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周公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大封天下诸侯

朝歌殷都告破,纣王自焚,姬发命各部剿灭商国残余军事力量,天下初定。

最首要的是如何解决大量的商遗民问题,防止他们暴乱滋事。杀掉还是流放,全部贬为奴隶,还是把他们分散到周人之中,似乎都不合适。

姬发广泛征询大臣的意见,最后认为周公旦的方法最佳——灭国不灭祀,采取安抚政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殷地,称为邶国,相当于特别行政区,给予高度自治权。

为了防止意外,在邶国周围封立了三个诸侯国,分别由姬发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担任国君,意在监督,称为“三监”。千万不要以为是三个太监,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叫法。

武王操劳,突然病故,大好的形势,出现了变数。姬发临终时,传位太子姬诵,托付周公旦辅政。


周公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大封天下诸侯


武庚动起了心思,他想复国,但是在实力方面,商民十分弱小,加上三监环绕,根本没有机会。

然而管叔内心不平衡,按照兄弟次序,姬发老二,他老三,周公旦老四。管叔固执地认为,武王崩,接下来应该自己辅政,坐在都城大殿里教年幼的周成王怎么做人,顺便体会指点江山的滋味。而不是“沦落”到一个小封国,监管商人,位卑权轻,完全没有成就感。

反复琢磨,内心翻腾,干脆造反吧。管叔可能疯了,怂恿三监,联合蔡叔和霍叔也就算了,居然和武庚勾搭上,支持商人复国,等于毫无底线了。你爸你哥费了老大力气,报了家仇,谋取天下,你倒好,直接想把祖辈基业毁于一旦,为了权力和私欲,开始暴走。

三监忌惮王师,希望君臣离心,诸侯猜忌,于是诋毁周公旦,说他对周成王不利,欲夺王位。这个世界上,不管再离谱的话,总有蠢货会相信,慢慢的,一些诸侯对周公产生疑心。

周公立刻给召公奭和姜子牙写信,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带领大军东征,在三年的时间里平定了“三监之乱”。武庚、管叔被诛,蔡叔遭到流放,霍叔被贬为庶民。而后,周公封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宋,将商遗民安置在宋国(今河南商丘附近),便于管控。


周公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大封天下诸侯


东征期间,周公不仅平了三监之乱,还消灭了东方的五十多个方国,瓦解了东夷部落联盟,此后东夷完全融入华夏,周国更加庞大。周公建东都洛邑(今洛阳),制约东方。

周公辅政七年,分封诸侯,制定礼乐,构建了整个周王朝的核心政治体制和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周公很忙,忙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人找他办事,周公正在吃饭,赶紧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前去处理,这个故事叫做“周公吐哺”。

还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也是有公务急于处理,头也来不及洗完,手握湿发便去解决问题。当然了,这肯定是有点夸张,把那口饭咽下去,估计也不会耽误什么事。

周公为了辅佐成王,自己的封地也没去,让儿子伯禽代管。

没有周公的操碌,周初期不可能迅速的稳定下来,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是人臣的典范,历代统治者最推崇的圣人之一。

孔子崇拜周公到了无比痴迷的程度,比现在的脑残粉还厉害,他甚至产生了幻觉,经常梦到周公给自己上课,如果有几天梦不到周公,内心就特别抑郁。


周公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大封天下诸侯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这块土如果过于庞大,周天子一个人也盯不过来,必须找一伙可靠的兄弟,协助他统治国家。

周公旦东征,东夷族基本融入华夏,周王朝的地盘空前辽阔,有现在中国版图的四分之一左右,分封了71个诸侯国,由天子的亲戚和有功之臣管辖。天子直接管控的地方,仅限于京畿一带,即镐京和洛邑周边地区。

诸侯在封国之内,拥有军队,享受税收,政治独立,当然他要对天子履行义务,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为天子守卫疆土,随时听候天子调遣随从作战等等。同理,诸侯在本国内,又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大夫还可以将土地封给士,一级对一级负责。

下面把周朝比较重要的诸侯国罗列出来,大致讲一下它们的由来。

1、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

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建立于西周初期,立国824年,后被秦国所灭。

2、鲁国(前1032年—前249年)

周武王姬发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因为周公太忙,只能让儿子代管,故而伯禽是第一任国君。建立于西周初期,立国784年,后被楚国所灭。

3、宋国(前1114年-前286年)

商遗民的封国,首任国君是纣王的庶兄微子,建立于西周初期,立国829年,后被齐楚魏联手灭国。

4、卫国(前1115年—前209年)

姬发弟弟康叔的封地,建立于西周初期,立国907年,直到秦二世时才真正灭亡。

5、燕国(前1044年-前222年)

姬发弟弟召公奭的封地,建立于西周初期,立国823年,后被秦国所灭。

6、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

太伯后代周章的封地,建立于商代周太王时期,后被越国所灭。

7、越国(前2032年-前222年)

始祖为夏朝姒少康庶子无余,立国1811年,公元前333年伐楚,分裂为诸越,后被秦国所灭。

8、楚国(前11世纪-前223年)

西周初期,熊绎被楚成王封为子爵,在南方建立楚国,后被秦国所灭。

9、秦国(前770年-前222年)

东周初,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赐予岐山以西之地,始建国。公元前222年,秦灭齐,一统天下,中国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10、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

西周初期,周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为唐国国君,后改称晋,立国658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贬为庶民,晋亡。

《吕氏春秋》载:年幼的周成王姬诵与弟弟叔虞玩耍,把地上的梧桐叶子剪成玉圭形状,开玩笑说:“我用这个封你为国君。”叔叔周公旦知道此事后,询问姬诵,姬诵说:“我和弟弟做游戏呢。”周公旦严肃地对周成王道:“天子不能玩游戏,你的每句话都会载入史册,成为天下的法令。”于是叔虞封于唐,后改称晋。


周公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大封天下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