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趙國勢弱,為何還要因為上黨郡強行和秦國開戰?

呂修東


不管怎麼說,秦趙之間必有一戰,因為趙國的“西進”戰略和秦國的“東出”政策是根本矛盾的。所以上黨郡的問題只是矛盾的導火索罷了,並無深入追究的意義和價值。

話說早在“長平之戰”前,對馮亭獻上黨乃是“禍水東引”之策,趙國內部早已心知肚明,雖然貴族趙造等人也曾明確建議拒不接受,但在平原君趙勝和其他貴族集團以及趙王的授意之下,趙國還是決定“將計就計”,在正面戰場和秦國來一次堂堂正正的會戰。

自“三家分晉”以來,趙國雖然位列“戰國七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弱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尷尬的國家版圖,在他四周密密麻麻的分佈著齊國、中山、燕國、林胡、樓煩、東胡、秦國、韓國、魏國等諸侯國和少數民族政權,形勢之險惡往往令歷代趙王疲於應付。

公元前325年,年僅16歲的武靈王趙雍繼位,為了一改趙國的困境,年幼的趙武靈王聯合肥義等開明貴族,強行推動“胡服騎射”的軍政改革,以全民皆兵的方式從中選拔精明幹練、驍勇善戰的將士,組建起作風強硬、敢打敢拼、悍不畏死的趙國騎兵。

不久,原本孱弱不為人所重的趙國強勢崛起,在東北滅掉了心腹之患的中山國,開闢雲中、雁門、代等三郡疆土;在西北則擊潰了肘腋之患的林胡和樓煩。然後耀兵燕國迫使其簽訂城下之盟,之後又轉到向南以強盛的軍威脅迫齊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一時間,趙國由原來的“四戰之國”華麗轉型,成了令人聞之色變聽之膽寒的中原霸主。

公元前299年,躊躇滿志的武靈王禪位於太子何,自己則跨馬射箭、矢志於開拓西北。為此,他還專門制定了從雲中、九原出發,向南進攻秦國的軍事戰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野心勃勃的趙武靈王甚至將自己裝扮成趙國使者出使到秦國,深入虎穴、探知秦國虛實情況。可見,遠在趙武靈王時代,趙國就已經制定了“西進”的軍事戰略,如果不是後來發生“沙丘宮事變”,以武靈王的雄強霸道,只怕就沒有秦國什麼事情了。

而秦國則在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之後,也迅速膨脹起來,經過三代人的苦心經營,地處西陲偏僻之地的秦國終於擺脫了積貧積弱的窘迫處境。彷彿是為了驗證自身的勢力,秦國對楚國發動了“垂沙之戰”;對韓、魏兩國發動了“伊闕之戰”;對趙、魏兩國發動了“華陽之戰”;此外,又通過“鄢郢之戰”,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而且強勢吞併了巴蜀、義渠等國及其他部分少數民族政權,大大的拓寬了國家版圖。

秦國地處豐岐舊地,坐擁雍州之固、巴蜀之富、淆函之險,強大起來後的秦國迫切的希望能夠東出三晉之地,完全意義上展開與山東六國的爭霸戰,但他的東出之路卻被韓、趙、魏等過重重包圍。

若要東出,勢必要先折服韓、趙、魏三國,這事秦國必須面對的事實,而三國之中,經過“李悝變法”之後強盛一時的魏國雖然中衰,但實力依然強悍,而趙國則正如灼灼烈日,不可直視,唯有韓國版圖窄狹,國君勢小,實力卑弱。所以,打從秦惠文王開始,秦國即選擇韓國作為東出的突破口。試圖通過逐步戰爭的方式,徹底蠶食韓國,從而大踏步的跨出東出六國,統一天下的腳步。至於“長平之戰”就其形式而言也正是秦、韓戰爭的延續,當然,從本質上說則是秦、趙兩國為爭奪諸侯霸主地位而展開的一次難以避免的大型會戰。

綜上所述,趙國制定的“西進”戰略和秦國確立的“東出”戰國從根本上而言即是相互衝突、嚴重牴牾的。為了實現各國自己的根本目標和既定規劃,秦、趙之間勢必會有此一戰,至於馮亭獻城不過是導火索罷了。

一家之言,切望指教~歡迎吐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狐筆春秋


趙國在接受上黨郡之前,君臣之間其實是有過一番爭論的。

當時的平陽君趙豹認為,馮亭不把上黨郡交給秦國,而轉交給趙國,是嫁禍於趙國,是讓趙國接受一個“燙手山芋”。如果趙國接受上黨郡,秦國肯定會前來攻擊,這樣就是惹禍上身了。

但是平原君趙勝則認為,平常就算髮動百萬大軍,常年累月和秦國作戰,都不一定能夠打下一座城池。現在,白白得到十七座城池,為什麼不接受呢?

最終,趙孝成王接受了趙勝的建議,接收了上黨郡,並且封馮亭為華陽君,讓他繼續管理上黨。

事實證明,趙國接受上黨郡,確實是造成趙國在長平慘敗的直接誘因,也是趙國一蹶不振,從此退出爭霸舞臺的直接誘因。

(趙孝成王劇照)

那麼,明明當時趙國在力量上弱於秦國。冒然與秦國開戰,並不是明智的舉動,為什麼趙國還會接受上黨郡而得罪秦國呢?

我認為,趙國最終之所以接受上黨郡,是基於以下考慮。

一、趙國在東方六國中一枝獨秀。

東方六國,自然是齊國最強大。但因為齊國吞併宋國以後,遭到了其它國家的集體反對。因此,燕、趙、秦、魏、韓五個國家組成聯軍,由樂毅率領,打的齊國最後只剩下兩座城池。齊國雖然最終復國成功,但是從此實力大降,不再敢與其它國家爭霸。燕國本來是這場戰爭的直接受益者,但自身內亂。同樣的,魏國、楚國也相繼衰落。韓國本來就是弱國,更加不敢爭霸。這樣,趙國就凸顯了出來。

同時,通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以後,趙國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趙國不但打敗了各國對它的圍攻,而且還西破樓煩、林胡,北滅中山,拓地千里。這讓趙國看起來有一副能與秦國一決高下的樣子。

(藺相如劇照)

二、趙國對秦國的外交勝利。

趙國和秦國在發生決戰之前,有一系列的外交試探。歷史上的“澠池相會” “完璧歸趙”,就是這種外交試探的集中表現。當時,由於藺相如的積極作為,最終,無論是“澠池相會”,還是“完璧歸趙”,趙國都取得了完勝。

秦國在外交上失敗,想動武,又不敢冒然行動,因此只能忍氣吞聲。

趙國在外交上的勝利,讓趙國認為秦國害怕趙國,不敢和趙國直接對決。這也讓趙國君臣普遍表示樂觀,覺得就算和秦國打起來,趙國也未必就落於下風。

三、趙國有過打敗秦國攻擊的先例。

秦國在與趙國外交對壘中失敗後,很不甘心,秦王派胡陽率軍越過上黨,攻打趙國的閼與。這裡離邯鄲很遠,而且山路崎嶇,趙國很難前往相救。當時趙王詢問廉頗、樂乘的意見,能不能救這個地方。當時廉頗、樂乘都認為很難救回來,乾脆放了算了。但是趙奢卻不同意,他認為寸土必爭,絕對不能讓秦國在那裡建立一個據點。於是率軍前往與秦軍交戰。

由於趙奢戰術得當,最後在艱苦的條件下,依然打敗了秦國的胡陽,把秦軍攆出趙國境內。要知道,這個胡陽曾和白起一起,幫助韓國打敗過趙國和魏國的聯軍。

這場戰役的勝利,讓趙國君臣認為,秦國遠道攻打趙國,是不會得到好處的。

(廉頗劇照)

四、趙國有守城專家廉頗。

當趙孝成王在接受上黨郡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懷疑的,不相信趙國能夠打敗秦國。畢竟當時秦國四處攻伐,取得了不少土地。不過當時趙勝告訴趙孝成王,雖然當時趙奢已經去世,但是,還有廉頗在。廉頗雖然在野戰上不如白起,但是守城上,卻並不比白起弱。如果接受上黨,讓廉頗去守城,就肯定能夠抵擋住白起的進攻。

就當時的情況下,這個判斷是比較正確的。

五、與秦國的總決戰在所難免。

雖然趙國在總體上似乎比不上秦國,但是,要想爭奪天下,與秦國的總決戰就在所難免。就算不爭奪天下,等秦國把韓國(上黨郡本來屬於韓國)拿下來後,肯定還是會回過頭來,攻打趙國。

總之,怎麼都是打。既然總會打,接受上黨郡,在與秦國的爭鋒中,就會佔據優勢。因此,接受是正確的選擇。

當然了,趙國的君臣雖然有那樣的分析和心態。但是,由於放棄讓廉頗堅守,同時又急於求成出戰的戰術錯誤,最終趙國敗得很慘。而敗得很慘,也讓人懷疑當時趙國接收上黨郡,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張生全精彩歷史


貪!

公元前262年,秦白起攻韓,拔野王,切斷了上黨郡和韓國的聯繫,上黨郡守馮亭向趙孝成王獻上黨郡下17座城池。

馮亭名為獻城,實則有將禍水引向趙國的嫌疑,趙國君臣圍繞上黨郡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趙國並沒有意識到韓國此舉的真實意圖。孝成王和平原君趙勝都認為獻城之舉對於趙國來說是大利,不要白不要。

趙國平陽君趙豹曾經在高層的討論中尖銳的指出,韓國獻城之舉的真實意圖,但是並沒有得到高層的重視。

實際上趙國的高層在戰爭的早期對秦國的不可戰勝有一種迷之自信,是因為就在不久之前,秦國在與趙國的闕與之戰中大敗,此戰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趙國在此戰中國際聲望高漲,成為戰國後期少數能和秦國匹敵的國家。

並且在趙國的高層會議中,孝成王和平原君趙勝的交談中,他們認為:

1、 以趙國胡服騎射的騎兵實力,和秦國的軍隊有一戰的實力,因而對於接受獻城之舉有恃無恐(秦國曾經在趙國的手下吃過大虧:闕與之戰);

2、 趙國的君臣上下已經為接受獻城可能帶來的秦國派大軍攻打趙國的假設做好了非常全面的準備(平原君趙勝向孝成王推薦廉頗作為秦趙開戰的趙軍主將)。

可以說,趙國是在自己以為自己做好了所有的準備的情況下接受了韓國的獻城。

後面的事情的發展中,廉頗在秦趙對峙的初期雖然節節敗退,但是的整個戰略的態勢上並沒有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至少可以說,趙軍的敗退完全都在掌控之中,反而作為攻擊一方的秦國表面上是節節勝利,高歌猛進,但是實則軍隊的糧草和軍心已經開始出現了問題。


但是遠在邯鄲的趙國君臣,在廉頗節節敗退的背景之下,對戰爭生出了極端的厭惡心裡,趙孝成王的在外交上使得趙國陷入了更加孤立無援的境地,並且對於廉頗在前線的不作為非常的不滿,十分輕易的就在秦國的反間計的作用下臨陣換將。趙國有戰略守勢變成戰略攻勢,使得趙國開始陷入萬劫不復。

反觀秦國君臣對面對秦國的遠征軍對外征戰陷入僵持的尷尬局面,採取非常高明的補救措施,首先是在外交上將其他五國和趙國分隔開,斷了趙國向其他國家求援的策略。減輕了前線秦軍的壓力,然後派白起接替王齕,由戰略攻勢變化為誘敵深入的策略。為後面長平之戰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且即使是到了戰爭的後期,趙國君臣和秦國君臣表現出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長平之戰,趙國敗的不虧,如此的君主,如此的廟堂君臣,如此的外交政策,如此的遣將。敗是必然的!


蛋哥侃歷史


先說你的問題 當時環境 趙國並不勢弱 相反 趙國正在國力上升期 國內人才濟濟 文有 藺相如 虞卿 武有廉頗 樂毅 許歷 還有個平原君 秦國有大軍四十萬 而趙國自從胡服騎射後 軍隊一度達到近六十萬 趙國後宮穩定 而秦國正處於昭襄王剛奪權 罷免魏冉等四君後的動盪期 相比之下 是秦國處於勢弱 兩強爭霸 戰爭必不可免 再就上黨而言 上黨 在今天的上黨之地 南可威逼秦國河西 河內 東出則直下趙國邯鄲 自身地勢又極其險要 是一個天然的要塞 易守難攻 對秦國趙國都是必爭之地 秦國有了上黨 則可再次確保和鞏固東出的戰果 趙國佔據 則可以壓縮秦國 甚至可以隨時出兵切斷和奪取河內河東地 威壓河西 所以 秦趙決戰在所難免


騎著馬的步兵


趙國之所以敢接手韓國的上黨郡,一是中了上黨郡郡守馮亭的“嫁其禍於趙”的計謀,一個是趙王決策的失誤。



【一】馮亭的機智,讓秦趙之間大戰而坐收漁翁之利。在秦國攻佔野王之後,上黨郡成為一塊“飛地”,韓國與上黨郡之間的路徑被徹底割斷,韓國國君打算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以便向秦國示弱,爭得和平以便苟存。但是新任的上黨郡郡主馮亭堅決反對,認為這樣太便宜了秦國,對韓國的國威不利,於是向韓王出了將上黨郡拱手送給趙國的計策,如果趙國接手,勢必激起秦國的怒氣,必將對趙國發起戰爭,這樣,秦趙之間爭鬥,秦國就無暇來關注韓國。事實也正像馮亭預料的那樣,秦趙之間發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趙國幾十萬將士被坑,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二】趙王的昏庸,關鍵決策找不到對的人相謀。在接到馮亭的《獻上黨書》之後,秦王面對如此大的誘惑,馬上找人來討論,一個是平陽君趙豹,一個是平原君趙勝,就是戰國四君子之一。平陽君趙豹的觀點就是堅決不能接收 ,他說強大的國家尚且不能輕易從弱小的國家手中奪取城市,弱小的國家又怎能從強國手中奪城呢!當今秦國兵強馬壯,不可一世。我們千萬不要惹它。而平原君趙勝堅持要,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幹嘛不要,不要白不要,好極了!往日損兵折將、勞民傷財也很難攻佔一座城池,如今不費吹灰之力卻得到十七座城池,真是福從天降!於是趙國君接手了上黨郡。


影視劇中的廉頗

【三】趙王不與重臣謀,直接導致長平之戰的開始。這麼重大的事情,趙王找到了自己家人來問,而不找重臣商量,尤其是廉頗大將,久經沙場的老將,必然知曉秦軍的強大,對其中利害關係也看得透徹,他說的話是最有說服力的,平陽君和平原君雖然誇誇其談,但嘴皮子厲害,而廉頗則不同,他是衝鋒陷陣在第一線,秦國的堅不可摧他是最知道的,所以,如果趙王找廉頗商討,必然會否定接手這個意見。



【四】長平之戰不可阻擋,趙王只有硬著頭皮應對,但趙王的一再昏庸更加誤國。既然戰爭避免不了,趙王就得硬著頭皮與秦軍對戰,趙國派廉頗統帥,一開始廉頗接連吃敗仗 ,接下來廉頗採取固守的戰略,嚴防死守不出戰,秦軍拖不起,他的供給線路太長,隨時都會有供給不足的問題。而趙軍則臨近本國,供給充足。面對如此的戰爭形勢,秦國又開始動腦筋了,開始實行金錢外交策略,行賄趙國重臣郭開,誣陷廉頗消極應戰,而且號稱秦國最怕的是趙括,於是趙王上當,將廉頗換下,趙括上任,而秦軍也偷偷將統帥換成白起,於是就出現了“紙上談兵”的成語,趙括大敗,秦國斬殺秦軍45萬人。

趙國大敗,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秦軍做全方位對抗,趙國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