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不久前,鍾南山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武漢為什麼被稱為“英雄的城市”呢?這是因為武漢歷史山走出了許多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

比如我們即將提到的明朝名將熊廷弼。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熊廷弼,字飛白,湖廣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生於1569年。熊廷弼家庭貧寒,從小就幫人家放牛,來謀求生計。熊廷弼不能去私塾上學,就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來學習知識。

1597年,28歲的熊廷弼參加鄉試,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第二年,熊廷弼入京參加會試,又金榜題名,考中進士,從此步入官場。

熊廷弼在官場裡面,一無靠山二無背景三無朋黨,屬於“三無人士”。可是,熊廷弼卻敢於蔑視權貴。這裡舉兩個例子。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第一個例子:熊廷弼步入官場的第一份官職是保定推官。當時,萬曆皇帝派遣太監王虎到北直隸擔任稅監,管理和收取礦稅。王虎為人貪得無厭,橫徵暴斂,將那些不聽話的人全部抓起來,等候處理。

熊廷弼上任後,瞭解到這些情況,不顧王虎的淫威,將這些人全部釋放。不僅如此,熊廷弼還上疏朝廷,請求撤掉稅監,減輕民眾的負擔。王虎對熊廷弼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厚非。明朝重文輕武,從科舉之路走出來的文官地位較高,熊廷弼根本就不怕王虎。沒過多久,他的職位不降反升,成為監察御史。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第二個例子:1608年,熊廷弼奉命巡按遼東。當時,努爾哈赤在遼東一帶崛起,進行了統一女真的戰爭,隱然威脅到明朝在遼東的統治。遼東巡撫趙楫、總兵官李成梁沒有看到努爾哈赤的威脅,竟然主動放棄寬甸地方的800裡領土,將當地6萬老百姓遷移到內地來安家。他們這種做法,沒有受到朝廷的處罰,反而受到了獎賞。

兵科都給事中宋一韓提出異議。朝廷隨即讓熊廷弼調查這件事。熊廷弼調查清楚後,對趙楫、李成梁兩名實權派大臣進行彈劾,還直言不諱地提到前任遼東巡按何爾健、康丕揚與他們互相勾結、包庇。可惜,萬曆皇帝長期不理朝政,熊廷弼的彈劾竟然不了了之。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明朝末期,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已經統一了遼東,成為明朝最大的心腹之患。1619年,在著名的薩爾滸之戰後,後金對明朝已經從防禦變成了進攻。熊廷弼被派往遼東,代替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的楊鎬為遼東經略。萬曆皇帝還賜予了熊廷弼一把尚方寶劍。

說到尚方寶劍,大家一定覺得是一把“先斬後奏”的寶劍,其實,明朝時期的尚方寶劍用處不大。不信,大家可以在今日頭條APP上搜索“尚方寶劍”,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文章和視頻: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熊廷弼在前往遼東途中,安撫了從遼東逃到關內的民眾,又請出尚方寶劍殺掉逃將劉遇節、王捷、王文鼎、陳倫等人。熊廷弼到達遼東後,祭祀了魏國犧牲的將士,安撫了流民,修整了防守戰具,積極籌備防備,因此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熊廷弼知道明朝軍隊實力不及後金,應該以防守為主。因此,他修繕城牆,調兵遣將扼守各處要衝。此外,他還聯合朝鮮,對後金形成牽制,使其顧頭不顧尾。因此,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努爾哈赤見遼東局勢平穩,不敢進攻。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熊廷弼是一名文官,卻頗具軍事才能。由於他脾氣火爆,動輒罵人,部下都對他敬而遠之,朝廷裡對他的看法不太妙。眾所周知,明朝末期,朝廷對在外握兵權的武將很忌憚,如果有人搬弄是非的話,武將的日子會很難過。熊廷弼也是如此。

1620年,熊廷弼在幾次被言官彈劾的情況下,上交了尚方寶劍,自請免職。

1621年,接替熊廷弼的袁應泰打了敗仗,畏罪自殺。天啟皇帝隨即起用了熊廷弼。這是熊廷弼第二次擔任遼東經略。熊廷弼上任後,與遼東巡撫王化貞的關係處得很僵,誰也不服誰。1622年,後金軍隊大舉進攻,明朝將領孫得功、鮑承先等不戰而逃,導致全線潰敗。

戰後,朝廷罷免了熊廷弼的官職,判了死刑。本來,熊廷弼有機會逃過一死。他讓人用4萬兩銀子賄賂魏忠賢,乞求緩期執行。可是,後來他卻莫名其妙地違背了承諾,不肯拿出4萬兩銀子。魏忠賢惱羞成怒,極力勸說天啟皇帝將熊廷弼殺了,並傳首九邊。

武漢走出的明朝名將:讓努爾哈赤忌憚,因4萬銀子丟了性命

熊廷弼死時年僅56歲。

熊廷弼之死,是明朝的又一損失。崇禎皇帝繼任後,為他平反昭雪,追加諡號“襄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