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相思》是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第二集,讲述了嘉定名士王初桐和发小六娘两小无猜、红豆定情结果却不尽人意的爱情故事。 影片片长只有10分钟,但是短小精悍,蕴含着浓浓的中国风,收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观看超过5000万次,豆瓣评分8.3.连编剧都觉得意外,本是业余之作,没想过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编剧李夏恩是青年历史学家,对于是史实非常考究,动画以为纯手绘动画基础,在意境上也颇具中国特色,与故事背景相得益彰。

《相思》本是王维的一首离别是诗,诗中以红豆寄托相思。短片以红豆为线索,用倒叙的手法,从中年王初桐的回忆展开,讲述一段寒门书生和名门千金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

在看这部短片的时候,首先会注意到它画面意境,其次才是它的故事。因为时常的缘故,短片的每一分钟都要恰到好处,所以导演必须巧妙的利用每一个细节、空间,比如梨(离)、伞(散)、断丝(断思)等等,暗示剧情走向。

影片里几乎没有多余的物件出现。在短短的10分钟内,将人物和故事达到高度的融合与统一。

动画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也正好对应王维的诗《相思》,下面来一一解读。

《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01少年相逢:红豆生南国

虽然短片只有十分钟,但画面精致细腻,江南小雨的氤氲,红伞、红豆、小桥构成一幅绝美的江南烟雨水墨画,故事就在这里展开。

幼年桐儿和邻居六娘相识,一天,桐儿在厨房发现一粒红豆,兴冲冲的跑去给六娘家看。六娘不以为意,说只是一颗红豆而已。这时可以看出六娘出身富贵,在这点上,因为时长的原因,没有交代六娘和桐儿相识的原因,也没有交代六娘的家世。只是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六娘家应该是大户人家。

桐儿应该是刚蒙学不久,学着夫子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背诵王维的《相思》。其实桐儿那一颗红豆当然不是王维诗里的红豆,许多观影者在这里就存在质疑,但是,此时的桐儿和六娘还是刚刚开始蒙学的孩子,不一定就分得清此“红豆”非彼“红豆”,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时六娘门前的对联是:传业诗书得真趣,开意花草生远情,以这个细节来点出六娘和桐儿两小无猜的开始。

《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02暗生情愫:春来发几枝

画面由细雨中叶子上的虫子变成剪纸的蝴蝶飞走,转换到六娘和桐儿的少年时光,意指破茧成蝶,长大成人。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六娘,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巧遇已经变成书生模样的童儿。此时两人已不再是年幼的孩童,两人相遇,眉眼间的欢喜不再是孩童之间的笑闹,而是静默的相思。

六娘身边有着严厉的奶娘监管,她稍稍向桐儿的方向望去,便遭到奶娘的严厉制止,而桐儿也只好夹着书卷远远的离去。

两人走出一段距离后,不约而同地回望一眼。这一桢画面就代表着整个短片的基调,寓意两人分开的结局。

这次会面,清晰的呈现了两人难以跨越的阶级鸿沟。六娘是大户千金,言行举止都是大家闺秀的模样。而同样是寒窗苦读,还未赢得仕名的书生。

六娘回到家中,此时门前的对联是:花落为添疏鱼影,柳飞欲伴春燕归,暗指两朦胧的初恋。

《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03别离潇潇:愿君多采撷

此时树上的红豆豆荚已经成熟,露出了鲜红的红豆。这是短片中第二次出现红豆,也正是王维诗中的那种红豆。

红豆代表相思,已长成少女的六娘到了出嫁的年纪。桐儿在锣鼓喧天的鞭炮声中得知了此事,跑到六娘的门前去猛烈的敲门。门缝中隐约看到一抹红色飘过,但是没有人回应。只在从而转身离去的那一瞬间,飘来一声淡淡的叹息。

关于两人对话的的这一幕,虐哭了很多观众。关于这一幕的构思,导演曾问过编剧两人之间是否要有台词。编剧说一个字都不要,只能有一声叹息。

在我看来,这样的设计恰到好处,不管是为了增加两人之间爱情悲剧的氛围还是短片时长的限制。故事背景是贫寒的书生和富家千金相恋,这样的爱情本就是没有结果的。即使六娘开了门,那么桐儿又能对六娘说些什么呢?徒增悲伤罢了。

桐儿在敲门的时候,六娘门前的对联换成了:巧借花容添月色,欲逢良夜度春宵。此时的六娘已嫁作他人妇,桐儿撑着一把红伞去考取功名,只留一抹相思愁。

《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04只余一生叹息:此物最相思

影片一开始便是多年后王初桐站在琳琅满目的首饰摊上,被一只镶嵌着红豆的簪子所吸引,由此引出了他年少时期懵懂的爱恋。

此时的王初桐已经人过中年功成名就,对于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依旧念念不忘。正所谓: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六娘原名陈湘萍,为名门之女,自幼与近邻王初桐青梅竹马。后陈父母嫌王家贫,将六娘许给一富家纨绔子。后来六娘丈夫放浪无检 ,家败,将六娘卖入青楼,后六娘自赎其身,过着独居的生活。

多年后物是人非,王初桐已入仕途,六娘也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少女,两人相遇不胜唏嘘。此时的王初桐已经有了妻子儿女,两人经常谈诗论画,却并未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