胡亥却一直秉持着自己父亲的遗志想要把行宫修建起来,而且他为了快速的完工直接大量的奴役百姓,如果有违背者当场斩杀,这让当时的六国百姓们都纷纷避难,之后没有什么办法才选择揭竿起义反对暴政。

所以结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秦国之所以只经历了二世而亡也不是全无道理,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虽然他的手段也极为残暴,不过是他横扫六国建立的秦朝,当时六国的百姓都威慑于他的手段,对于大兴土木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到了胡亥的时候他们自然少了许多恐惧,这时的胡亥应该听取李斯的建议停止修建行宫休养生息,但是他却一心想要完成父亲的遗志,而且更是变本加厉,听从宦官赵高的建议导致天下百姓怨言更加深重,最后迎来的是天下百姓的反对。

其实如果我们细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原因都离不开赵高这个人,这和嬴政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当时的赵高已经犯下了必死之罪,不过嬴政对于赵高还是偏为喜爱最终选择了留下他,可是秦始皇却未曾想过赵高在他活着的时候不敢有太多想法,但是在他死后赵高居然敢直接篡改遗诏,然后把处于灭亡边缘的秦国直接推入了被灭国的深渊,如果秦始皇知道最后的结局,当时一定会很后悔留下赵高吧。


飞哥说史


秦亡于二世,与赵高的指鹿为马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秦亡于二世,是秦国政体所致,赵高等人只是加速了这种灭亡。秦起家于商鞅变法,商鞅之法适合是将国家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所以始皇帝能奋六世之余烈,终灭六国完成天下一统。但是天下一统后,始皇帝并未让天下臣民修养生息,而是北却匈奴,南并百越,中修长城与阿房宫,造成天下苦秦久矣。始皇帝雄才大略,想要在其一世完成天下完定,终将黎民百姓拖入水深火热之中,另外两个相似的皇帝一个是汉武帝,一个是隋炀帝,都是好大喜功,造成百姓无法生存。所为官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百姓无法生存之时便是他们反抗之日,所以才有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万民皆云从响应,吹响了覆秦的号角。二世和赵高无法观察到帝国的根本变化,只是愚昧的执行秦始皇的政策,导致秦国越来越乱。

如若秦二世可以像刘邦一下执行黄老之道,垂拱而治使百姓修养生息,我相信赵高就是指鹿为蛇都不会导致秦朝的灭亡。

赵高如若能执行始皇帝的遗诏,让扶苏即位,那秦朝真有可能像后续王朝一样延续百年以上。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只能接受,从始皇帝死后来看真为始皇帝惋惜,一代天骄,最后落得个与死鱼为伍,披荆斩棘创立的秦帝国在他死后戛然而止。尤如一到流星从天空划过,让人伫立良久。


摸黑的人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跟赵高有直接的关系吗?

我认为,秦朝灭亡有客观必然的原因,就算没有赵高也一定会灭亡。有了赵高,只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秦朝建立以后,强枝弱干,秦军的大部分兵力都不在国内,都被派到了边塞。

比如,蒙恬的30万大军一直在北方警惕和抵挡匈奴,南方则派遣了50万大军进攻百越。

如此一来,秦军的主力基本上都在咸阳之外,这就导致陈胜吴广起义以后,秦朝根本就没有主力部队去进行镇压,非常的被动。

最后只能靠着章邯把咸阳附近工地上的役夫集合起来,并释放了一批罪犯,才能勉强抵抗起义军。

但随着章邯的战败,这批秦军的主力全军覆没后,秦朝就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可以说,在军事管理上,秦始皇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第二点,秦灭六国以后,天下已定,和平来临,但秦始皇并没有及时调整国家的治理政策,仍然以秦国军事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没有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他继续以严刑峻法和苛捐杂税的暴政对待六国,比如,在北方攻打匈奴,在南方攻打百越的同时,秦始皇同时进行大规模基建,修建阿房宫、修建骊山陵墓、修建长城、修建四通八达的高速道路等。

全国的男子都被征集为民工,去全国的工地服役,这种政策,使得整个国家都受不了,必然会暴动。

第三,秦朝的法律严峻残酷无比,按理说,时代变了,法律也要跟着变,但秦朝法律却非常僵化,丝毫没有弹性。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起义,都是因为秦朝的法律太严苛,只要迟到,不管任何原因都要被斩首。这种严刑峻法,把老百姓逼上绝路,不反都不行!

第四,秦始皇虽然是一代雄主,但他在确定接班人的问题上,不清晰,不果断,不确定,这就让秦二世胡亥有机可乘。

最终,胡亥联合赵高和李斯,用以一份假诏书逼太子扶苏自杀。

如果秦始皇能够尽早的把继承人确定下来,并且给予绝对的信任,扶苏就绝对不会被派往北方去做监军,只要扶苏在咸阳,秦朝的政权过度就会平稳,也就可以避免后面的种种乱局。

所以,秦朝的灭亡是由秦始皇的政策所决定的,有没有赵高的存在,秦朝都会灭亡。

赵高只是在那个时间做了那件事,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而已。




熊爸爸讲历史


如果没有赵高这个人,秦朝也长不了,只是应该不会亡那么快,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苛政是秦国夭亡的主因。秦国自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兴于“以法治国”,通过严刑峻法,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通过几代国君励精图治,终于灭掉六国,完成一统。而法家治国方略在完成一统后,出现种种问题,显得不合时宜。严苛的法律,在战时可以提高社会体系运转效率,和平时期却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民怨沸腾。陈胜吴广起义缘由是“失期当斩”,即便没有赵高,可以设想法家这套治国理念早晚会把秦国推向深渊。

二、赵高乱政加速秦朝灭亡。赵高是典型阴谋家,通过假传遗诏,逼死公子扶苏和手握重兵的将军蒙恬,借胡亥之手在朝廷为非作歹,清除异己,导致秦国人才损失殆尽。后期起义势力起来了,武将只有章邯可用。

三、胡亥暴政胜过始皇帝。胡亥也是赵高一手培养起来的暴君,对胡亥的人格养成影响深重。胡亥不顾百姓死活,继续强征民力,严刑峻法戕害民众,终于让底层民众尤其是被武力征服但并未心服的六国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而起。

由此可见,秦国不长久是其治国方略与时代变化格格不入所致,赵高的乱政加速了灭亡进程。


狂飙的单车


秦朝历经二世而亡与秦朝巨奸赵高的“指鹿为马”有着重大的关系,正是赵高的专权乱政、指鹿为马残害忠臣、欺君罔上、最后还犯上弑君,最终导致秦朝仅历经二世就身死国灭,落得遗臭万年。


小龙女5505


与赵高没有多大关系,即使没有赵高的“指鹿为马”,秦国也会在秦二世灭亡。原因很简单:秦二世胡亥生性残暴,又好大喜功,对忠臣谏言仍不听从,反而动不动就将其杀害。对姐妹兄弟更是心狠手辣,要么车裂死,要么斩首死,手段极其残忍。

胡亥残杀兄弟姐妹,随意诛杀大臣,对忠臣进言不听众,自已又贫图享乐,好大喜功。这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秦国必定灭亡的结果,而赵高则是在这基础上顺水推舟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而已。跟“指鹿为马”关系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