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代十國時期,閩國被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顏小二述哲文


通過與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曾盛極一時的國家在短短几十年衰落的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還是統治者之間的內鬥,在貴族內鬥的情況下,國力大大被衰弱,導致政治腐敗,統治者任用奸佞小人,更是加劇了社會矛盾,導致沒有能力處理好北人和閩人之間的矛盾,國內矛盾加劇。

雖然,王審知時期不斷向中原王朝進貢,祈求得到中原王朝的庇護,但是後世兩代統治者與中原王朝卻處於一種敵對關係當中。

除了人為因素以外,還有自然原因,閩國地處現在的福建一帶,封閉性的地理條件,讓這個國家能夠維持安穩,但福州、建州、泉州,這三個城市內部卻缺乏向心力,這也導致了之後國內爭鬥的必然發生。

一、統治階級內部爭鬥

閩國的滅亡,其實早在其建立之時就埋下了禍根。

公元876年以王仙之、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運動爆發後,各地農民紛紛響應在當地進行了起義。黃巢稱帝第二年,淮南道壽州的一名屠夫王緒,聯合自己的妹夫,召集了500多農民兵開始攻打壽州,接著又攻陷了光州。

之後為擴大自己的勢力,他們二人開始在當地招募英雄豪傑,在廣州王家三兄弟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人特別有才能,於是便被招募為軍校。

之後王緒由於手中的士兵較少,為了站穩腳跟,他投靠了當時把握泰州的秦宗權。公元885年,秦宗權召集士兵攻打黃巢,可是王緒此時卻不帶兵前行,於是秦宗權發兵攻打王緒,王緒處於弱勢,率兵離開廣州南下,到了福建一帶,這一路上軍隊不斷髮展壯大,最後竟有了好幾萬人。

在招募士兵的過程中,很多人帶著自己的妻兒老小前來投奔,可是,王旭便下令,軍中糧草不多,不許帶著老弱病殘一同前行,違反這個命令的就要被殺頭。

當時的王潮三兄弟就帶著母親隨軍同行,於是王緒面準備砍殺三兄弟,後來在士兵的勸說下才作罷。在這種情況下,軍中人人自危,王緒最終眾叛親離,王潮等人找藉口先下手為強,發動了兵變將王緒囚禁起來,不久王緒自殺。

之後王潮成為了軍隊的領導人,途經泉州市,他聽聞此地刺史,實施暴政,百姓們過得十分疾苦,於是便佔領了泉州。當時的福建觀察使也順應民意上表朝廷,王潮被封為泉州刺史。 在福建觀察使死後,福建的很多老部下都來投奔王潮,勸王潮出兵福州,不久,王潮攻佔了福州,其他福建三州也降服了,王氏家族完成了對福建地區的全面控制,這也是之後閩國的基礎。

公元897年,王潮被封為威武軍節度使,第2年因病死亡,福建的權利由三弟王審知全面接管。公元904年,王審知被封為琅琊王,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閩王生涯,他生前共統治福建地區28年之久,曾被梁太祖拜為中書令,後升為大都督府。公元909年被封為閩王,這被認為是閩國政權開始的標誌。

但是王審知在生前卻沒有稱帝的打算,並且與中原政權聯繫十分緊密,但其實這一外交政策十分適合地勢封閉的福建地區。當時福建地區四周有很多勢力強大的割據勢力,閩國在這些政權中勢力較弱,於是王審知通過聯姻的手段與這位國家保持了睦鄰的關係,在本國發展上他以身作則,整頓勵志,休養生息,在這種情況下閩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王審知生前,他的侄子王延彬擔任泉州刺史,在當地深得百姓愛戴,漸漸的他便驕傲自大,野心萌發,賄賂後梁,希望可以獨立建國,之後這個想法被王審知發現,最終被罷免。

王審知死後二十幾年閩國便迅速滅亡了,在此期間他的5個子孫相繼繼位,其中只有王延翰是正常繼位,其他人均靠政變才登上王位。除了最後的皇帝王延正投降得以善終以外,其他4人都在父子兄弟相殘中死去,由此可見當時閩國政治的混亂。

二、統治者的個人原因

(1) 荒淫無道:

在王審知死後相繼繼位的5個皇帝都不是明君,他們只顧一心爭奪自己的權利,卻沒有考慮過國家前途。在登上皇位之後,無一例外都開始大興土木,徵召美女充實後宮。

第一任皇帝王延均,在上任初期,還比較政治清明,十分節儉,之後卻大肆修建宮殿。還不顧鋼城倫理,那自己父親的侍妾陳金鳳為妃。《金鳳外傳》中曾記載他寵愛宮女李春燕,為這個宮女修建了一座豪華的東華宮。

他的兒子王繼鵬繼任之後,完全繼承了父親的缺點,將父親的寵妃李春燕立為皇后,又為其造了一座紫薇宮,比之前的東華宮還要奢華。他還嗜酒如命,荒淫無度,在他喝醉時,他所寵愛的賢妃讓他殺誰他就殺誰。

在歷經幾代無能君王之後,朝廷中的風氣漸漸走歪,那些可以投君王所好的小人,飛黃騰達,而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卻被罷免,誅殺。

(2)買官賣爵:

因為統治者的腐敗與揮霍,導致國家財政支出大大增加,最終入不敷出,於是他們便加重對百姓的剝削。在徵稅時,把米換算成錢來徵收。在換算時所用的量器比平常的標準要大得多,據記載當時的五斗相當於宋朝時候的七鬥三升。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逃亡他國,甚至遁入空門。

在這種狀況下,無法徵收更多的賦稅,王繼鵬時期開始公然賣官, 賣官時根據地方人口多少確定價錢。最後,王繼鵬遭遇兵變時的藉口就是“賣官之罪”。

三、國內兩方勢力之間的利益衝突

當時的閩國政權由王氏、閩人和北人三種政治勢力構成,王氏貴族居於核心地位,當地閩人居於中心地位。北人是王氏軍隊的中間力量他們曾經跟隨王氏南下打仗。

但是王氏能夠建立政權,離不開閩國當地的豪強勢力的支持,所以朝廷用人往往側重於閩人,於是便導致了王室與北人之間的衝突。據記載,當時閩國三次福州兵變的發動者都是北人。這三次兵變還造成了王位的更替。

四、與中原勢力交惡

王審知在位時期,與中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是在他死後後繼位者藐視中原政權,開始自立為王,雖然看似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其實政權的合法性遭到了很多人的懷疑。

在王延翰繼位時,後唐莊宗遇刺,中原地區發生戰亂,於是便無法兼顧各地方政權,王延翰稱此建國立王。中原地區戰亂被評定之後,開始清算這些地方勢力,到了王延羲時期,恰逢國內戰亂,根本無法抵抗南唐軍隊的進攻,最終徹底滅亡。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王審知的對外政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一旦稱帝,就會給周邊國家發兵的藉口。

五、自然地理原因

閩國,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擁有崇山峻嶺作為天然的軍事保障,這為他提供了割據一方的良好條件。

可是這也為後期陷入長期的內亂奠定了基礎,因為福州、建州、泉州三州之間相互獨立,發展水平也相當,於是便會發生兩州聯合滅掉另一州的現象。

在王延翰繼位時,建州刺史變聯合泉州刺史,殺掉福州的王延翰。這種“三州並立”的局面一直持續到閩國的滅亡。

總結:

閩國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統治者的原因,他們貪心自大,與南唐政權交惡,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滅亡,這告訴我們有時候看起來的強大並不是真正的強大。


舊時樓臺月


五代十國的閩國雖然建立到滅亡只有短短36(909-945)年,但是對福建的開發貢獻非常大,福建對開發福建的閩國奠基者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稱之為“開閩三王”;而福建民間也有俗語稱閩國的建立者王氏三兄弟是“騎馬來,騎馬去”,這是為何吶?(閩國的開創者王潮、王審知、王審邽的遠祖是戰國名將王翦,他們是東晉的創立者之一宰相王導的十七世孫,祖籍山東琅琊王氏,唐朝舊居為河南固始。左為王翦,右為王導)

開閩三王。

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家族出身顯赫,他們的祖先是大名鼎鼎的戰國名將王翦,晉朝赫赫有名的山東琅琊王氏是他們的祖先,著名的東晉開創者之一宰相王導也是他們的祖先,三兄弟是王導的第十七世孫。

王潮三兄弟雖然出身顯赫,但是到了唐朝末期時大哥王潮也只不過是唐朝的小官吏了,而且家族已經遷居到河南固始。不過兄弟三人經常習武的家族風俗沒有丟掉,成為當地有名的勇猛之士。唐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不斷,一股以王緒為首的起義軍攻佔了河南固始,聽說王潮三兄弟勇武過人,於是被聘請到農民軍中來。(開閩三王像,自左至右為王潮、王審邽、王審知)

王緒為了保住自己的這支隊伍,投靠了唐朝的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秦宗權多次命令王緒的軍隊進攻黃巢的起義軍,王緒為了維持自己的隊伍不肯進攻黃巢的起義軍,被秦宗權的軍隊圍攻擊敗,於是這支農民軍開始了向南遷徙作戰的征程。

這支起義軍一路從河南打到了福建境內,人員增加到了幾萬人。到了福建之後,王緒就開始了清除軍中勇武之士,為自己的統治掃清障礙,這引起軍中大部分將領的不滿,王氏三兄弟和將領們發動兵變,囚禁了王緒,不久王緒自殺了,三兄弟中的大哥王潮被推舉為這支起義軍首領。這時是公元886年的事情了。

這支軍隊本來打算到巴蜀之地擁戴唐朝皇帝,不過經過福建泉州時,民間人士要求驅逐唐朝任命的泉州刺史廖彥若,並犒賞了王氏三兄弟的軍隊。王潮於是率軍攻打泉州,驅逐泉州刺史。經過一年艱苦的征戰,泉州被攻打了下來,王潮也被福建觀察使陳巖任命為泉州刺史,於是開啟了王氏三兄弟開發福建的大幕。

893年,唐朝福建觀察使陳巖有意將福建軍政交給王潮,不過陳巖的小舅子卻奪了權。王審知率軍在這一年攻佔了福州,佔據了福建全省。王潮也被唐朝政府任命為福建觀察使,成為福建最高軍政長官。(開閩三王廟)

自893年,王氏三兄弟控制福建之後,到王氏三兄弟的王審知去世的925年,32年來,福建當地得以休養生息,很少有戰亂髮生,對福建的建設開發非常有利,因此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被稱之為“開閩三王”。(閩國地圖,943年疆域,大體和現在福建重和)

何謂王氏“騎馬來,騎馬去”?

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初到福建時是公元886年,這一年是農曆的丙午年,是馬年;到閩國被南唐滅亡的946年整整過了60年,滅亡的這一年也是農曆的丙午年。因此福建民間稱王氏主閩為騎馬(馬年)來,騎馬(馬年)走,整整一個甲子,也是一個輪迴。(閩國和南漢、吳越國有政治聯姻,而與南唐(前身為楊吳)關係不好)

一,王氏開閩(886-925年)。

王氏三兄弟主閩初期,招攬流民,開發福建各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大哥王潮去世之後並沒有把權力交給自己的子孫,而是交給了自己的三弟王審知,這也是審時度勢的一種明智的選擇。909年,後梁的建立者朱溫任命王審知為中書令、閩王,這也是閩國建立之初了。

王審知被封閩王之後,和周邊的政權建立了良好的政治關係,王審知的女兒嫁給了吳越國王錢繆的兒子;王審知的次子迎娶了南漢國國王劉巖的女兒。唯獨對楊吳不好,王審知斬殺了楊吳派遣的囂張來使,楊吳是楊行密建立的政權,後來被南唐所取代,但閩國和楊吳政權並沒有開始戰爭。

886-925年,閩國採取的睦鄰政策使得百姓有了一個安定的政治大環境,福建得以順利開發建設,國力日趨昌盛。

二,血腥內鬥(926-945年)。

王審知於925年去世,此時的閩國和之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權力,王審知的後人開始了骨肉殘殺的局面,而且一直持續到南唐於945年滅亡閩國。具體時間進程如下:

926年,王審知長子王延翰自立為帝,建立閩國;

927年,王審知的養子王延廩、次子王延鈞聯合消滅了王延翰;

931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滅王延廩;

933年,王延鈞稱帝;

935年,王延鈞和自己的一個兒子被自己的長子王繼鵬謀殺;王繼鵬即位之後又殺死了自己叔叔,王審知的第五子王延武;

939年,閩國的近衛部隊將領連重遇和朱文進發動兵變,王繼鵬被自己的叔叔、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和王繼業撲殺。王延曦即位之後大肆撲殺王氏宗室成員。

943年,王審知的兒子王延政在福建建州自立,建立大殷國;

944年,閩國的近衛部隊將領連重遇和朱文進再次發動兵變,誅殺了王延曦,並對住在福州的王氏家族進行大清洗。朱文進自立為帝。

944年,大殷國王延政聯合福州之外的王氏成員聯合進攻福州,朱文進、連重遇先後被殺,恢復了閩國的稱號。

944年,南唐趁著閩國內亂進攻閩國。

945年8月,南唐攻克建州,王延政城破投降,閩國滅亡。

946年,閩國福州依附吳越國,泉州、漳州之地為閩國舊將佔據,向南唐稱臣,並未被佔領。(閩國最後一位君主王延政像,王審知之子)

在王審知去世之後,他的子孫在短短二十年間在福建互相攻殺了N次,國力嚴重衰弱,被南唐趁機進攻滅亡了!


穿越再現彼岸


閩國是五代十國的一個小國家,正式存在僅僅只有41年,那麼,閩國被滅亡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通過以下兩點來探討分析。

一,閩國內亂不斷

公元904年,唐朝正式賜封王審知為閔國王,因此王審知算是閩國的開國君主,在王審知統治期間,閩國的國勢相對來說還是挺好的,也達到了繁榮的階段,可是王審知死後,閩國就開始逐漸滅亡了,而其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閩國內亂不斷。

王審知死後的短短20年間,閩國就換了6個君主,而其中只有第一個是正常繼位,後面5個都是造反叛亂得來的皇位。

王審知駕崩之前,就選好了繼承人,將皇位傳給了長子王延翰,可是王延翰為人心浮氣躁,而且貪圖享樂,因此在位不久閩國內部就開始了很多矛盾,特別跟他的兩個兄弟王延稟和王延鈞,隨著新繼位的君主王延翰跟他這個兩個兄弟的矛盾的尖銳,這兩個兄弟一合計就發兵造反,並將王延翰給殺了,此時王延翰才繼位不到一年。

隨著王延鈞繼承了皇位,可是擁護他繼位的王延稟也一直有著狼子野心,因此不久也發動了叛變,可是並不成功,王延鈞成功抵擋,也算是暫時坐穩了皇位。

可是王延鈞繼位後,並沒有勤政愛民,反而很殘暴,還貪圖享樂,不理國事,將國事交給太子王繼鵬處理。王繼鵬與大臣李可殷不合,趁著王延鈞病重的時候就派人除掉了李可殷,可是王延鈞的病又突然好了,太子王繼鵬怕父王追究他的責任,也怕等下太子之位不保,於是就發動了叛變,就王延鈞殺了,自己繼承了皇位。

王繼鵬繼位後,能力有限,無法治理好國家,因此他的叔叔王延羲看不過去了,最後取而代之。

王延羲繼位後,仍然是貪圖享樂,難道是王家的家教有問題麼,幾個皇帝繼位後都這樣。王延羲不僅昏庸,還猜忌,估計是因為自己的皇位得來不正,也怕別人造反,因此對同族兄弟下狠手。

不僅對同族兄弟不信任,王延羲對擁立他的大臣也是不信任,因此兩個大臣決定發動叛變,除掉王延羲。

兩個大臣發動叛變,除去王延羲之後,並不想繼續擁立王氏子孫繼位,而是想取而代之,因此其中一個大臣文進就自稱為閔王。

文進自稱為王不久,王延政就開始帶兵攻打,因為王延政是王家後人,因此比文進更加得民心。因此不久之後王延政就殺死了文進,繼位為閔王,可是經過這20年的內亂,閩國早已經衰弱不堪,因此一個月後閩國就正式滅亡了。

二,閩國治國方法失誤及人才的缺乏

閩國為何為那麼快滅亡和閩國的君主為何換得那麼勤,其原因就是閩國君主的治國方法失誤。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閩國君主繼位後都是貪圖享樂,不理國事,而他的兄弟大臣也都是爭權奪利之人,這樣就使得閩國的國勢越來越衰弱,而且各個君主還大興土木,使得國力更加空虛。

除此,這歷代君主還都喜歡重用小人,濫殺那些真正的忠臣才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朝廷上沒有人才和忠臣,到處都是陰險小人,迎合君主的喜好,並在君主身邊煽風點火,亂做一通。

其三,這些君主繼位後,為了滿足自己的享樂,還橫徵暴斂,讓老百姓民不聊生,怨恨連連,徹底失去了民心,甚至有些老百姓忍受不了隆重的賦稅都去出家了。而向來一個國家的滅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民心,像紂王夏桀,就都是暴政失去民心的代表,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閩國的滅亡也是必然的。

閩國滅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上面說過,這些君主喜歡用那些陰險小人,這些小人又擅長迫害這些忠臣賢才,因此朝廷上幾乎沒有什麼可用的人才。

因為君主的不重視,甚至迫害賢才,像王延政的手下潘承祐經常直言上諫,最終被罷免,因此很多有才能的人為了自保,都不敢直言上諫,不敢發表意見,讓君主隨意地玩樂,這樣的閩國君主就好像沒有方向的船,怎麼可能能成功,滅亡是很自然的。


冷餘茜


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是繼魏晉南北朝之後,第二次大的分裂動盪時期,從907年到960年的53年間,先後或同時存在著多達15個政權。由於眼花繚亂的政權更迭,以及唐、宋前後兩朝的光芒遮蔽,五代十國經常被有意無意地忽視,其中閩國(909年—945年),先後定都於長樂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統治區域與今福建省大致相當。閩天德三年(945年),閩正在打內戰時被南唐出兵將攻滅。

唐宋以前,福建大多數地方還是一片蠻荒瘴癘之地,質變發生在宋代以後,福建一躍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唐末大批中原人口因躲避戰亂而遷入閩地。

公元881年,壽州(今安徽壽縣)人王緒率眾起兵,接連攻克壽州、光州(今河南潢川縣)。王氏兄弟三人在固始當地素有勇武之名,被王緒招入麾下。為避開蔡州(今河南汝南縣)刺史秦宗權的打擊,王緒決定逃往南方,王氏兄弟隨軍渡江南下。

公元885年正月,王緒率領帶有土匪性質的軍隊,輾轉來到福建。不久之後,王氏兄弟的大哥王潮夥同其他下屬,發動了針對王緒的兵變,迅速取代王緒控制軍隊,並依次攻下泉州、福州,最終佔據整個福建。後唐政府無奈默認了王氏兄弟在福建的地位,昭宗時在福州設立威武軍,並任命王潮為節度使。

王潮死後,幼弟王審知繼位,後被封王。

王審知死後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因兄弟間反目成仇,很快就被兩個弟弟王延鈞和王延稟聯手殺死。繼任閩王的是王審知的次子王延鈞。

從王延翰當政開始,閩國就試圖擺脫中原王朝的控制,但始終不敢逾越底線,比如王延翰自稱大閩國王,卻繼續使用北方王朝的年號。終於王延鈞登基後,決意停止向北方後唐王朝納貢,並在933年宣佈自己是第一任大閩皇帝,改新的年號為“龍啟”。

王延鈞稱帝僅僅兩年後,就死在了其子王繼鵬手中。王繼鵬繼位四年後,又被其叔父王延羲取代。王延羲執政五年後,又被其弟弟王延政取代。

史書記載,王審知之後的閩國五任君主,每個人都具備了中國史上昏君的典型特點,橫徵暴斂、酒池肉林、荒淫奢靡,無怪乎倏忽亡國的命運。

王審知之後,閩國所有君主都面臨財政入不敷出的局面。《資治通鑑》記載,末代皇帝王延政表面上有意效仿王審知的簡樸,可他任命的收稅官楊思恭卻十分善於為君主聚斂財富,得名“楊剝皮”。“楊剝皮”不僅任意增加稅收名目,還將魚類、食鹽、蔬菜、水果的稅收翻倍,導致百姓怨聲載道。為《資治通鑑》作注的胡三省因此認為:“帝國的衰落與其歸因於對南唐戰爭的失敗,不如說是楊剝皮苛捐雜稅的結果。”



七品闡史官


關於閩國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兄弟相爭”導致,也有的說是“奢侈腐敗”導致。但是在我看來,閩國滅亡的原因需要分為內因和外因。

外因指的是:外部(非王氏族人)戰爭導致閩國直接滅亡,如朱文進、連重遇屬下殺了王延羲,自己稱為閩國國主;南唐進兵攻打王延政,王延政兵敗被俘,閩地就被南唐納入版圖,這就是外因。內因指的是:由“奢侈無度”“兄弟相爭”等階段性事件引起。這些事件看似很嚴重,但並非直接導致滅亡的原因。

其實一個政權的滅亡,都是先從內部的崩塌開始。主要是在積累了幾代君主所產生的弊端後,突然在某一件事或某一時刻被點燃,從而形成了“點線面”的效果,最終導致一個政權的覆滅。

同理,閩國的滅亡就是經歷了這個過程,也就是上文說的內因和外因。內因就是這個弊端,外因就是這個導火索。


閩國滅亡的內因

閩國是五代史十國中的經濟強國,在王審知的帶領下,通過海外貿易取得了大量的財富,殷實了閩國國庫。王審知本人素來節儉,對於朝政又是親力親為,閩國才能一躍成為十國中的佼佼者。然而閩國幾位後繼之君,大多生於富貴之中,從小又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繼位後就出現了奢侈腐敗的現象。

  • 奢侈的建築和愛好

從王延翰開始,歷代閩王一改王審知的節儉之風,大肆建造奢侈宮殿,使用奢侈之物。王延翰修水晶宮,橫跨福州西湖,綿延十里;王延鈞動用工匠萬人,修建了“東華宮”和“寶皇宮”;王繼鵬以水晶作為裝飾品,修建了奢侈的“紫微宮”;王延羲、王延政兄弟倆也在其任上大肆修建宮殿。

短短几十年間,閩國國都福州就被這些大大小小的宮殿所佔,巔峰的時候,這些宮殿建築群佔據了福州三分之一的地盤。可見閩國幾位君主的奢侈程度。

除了愛修建宮殿,這些君王還有不同的愛好。一個是閩國通過海外貿易獲取了大量的奢侈品,一部分用於進貢中原朝廷,一部分用於商人貿易,剩下一部分就供閩國君主享用。

還有王繼鵬喜歡馬匹,花重金得良馬五匹,賜號“金鞍使者、千里將軍、致遠侯、渥窪郎、驥國公”;王延羲喜歡大擺宴席,每次都是召集朝廷百官,通宵達旦的飲酒。

上述就是閩國曆代君主的奢侈行為。

  • 昏庸的朝政策略

朝政的昏庸也是讓閩國走向衰落的內因之一,和奢侈的生活互為交織。幾位閩王揮金如土,奢侈至極,很快王審知積蓄下來的國庫就被這些“不肖子孫”敗光了。面對國庫的虧空,幾位閩王紛紛想出高招,來實現“生財之道”。

1、增加稅收。賦稅是增加收入來源的手段,當時王審知輕瑤賦役,鼓勵民間生產、貿易,但到了王延鈞時期,就開始增加稅收名目,效仿唐朝的“兩稅制度”大肆斂財。

商稅,是他們重要的斂財手段。閩國前期的商稅較輕,吸引了大量海外商人前來經商。到了閩國晚期,就巧立各種稅收,如王延羲時期的國計使陳匡範,就以“增算商賈數倍之法”來日獲萬金。

漁稅,也是常用的名目,收取靠捕魚為生的漁民稅收。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雜稅都成為閩王斂錢的工具。

2、賣官鬻爵。王繼鵬時期,指使吏部侍郎蔡守蒙、醫工陳究售賣官職,收取賄賂;王延羲時期,國計使黃紹頗以空缺官職,公開拍賣,價錢高者獲得官位。

幾位閩王雖通過賣官收取了大量財富,但閩國的吏治也走向混亂,朝廷上下一片烏煙瘴氣,讓閩國朝政由此衰敗。

3、兄弟相爭。從王延鈞開始,閩國宗室的屠殺、爭奪就接二連三。王延稟、王延鈞聯合殺害王延翰,奪取大位;王延羲在宮廷政變後奪得大位,其後大屠宗室,大肆削弱宗室力量,導致閩國後期沒有一直能夠控制政局的宗室力量來勤王。

王延羲和王延政兄弟的又互相攻伐,使閩國一分為二,王延政在建州建立殷國,與王延羲分庭抗禮。這也讓閩國步入搖搖欲墜的地步。

閩國之敗,從朝政昏庸、奢侈開始,屠殺宗室、殘害宗室良將則為他人發動政變掃平了道路。

閩國滅亡的外因

王審知起家於光州,身邊的將士也多為光、壽二州之人。在王審知建立閩地後,這些將領也跟著在閩地安家落戶。王延鈞繼位後,調集這些光、壽二州的將士組建成為親兵護衛隊,稱為“拱宸都”和“控鶴都”。

王延鈞死後,其子王繼鵬繼位。王繼鵬上臺後,想要培植自己的力量,就拋開王延鈞的兩支親兵,自己組建了一支以市井之徒為主的親兵護衛隊,稱為“宸衛都”。為了使這些親兵能忠於自己,王繼鵬採用奢侈的賞賜來培養他們的忠誠度,減少對於“拱宸、控鶴二都”的依賴。

此外,王繼鵬屢次在公開場合辱罵拱宸都指揮使朱文進和控鶴都指揮使連重遇,甚至要將二人連同所屬的部隊遷出福州。這讓朱、連二人惱怒不已,便在士兵前詆譭王繼鵬,挑唆他們的關係,從而讓拱宸、控鶴二都的士兵都和他倆站在一條線上。

公元939年,連重遇趕上入宮宿衛。於是,率領二都士兵發動了兵變,燒燬宮殿。王繼鵬得知後,逃亡到了宸衛都。不過,宸衛都的士兵也招架不住“拱宸、控鶴二都”士兵的攻伐,最終王繼鵬被殺身亡。

王繼鵬死後,朱文進、連重遇二人扶植王延羲上位。但是王延羲卻為此事耿耿於懷,一直想找機會殺了二人。可惜,王延羲不能當機立斷,反而遭到朱文進、連重遇的再次發動的兵變。最終,王延羲也死於拱宸都的刀下。

王延羲的死,宣告閩國的統治告一段落。朱文進這次並沒有擁立王氏後人繼位,而是在連重遇的幫助下,自己執掌大權,自稱閩國國主。

不過,王延政很快就重新奪取了福州,短暫的統一了閩國。但是,在南唐的大兵壓境下,王延政終歸無法抵擋,最終兵敗被俘身亡,閩國也就此結束了長達37年的統治。

綜上所述,閩國的滅亡是從內部的瓦解開始。因為君王的奢侈和昏庸,才導致朝綱不振,民生怨起;而兄弟的相攻、殘殺,讓閩國陷入混亂中,讓本來作為閩王親兵護衛隊的“拱宸、控鶴二都”有了可乘之機,連續兩次成功發動兵變,掌控朝政。最終,南唐趁著閩國內亂之際,大兵壓境,終結了閩國國祚。

孫郎談古


閩國是五代時十國之一。王審知所建。不久,閩即為南唐所滅。閩共歷6主37年,五代十國滅亡原因總結:

1、藩鎮勢力依然強大,新生政權也無法控制,以致內亂戰爭不斷;

2、不少君主昏庸淫亂、殘暴蠻橫,軍務鬆弛,貪官暴吏欺壓百姓;

3、權臣勾結外族作亂,以及外族反撲中原擄掠殺伐;

4、政權太多,賦斂苛重,戰事頻繁,社會秩序、經濟基礎破壞嚴重。


烊烊得意


雖然內亂是最大的原因,然而福建地小人寡,也抵擋不住外來的軍事力量,最終也是會走向衰亡並被吞沒,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的結果!


蘊山古鼎TM


應該是廣東人食物匱乏太嚴重


壹壹幽默劇場


小國自然不會被大國放過。歷史發展必然。


淮南子2021


一個割據地方勢力而已,內不能保境安民,外不能禦敵,被滅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