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新一军老兵梁伯滇缅抗战回忆录

  学生队在蓝姆伽驻扎训练期间,我们学兵基本上不能外出。离得最近的一个城市叫做兰溪(音),传说当年玄奘法师来天竺取经时曾到过此地,可惜只有军官们能够在假日去那里走走,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不久,新38师开拔,到位于原始森林的一个战备训练基地,学生队也随之一同迁去。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美军第475兵团第2营的骡马管理人员脱光衣服引导骡马队涉过湍急的河流,以加快赶往八莫的行程。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占领八莫的中国驻印军等待着新的命令。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运送武器弹药的充气橡皮艇,准备渡江。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牵引木筏运送部队,准备渡江。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美军哈维·鲍威尔上尉和罗德·凯恩上尉在渡怒江前线检查包袱和鞍具。

  一路上,仍然是又坐火车又坐船。经过一个多月的国外生活,我们已经有点油了,胆子也大了,火车中途停下加水加煤时,我们也敢于溜下车来在月台上走动。很多当地小贩,围着火车叫卖奶茶、水果和一些奇怪的小吃。我买了一杯奶茶,果然好味!月台上有一群长相特别的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们与一般的印度人不同,身材健壮,皮肤黝黑,穿着有花边的厚皮袍子。有见识广的同学说这是藏族人,是我们的同胞哦!在国外见到同胞非常亲切,我们便主动与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很热情地回应我们。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西藏人。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从密支那南下的军列。

  沿途都有后勤单位,供应还不错。列多是我们这次火车之旅的终点站,比较大,是个重要的军需物品转运站,军队多,物质多。我们到的时候已近傍晚,天下着雨,温度很低,我们又湿又冷又饿,都在发抖。不久就给我们送来了几大桶羊肉煮土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简直是雪里送炭啊!我们狼吞虎咽,个个吃得一嘴油。那是我在印度吃得最香的一顿饭。从此对羊肉留下好印象,不仅不怕膻,越膻越觉得香,还特别爱吃油厚味重的羊尾巴。

  新到的地区十分偏僻,丛林密布,荒无人烟。区队长告诉我们,这里是“中印缅未定界”的地方,地图上叫做列多地区,已经接近野人山,处于前线。

  学生队要自己劈树斩竹,开辟场地拉帐蓬。干这种活儿像我这样在城市长大的靓仔不熟行,而来自农村的后生仔就非常拿手,往往我们砍几次还没砍断的竹子,他们一刀搞定。挖排水渠更是厉害,就看他们拿着圆锹在松软的泥土里踩来踩去,不用多久就挖成了一条排水沟。

  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也没有呆多久,附近新的训练营地建得差不多了,我们就转移了过去。

  新营地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燕南营”。我们在那儿呆了差不多一年,是出国期间驻扎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燕南营,学兵队大门。

山河记忆:从蓝姆伽到列多(22)

燕南营,学兵大队。


口 述:梁振奋 ------/----- 文字记录:李 蓓

图文提供:架势堂----/--- 山 河 记 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