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还会三分天下成为三足鼎立吗?

老刘侃三国


早在诸葛亮之前,先有徐庶指导刘备在新野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都很敬佩徐庶的军事才能,,,在徐庶的指导下,军事才能,深受启发,突飞猛进,,,,,,,刘备研修逻辑推理,关羽开始夜读春秋,:张飞学习穿针引线,学习女人补衣服,猛汉也能干细活,赵云文武双修,并且,开始高深探究军事打战的哲学,,,,没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靠自己的能力,会更加激活自己的能力,带兵打战的能力,将会突飞猛进,,,,,,,因为有了诸葛亮,依赖诸葛亮,,,,有诸葛亮替他们想主意,所以,他们懒得想主意,,,,,,如果没有诸葛亮替他们想主意的话,他们就会自己想主意,,,,没有诸葛亮,刘备立国反而更成功,更强大。没有诸葛亮,刘备必定会重用赵云来替代诸葛亮的作用,,,,赵云可是文武双全的,可以文治武功的,在军事才能方面,往往跟诸葛亮是~~英雄所见若同,不谋而合的,诸葛亮的用兵之道,打战之计,瞒不过赵云的法眼,赵云只是看破不说破,心知肚明,隐瞒罢了。


布气333


个人认为刘备就算是没有遇到诸葛亮,还是能三分天下,成就三足鼎立的伟业,只是会没那么顺利。为什么这么说,请看笔者的分析:

1、诸葛亮一直是内政人才,是类似萧何的角色,却不是随军出征的谋士。虽诸葛亮在蜀汉立国前的两个职位“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都有“军师”二字,但诸葛亮一直都是在后方征调赋税,扩充粮饷,主管后勤的内政人才。在军事上刘备入川前主要是依靠庞统,入川之后是法正。

2、诸葛亮主要是给刘备做了一个蓝图,让刘备看到了三分天下的可能性,在战略上给出了方向。让刘备不再像以前一样如无头苍蝇的乱窜。赤壁之战中促成孙刘联军,真正起作用的东吴的鲁肃、周瑜两人。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合,这是对诸葛亮的美化,其实真正的作用没有那么大,但不能否认的是诸葛亮是杰出的外交人才。

3、刘备以汉室皇叔自居、复兴汉室为己任,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得到士族和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尽得人和。所以身边聚集了不少的谋臣武将,在赤壁之战后实控荆州南部五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外加江夏一部分,实力已经大涨,初具争霸天下的资本。而且此时庞统已经在刘备身边,成为刘备的谋主。在刘璋请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的时候,庞统就给出了入住益州的三策,只是刘备谨慎只选中策。入主益州之后,法正成为谋主。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陈寿将他比作魏国的程昱和郭嘉。

综上所述,诸葛亮给刘备指出方向,但诸葛亮是更多的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萧何类角色,而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陈寿也言其“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就诸葛亮对刘备能三分天下有重要性,但不是绝对性的。


巴陵人说历史


我是予小草,我来回到。

在三国志记载的刘备,敢《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相信 大多数人认识刘备都是通过《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


这里面的刘备有两个特点:第一满嘴仁义道德,却没有什么本事;第二,泪腺特别发达,成天哭哭啼啼。这样所以民间有句歇后语,叫“ 刘备的江山一哭来的”。但是这是《三国演义》的刘备,并不是历史.上的刘备,诸葛亮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前途托付给爱哭鬼的。


作为一代袅雄,这么弱早就被杀了。刘备,字玄德,公元161年生于涿郡涿县,北涿州,比诸葛亮大二十岁。《三国志》 记载,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辅佐刘备中了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有皇族血统。


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靖王刘胜,最大的特点就是喜好酒色,隔三差五生小孩,根据史书记载,他这辈子-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自己都认不过来,《汉书景十三王传》)繁殖到东汉木年,保守估计,全国得有好几千个“中山靖王之后”。


所以刘备的皇室血统,一点都不值钱。刘备之所以能成功,完全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刘备小时候,不是那种喜欢读书的乖孩子,而是“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用现代的话来说——喜欢飞鹰走狗,喜欢听摇滚、买衣服、拼名牌典型的不良少年。而且他平时闷声不响,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但是一旦发脾气起来,非常吓人。


《三国志》记载,刘备因为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在一个 县做小官。当时朝廷出了个政策,说地方上因为军功而封官的,一律裁员。刘备就非常担心,这一次的裁员名单有我呀?


这时候郡里面下来一个督邮,相当于我们今天搞监察工作的,负责办理这个事情。


刘备就想求见督邮,一来探探口风,要不要裁我;二来做做二工作,能不能把我留下。简单来讲就是想走后门。没想到这个督邮秉公办事,称病不见。刘备就火了,这可是我的地盘,你居然不给面子!立刻带了-群弟找门来,把督邮捆了,揪着头发-一路拖出衙门,绑在一棵上,当众用棍子打了两百下,打得这个督邮奄奄一息,连声求,这才作罢。官也不当了,索性弃官逃跑。


《三国演义》 搞了个移花接木,把这个故事安插在张飞头上,变成了一个精彩的回目,叫"张翼德怒鞭督邮”,作者可能是觉得这凶暴的行事作风,不符合刘备一贯的形象。实际上,这事儿就是刘备干的,这才是一代枭雄,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后汉书》注的说法,叫"”恶鸟之强” 汉末三国,很多人都说刘备是枭雄,这不是褒义词,而是贬义词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既然作为刘备集团的头号谋士,并且我们都清楚全书的基调是尊刘为正统。故而为作者所大幅渲染,以致我们有诸葛亮之智慧空前绝后,世所无匹之感。


当从正史中分析,曹操集团中的荀彧,郭嘉,贾诩等人,孙权集团中的周瑜,陆逊等人则恐未必逊色。我个人以为陈寿在做三国志之时,并未料到后来人对诸葛的推崇如此备至,故而比较客观 ,或者说是对其他谋士而言相对公平。


刘备非常清楚,刘禅软弱无能,以后大权必定旁落,他儿子很可能重蹈汉献帝的覆辙,于是,刘备想到了托孤!但是,刘备临死托孤一事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样的简单,这件事是刘备煞费苦心,经历细密思考才定下的托孤对象。

当然,刘备首先想到的托孤对象是诸葛亮,并且,诸葛亮是刘备“反客为主”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发扬者。但是,以刘备的识人眼光,他很可能已经看出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走上和曹操一样的道路。于是,刘备决定以退为进,试探诸葛亮。因此,在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嗣子刘禅能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了这话,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跪在地上,并说“臣当效忠主上,竭尽股肱之力,辅佐幼主,至死不渝!” 事实上,刘备说那些话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稳住诸葛亮,让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即使诸葛亮没有称之心,但是,在众人的极力推举之下,他必定会接受众人的意见的。


然而,以刘备的枭雄一世,他决不会把几十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并且,诸葛亮在众人面前表示过自己的态度之后,诸葛亮不仅不敢取刘家天下为已有,而且真的肝脑涂地为阿斗这个庸皇帝效劳。


当然,如果诸葛亮真的答应了,那么刘备肯定不会放过他,他可以以谋反之罪,当场把诸葛亮杀了,以绝后患。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需提出一点,就是在诸葛亮托孤之前,曾召唤赵云商议过托孤一事。

白帝城托孤的真正对象是赵云,而非诸葛亮、李严,刘备亲自导演的白帝城托孤,确保了蜀汉政权在他死后不立即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赵云、诸葛亮、李严之间的相互制肘,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蜀汉国内的个派系斗争,使刘禅可以比较安稳的坐上皇位。

刘备于乱世之中纵横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白帝托孤的手段达到了他一生权谋之术的最高峰,为一代枭雄的落幕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我的回答到此结束,谢谢关注@予小草说电影。如有补充,欢迎跟我一起讨论。


予小草说电影


我们常听到“一语点醒梦中人”、“茅塞顿开”之类的话,刘备遇到诸葛亮就有如此功效。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最终还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吗?答案是否定的。

刘备做事是个极没有谋略规划的人。有人觉得刘备很仁义,很温和,很会哭,那是受《三国演义》影响所致。真实的刘备,性情也是很暴躁的。镇压黄巾后,刘玄德得了个平原县令,屈就就屈就吧,不想还受上级督邮的刁难盘剥。万人敌关羽、张飞还没莽撞,刘玄德倒忍不了了,就怒不可遏地捆督邮于庭前,用鞭抽打。随后来了个“挂印封金”,与关张一走了之。《三国演义》为塑造刘玄德仁义忠厚品格,就将鞭督邮一事冠在了张三爷头上。由此可见,刘备也是个极不能忍的人。刘备处处困窘不堪,很难有足智多谋者相投。刘玄德没势没地没兵,只有一个空头的刘皇叔可依,还是曹操所赐。在当时只知附势利的人看来,眼见得一盘死棋,毫无潜力发展可言,又有谁会主动去投怀送抱,自寻死路呢?不是刘备三顾茅庐再三相请,诸葛亮与其志趣理想相投,刘皇叔要招到杰出人才,那是相当困难的。早前虽有一徐庶相投,但也很不看好刘备,正当弃新野,败当阳,万分危难之际,眼见大势已去的徐庶,以老母被曹操所擒为由,又匆匆逃离投奔了曹操。刘备不懂得创建自己的地盘,只会在一个地方呆不下去了,就屈就去另一个地方寄人投靠。刘玄德因为自己白手起家,空有一腔恢复汉室的懵懂热血,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立足,就只能四处投靠别人。相继投靠了公孙瓒、孔融、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在徐州虽有了自己可以掌权的机会,因不懂得左右逢源,不懂得尔虞我诈,不懂得修政治军,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吕布赶下。后来刘备背曹操,投袁绍,都不得志,只好又以同宗皇叔身份,投靠刘表,寄据新野弹丸之地以安身,至于以后如何打算,刘备从没通盘考虑,只能听天由命,走到哪儿说到哪儿。这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一统北方,正欲扫平南方,一统天下。刘备如果遇不到诸葛亮,一旦荆州失陷,最有可能的是去投江东孙权,其他势力像苍梧太守吴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都不是立业之主,很难收留刘备。也保不准曹操下江南,荆州失陷,刘玄德很可能会像吕布那样为曹操擒斩。因为衣带诏谋反之事已泄,刘备完全站在了曹操对立面,成了曹操的死敌,曹操不可能再收纳刘大耳。刘备从镇压黄巾起家,闯荡半生,却不懂得总结经验教训。只知道曹操以暴我以仁,曹操以奸我以信,来昭示世人。在那个一夜风云散、城头大旗变的年月,保命尚且艰难,有谁还会去顾及谁忠谁奸了,只要能得以安身就是天大之恩了。缺谋少断的刘玄德,也只能像无头的苍蝇那样,东投西躲,直到把自己性命玩完为止,至于三分天下有其一,那真是想都别想的事情。

时来天地也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是运走西南,风云际会,刘备遇到了诸葛亮。草芦一对,让刘备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茅塞顿开,原来事业竟是这样可创,天下竟是这样可得。感慨之余的刘玄德,把得到诸葛亮,喻为如鱼得水。正是在诸葛亮的运筹谋划下,在失新野败当阳的危急形势下,得以江夏托身,结孙刘联盟,赤壁大败曹军,于是三分天下定,鼎足之事成。取益州,夺汉中,战夷陵,都是诸葛亮在背后足食足兵供应。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忠心扶幼主,治国理政,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也就没有三国。诸葛亮是刘备生命中的贵人,诸葛亮成就了刘备,刘备也成就了诸葛亮的美名。试想想,如果刘备三顾茅庐,请不出诸葛亮,历史上从此再无三国演义的添彩;诸葛亮如果一直躬耕陇亩,隐姓埋名,其才华难以彰耀后世,其忠节也难以千古传名,默默无闻中,岂不让历史的天空,缺少一颗最为耀眼的名星?


sunjin72976689



不可否认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但离开了诸葛亮,我认为刘备还是有三分天下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刘备的雄才大略不可忽视。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曾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耳。”能让一代奸雄曹操处处提防的人物,能力自然不容小觑。


二、刘备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他系汉室宗亲。匡扶汉室的信念在他心中牢牢扎下根。


三、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没有诸葛亮,也许刘备会遇到其他贤臣。后来加入刘备阵营的庞统实力也是不弱于诸葛亮的。东汉末年,适逢战乱期间,贤臣良将层出不穷。刘备对人才的重视,没准会找到一个更适合他自己的贤臣。



四、刘备实战经验丰富,拥有良好的大局观。


五、刘备性格坚韧不拔,善于隐忍周旋。落难时,公孙瓒、袁绍、吕布、刘表等处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六、刘备拥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众实力大将。这些人是他的死忠,是他三分天下、傲视群雄的资本。


七、刘备亲民的策略,显示出他与其他豪强的不同,从而赢得人心。


八、诸葛亮也非完人。他错用马谡,以致于街亭失守;他对大将魏延有成见,拒不采纳魏延提出的计策,以致于多次北伐中原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对于诸葛亮,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


综上所述,离开了诸葛亮,刘备还是能三分天下的。


小司马讲史


都不要抢,我来回来这个问题。

很多人说刘备成就了诸葛亮,要是没有刘备,诸葛亮可能还在襄阳的卧龙岗种地呢。那么换言之,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刘备在干吗呢?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到处流浪逃亡呢?以前在关中和黄河以北的地方混,北方被曹操统一后,刘备向南去投奔荆州的刘表了,现在就从投奔刘表开始说起,因为刘备是在荆州遇到诸葛亮的。

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是个居无定所的小势力 没有地盘 没有大本营

刘备到荆州投靠刘表时,快年过半百了,之前的他虽然有有一定的兵马,有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糜竺、糜芳等一起追随多年兄弟和下属,但一直没有稳定的地盘,刘备想要在乱世之中立足,地盘实在太重要了,陶谦死前曾让徐州给刘备,可刘备没守住,给丢了,被曹操打败去投靠袁绍了,袁绍败了去投奔刘表了,连张飞都埋怨,我们这样逃来逃去,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啥时候是个头啊?



估计刘备也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能真正割据一方,成就一番事业,他没办法回答张飞,因为他有目标,他有想法,他有毅力,但他不知道怎么去做,他在迷茫,他很困惑。



在徐州之时,陶谦看出来刘备想要徐州,并把徐州亲手交给了刘备,但面对四周的强敌,刘备守不住,很快就丢了,为何?刘备是有一定的能力,包括行军打仗,但刘备并不善于治理州郡,保一方平安刘备没问题,但治理州郡 发展生产 搞赋税钱粮 招兵买马 这些事刘备并不擅长。同样的还有同时期的曹操,曹操懂兵法,带兵打仗很有一套,但搞内政,他不行,谁行?荀彧可以,荀彧提出的“深耕固本”的策略,巩固大本营的做法,让曹操在外南征北战而没有后顾之忧。



对比一下,刘备虽占有富庶的徐州,却一再丢失,而不能再次夺回。曹操出征之时,大本营兖州被吕布所夺,只剩下三个县城,还是靠荀彧、程昱等人稳定下来的,要是没有这三个郡县,曹操差点去投靠袁绍了,曹操后来凭着这三郡反败为胜,重新夺回大本营兖州。包括后来的官渡之战,没有荀彧在后方供给粮草和巩固后方,曹操还能笑到最后吗?

这里面,谋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缺的就是像荀彧这样的谋士和战略家。我们看下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后有些怎样的变化。

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后 有了根据地 有了战略方向 先占据荆州 后图谋益州

在荆州的数年时间,刘备可以说没啥大的作为,每天与刘表喝酒聊天,时不时的发出脾部生肉的感慨,可见刘备在没有危机感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放松警惕的。听到曹操准备南下时,不一样了,赶紧准备迎战。在荆州的几年时间,刘备听说过诸葛亮之名,一直没有去拜访,直到徐庶举荐诸葛亮之时,刘备听到徐庶说诸葛亮之才百倍胜于自己,自比管仲乐毅之时,心中已有想法,一直要请诸葛亮相助,这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让刘备茅塞顿开,拨云见日,让刘备有了以后如何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刘备成功请出诸葛亮出山,发出“我得孔明,如鱼遇水”的感慨。


诸葛亮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内政方面,还是军事方面,诸葛亮利用自己在荆州的关系网,让刘备迅速的在荆州站稳,并且为刘备拉拢了众多的荆州本地的人才,借用影视剧曹操说的一句话,“孔明是何人,荆州一半的钱粮都在江夏,诸葛亮可以用江夏的钱粮变出十万大军来”,这足以说明诸葛亮的治理州郡的能力,包括后期编纂《蜀科》,把蜀地治理得百姓安居乐业,恢复了蜀汉的国力。

诸葛亮充分分析了当今的形势,联吴抗曹,先立足江夏,再图荆州,后图西川,从而三分天下,最后再北伐中原,兴复汉室。

按照这样的战略规划,刘备在短短数年内,实力达到暴涨,直到入主益州,成为拥有荆州三郡、益州的势力,其实力足可以与曹魏和东吴相抗衡,最终在益州成帝王霸业。

结语:回想下历史上其他时期的人物,如果刘邦没有萧何,刘邦能一举击败项羽而取得天下吗?曹操没有荀彧坐镇大后方,曹操是否能一统北方?刘备没有诸葛亮,还会三分天下成为三足鼎立吗?或许有人会说,没有诸葛亮,会有和诸葛亮一样的人出来帮助刘备,我觉得没有人可以替代诸葛亮,如果有,请在下方留言。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紫气东来 欢迎大家点评 如果能关注我想必是极好的,期待您的关注!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这个问题看似不严谨,但是却问到了行成三国的根源上。

我认为刘备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在没有遇到诸葛孔明的一段时间,却连个落脚地都没有,虽然我有雄心,但是内心再这段时间确是非常迷茫的,潦倒半生依然无所作为,他此时缺的正是这样一位能给指明方向的一个人,恰好这时诸葛亮出现,然后有了隆中对,给刘备明白的指明了方向,而后才行成三分天下。就像火遇到风,鱼遇到水。

而后的三国行成,没有诸葛亮实现的概率将要更小,都知道诸葛善内政,在当时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内政能力前三不为过,内政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没有好的内政处理,蜀国不可能会在刘禅以后这么久才亡国,这一切的因果都和诸葛亮有着莫大的关系。当然如果没有诸葛亮,可能还会有王亮,朱亮来帮助刘备,这个我们就只能去发挥自己的想象了。



影子创作者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诸葛亮不但负责刘备集团战略规划的制定,还是杰出的内政人才。从隆中对战略规划的出台,到赤壁大战孙刘联盟的形成;从占据荆州到横跨荆益三分天下处处都是诸葛亮在做主导。刘备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开始,到三顾茅庐遇到诸葛亮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也曾经占据徐州、做过豫州牧,但是最终依然是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云的境况。也许刘备有自己的机遇,但是三分天下的可行性已经微乎其微了。详细理由如下:

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的惨样

刘备从涿州起兵平黄巾叛乱开始,逐渐形成了刘、关、张的创始小团队。由于出身贫寒(除了一个皇叔的称谓啥也没有),所以在群雄并起的时刻只能如同走马灯一样更换依附的诸侯。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寻找机会,刘备的足迹就遍布了幽州、青州、徐州、豫州等中原大地。基本上中原诸侯他都投靠过一遍了,如果不是宗室刘表收留估计就无容身之处了。

也就是说当年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经过多年的大浪淘沙,仅剩下孙权和曹操。剩下的就是汉室宗亲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以及汉中的张鲁。而刘备被曹操赶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所以不得不寄人篱下的到刘表帐下混饭吃,手下大将依然是关、张、赵云。十几年的打拼让刘备大汉皇叔之名响彻天下,除此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刘备明显缺乏内政大才和谋略大家,好容易遇到一个徐庶还被曹操诳走了。如果不是宽厚的人品还算坚挺,刘备这种到处流浪的方式几乎等同于吕布了(吕布手下也有张辽、高顺等猛将)。

天下之大,如果没有遇到诸葛亮刘备投靠孙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如上图所示,刘备与曹操交恶所以不可能再回头了。荆州刘表懦弱早就没有了当年单人独骑定荆州的锐气,不是亡于曹操就是亡于孙权。当年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评判八俊之一的刘表“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也许当年也是锋芒毕露,但是毕竟占据荆州十几年没有挽留住人心。历史上当他去世后,荆州文武就劝说刘琮向曹操投降。所以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的话,荆州更可能的是被曹操和孙权分割。驻守荆州的刘备肯定会趁机抢占几个城池作为和孙权谈判的砝码。

西凉韩遂、马腾虽然彪悍,但是谋略明显不足。历史上也是在两三年后曹操就会利用反间计予以去除。而韩遂、马腾和刘备都没有交情,且西凉民风彪悍但物产贫瘠不具备帝王之姿。所以刘备前去投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汉中的张鲁的对手只有益州暗弱的刘璋,如果西凉被灭后没对曹操的大军几乎没有抵抗的勇气。况且张鲁以五斗米教组建政教合一的政权,绝对不会欢迎所谓的大汉皇叔过去。所以刘备去投张鲁的可能性一点都没有。

再说益州的刘璋连张鲁都干不过,更何况曹操呢?益州虽然物阜民丰且易守难攻,但是刘璋似乎错生了时代。如果在和平时期,刘璋应该是官声不错的官员。但是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就有点不合时宜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刘璋: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所以益州也保不住,非常有可能被曹操所占。

小结:

所以最终有可能形成的局面就是曹孙两家分割荆襄九郡,隔江对峙。刘备割据荆州几个郡以客将身份适主孙权对抗曹操。






爱历史的小阿瓜


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那么很明显,就没有三国鼎立,刘备毕生也建立不了一个合格的政权。

不可否认,刘备确定有不一般的能力,尤其是他有仁义谦虚、礼贤下士、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优秀品质,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虽然势力小、没地盘、经常失败、颠沛流离,但是刘备始终活着。

比刘备强大的,比如陶谦、公孙瓒、吕布、袁绍、刘表、刘璋、马超,这些东汉末年鼎鼎有名的地方军阀,全都被消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可弱小的刘备,仍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坚强的活着,也从未放弃。

虽然刘备一直活着,但是刘备一直无法建立政权和根据地,虽然刘备在徐州曾经短暂的接手过徐州一州之地的地盘,可是很快就失去了,有没有想过刘备为什么很快就能失去徐州,而曹操尽管被吕布抢得兖州只剩下三座城池,仍然被曹操翻盘,抢回了兖州,而刘备一次就彻底地失去徐州?

因为跟随刘备一起创业的整个集团,不能称为一个政治集团,而是一个典型的有组织无纪律、有理想无蓝图、有目标无战略的三无、松散的军阀集团。

不是每一个集团都能被称为政权,陈胜吴广的失败,很大原因就在于内部管理出了问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缺少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及正确的战略目标,否则就算势力再大了,也会如同陈胜吴广一样灭亡。

刘备集团就是这样,无论是据守徐州期间,还是四处流浪,抑或是投靠其他势力,刘备虽然能做到表面的独立,但是除了表面的独立,刘备什么也不是。刘备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将,文有简雍、孙乾、糜竺等臣,没错,刘备的武将确实厉害,两个万人敌,但武将再强大,即使建立政权,也不过是军政府。

即使是战争年代,治国还是管理内部政权,永远都是文官,能在马上得天下,不一定能在马上治天下,刘备的文臣之中缺少能管理内部,健全组织结构,提出战略规划,处理内部政务的人才,简雍、孙乾、糜竺等人,跑跑腿还行,治国恐怕就真的不行了。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还是寄居荆州刘表的一个小势力,如果没有诸葛亮,按照刘备的尿性,肯定继续会投靠其他势力,比如孙权,比如苍梧太守吴巨,比如益州刘璋,又或者是汉中张鲁,反正刘备被曹操追得满世界跑,从来也没有想到应该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才能发展壮大?如何才能建立政权?

脑补一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荆州时刘备会怎么做?

刘备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逃,刘琮都投降了,带着整个荆州一起投降,刘备当然只能是逃了,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会往哪里逃?三个方向,一个往东投靠孙权,一个往西投靠刘璋,一个向南投靠吴巨,刘备绝对想不到自已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势力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

况且如果没有诸葛亮,刘琦就不会出现在江夏郡,就连江夏郡仅有的落脚地都没有,刘备不逃会如何?长坂之败肯定是免不了的。

是诸葛亮及时的出现在曹操南下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投靠了刘备,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争霸天下的隆中对,隆中对是一个政治战略规划,明确地在战略上告诉刘备:应该怎么做才能创业成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盟友?

所以才有了刘备的恍然大悟和如鱼得水,才有刘备的豁然开朗和按部就班。

是诸葛亮提前为曹操南下进行了战略布局,一是刘琦自告奋勇出任江夏郡,这也成为刘备长坂之败后的唯一落脚点;二是关羽训练了刘备手下唯一的水军,为刘备保留了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三是诸葛亮在整个荆州地区已经提前布局了大量的人际关系网,要知道诸葛亮甚至和荆州牧刘表、荆州大士族蒯家、庞家、蔡家都有亲戚关系,刘备能在赤壁之战后,求得大量人才相助和迅速建立政权,没有诸葛亮的关系网,是很难短时间内做到了。

是诸葛亮为长坂战败后的刘备向孙权表现为一股独立的势力,而不是像之前刘备到处投靠一样,投靠公孙瓒,为公孙瓒打袁绍,投靠吕布为吕布挡曹操,投靠袁绍为袁绍打前锋,投靠刘表为刘表守荆州,如果刘备再投靠孙权,那肯定是为孙权守江夏郡。

正是诸葛亮出使东吴,把刘备说成了与孙权平起平坐的政治势力,而不是隶属关系,这非常重要,在政治谈判中,讲的是平等地位,没有实力的保证,是根本没有平等的地位,是诸葛亮用言语为刘备谈来了地位,同时坚定了孙权联合刘备的信心,这就是政治家与刘备不同的地方。

是诸葛亮为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迅速建立了政权,拿下荆南四郡后,是诸葛亮在荆南四郡建立了蜀汉最早的地方政权,别以为这很简单,换一个人试试,除此之外,诸葛亮还为刘备建立了地方征税系统和兵员征发系统。

是诸葛亮在刘备入川后,为刘备提供了足够的兵员和粮食,刘备在前方作战时,是诸葛亮在后方足兵足粮,同时保证刘备后方稳定,而不会像徐州一样,刘备在前线作战,后方就被人一锅端了。

是诸葛亮为刘备建立了整个政权的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诸葛亮是蜀科的主要制定人和决策人,蜀科是蜀汉政权的基本法,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才能让刘备放心地在前线征战,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

很难想像,没有诸葛亮的刘备会是怎么样?很可能会如同没有管仲的齐桓公一样,活活地饿死在床上,即使身死,也没有人来收尸。

没有诸葛亮,刘备只能维持流寇一般的逃亡生涯,没有诸葛亮,刘备就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战略规划,没有诸葛亮,刘备就没有稳定的大后方,没有诸葛亮,刘备就没有如何建立一个政权的任何经验和能力。

很难想像,没有萧何的刘邦会是如何?没有荀彧的曹操会怎么样?没有张昭的孙权又是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诸葛亮的刘备,是一定不能建立蜀汉政权的,一个如同流寇般四处逃亡的势力,是很难有人才加入,没有人才加入的集团,是不可能有很大的政治成就,这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来回答

不会,没有周瑜,没有诸葛亮。我觉得曹操会一统天下。有个周瑜,二分天下,有个诸葛亮三分天下。荀彧为曹操谋划过一统天下之策,曹操武阳之战,衮州之战,定陶之战,穰城之战,徐州之战,白马之战,乌巢之战,乌丸之战,官渡之战统一了北方,收贤才,屯兵造甲。万事俱备,南下征权。周瑜为孙权提供过二分天下之策,败曹操与赤壁,逐曹操荆州以北。拒长江以自保,休养生息,于荆州出兵决战。那么没有诸葛亮周瑜会打败曹操嘛,很大程度上会的,没有刘备的话吴国更会将士同心。可知曹操在赤壁之战带的主要谋士有程昱、荀攸、刘晔和董昭。其中程昱是个有勇用谋的将军,并非专业的谋士,荀攸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对于粗暴简单的攻守战,对方又是周瑜,想比是敌不过的。那么有了诸葛亮,都知道诸葛亮对刘备提出过三分天下之策,便是占荆州夺西川。而且正是因为诸葛亮刘备才得以在败军之际起死回生。所以我认为没有诸葛亮刘备不会天下三分得其一。

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交流。历史是学习的过程,希望和大家有所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