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蘇德戰爭的逆境英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蘇聯元帥,統帥,軍事家,二戰時期蘇聯衛國戰爭中與朱可夫、科涅夫並稱為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之一。他頭腦冷靜沉穩、處亂不驚,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逆境時期屢建戰功,被後人譽為“逆境英雄”。

蘇德戰爭的逆境英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

人物生平

1896年12月9日出生於大盧基市。母親是俄羅斯人,但父親是波蘭人,因此他與波蘭有著密切的聯繫。

1914年7月28日,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當天,俄國卡爾戈波爾龍騎兵第5團開進華沙。身高體壯的羅科索夫斯基虛報了兩歲,謊稱20歲,得以按規定年齡加入該團,被分到騎兵6連,先後列兵和下士,由此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俄軍與德軍的戰鬥很快便全面展開。羅科索夫斯基作戰英勇而機智,兩次獲4級喬治十字獎章,一次獲3級喬治十字獎章。1916年7月初,卡爾戈波爾團調到後方,羅科索夫斯基被選送到團教導隊,接受了極為嚴格的軍事訓練。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卡爾戈波爾團站到了蘇維埃政權一邊。年底,羅科索夫斯基與團裡的大部分龍騎兵加入了紅軍卡爾戈波爾分隊。不久,他被選為副隊長。國內戰爭中,羅科索夫斯基隨分隊轉戰南北,為保衛年輕的蘇維埃政權,同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1918年9月,紅軍東方面軍第3集團軍烏拉爾第3師組建烏拉爾騎兵第1團。羅科索夫斯基擔任了騎兵團第一騎兵連連長。1919年3月7日,他加入布爾什維克黨。5月底,騎兵團分編成兩個騎兵營,他被任命為烏拉爾獨立騎兵第2營的營長,指揮近500名騎兵。

蘇德戰爭的逆境英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

1919年加入蘇俄共產黨(布爾什維克)。蘇俄國內戰爭期間,在騎兵部隊先後任連長、營長、團長。先後進入騎兵指揮人員進修班、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首長進修班深造。

1930年任蘇聯第7騎兵師師長,後改任蘇聯第15騎兵師師長。

1936年任蘇聯第5騎兵軍軍長。

1940年任蘇聯第9機械化軍軍長。

1941年7月任蘇聯西方方面軍所屬的蘇聯第16集團軍司令。

1942年7月任蘇聯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

1942年9月任蘇聯頓河方面軍司令,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一起,率部與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國第6集團軍展開激戰,於次年2月俘虜德國陸軍元帥保盧斯。

1943年2月因蘇聯頓河方面軍改編為蘇聯中央方面軍,遂改任蘇聯中央方面軍司令。

1943年10月任蘇聯白俄羅斯方面軍司令。

1944年2月,任蘇聯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

1944年11月,任蘇聯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

蘇德戰爭的逆境英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

1945年6月22日奉命擔任24日莫斯科勝利閱兵式受閱部隊總指揮。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組織指揮的重大戰役主要包括:斯摩稜斯克戰役,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大會戰,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東波美拉尼亞戰役,巴格拉基昂行動,柏林戰役等,被譽為“常勝元帥”。

1944年獲得蘇聯元帥軍銜。

1945年至1949年任北部軍隊集群總司令。

1949年至1956年應波蘭政府邀請並經蘇聯政府同意而出任波蘭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長,被授予波蘭元帥軍銜。後來則擔任過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兼總監察長、國防部總總監組總監等職。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2歲。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頭條號:史學速遞,每日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