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十四史都有了為啥沒有清史,專家說出了實情,原因在這裡

二十四史都有了為啥沒有清史,專家說出了實情,原因在這裡

眾所周知,目前的中國史學研究被公認為二十四史的參考書,其中包括《史記》、《漢書》和《後漢書》,共有《元史》、《明史》等24部史書。這些史籍屬於官方史籍,其他史籍往往被視為非官方史籍,不為主流學者所採用。

時間跨度約為公元前2550年至公元1644年底,來書寫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崇禎十七年的結束。

既然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那麼在我們現在的史書中,清史的記載從何而來?

一方面,它來源於清代實錄,即清代實錄。它是對皇帝行為、言行、紀念、神諭、經濟、軍事、政治等的一系列記載。也有一些地方誌,包括省、縣甚至一座寺廟,如靈隱寺志。還有一些文人書。清代文人墨客寫的書太多了。編撰《藝文志》時,光書名就數十萬字。

二十四史都有了為啥沒有清史,專家說出了實情,原因在這裡

當然,國外有很多關於清朝歷史的記載。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清末時期,無論是戰爭還是貿易,一些史料都會被記錄在外文書裡。

自古以來,修史是一件大事,基本上是由新王朝為舊王朝修史。這是一段漫長的歷史,如明朝的歷史,從順治皇帝統治開始,到乾隆皇帝統治結束。這說明工作量很大。

目前,《清史稿》是清史的草稿。我們使用“草稿”這個詞的原因證明它只是一本草稿和一本未完成的歷史書。因為這本書大部分是清朝遺民寫的,所以裡面有美化清朝、反對農民起義、弘揚清朝正統的思想。

而且,這本書過於零散,作者混雜,內容不統一,存在很多錯誤。因此,《清史稿》不被承認為官史,只是一個草案。

但是,清朝已經死了100多年了。為什麼官方的歷史還沒有寫好?

二十四史都有了為啥沒有清史,專家說出了實情,原因在這裡

為舊王朝編撰歷史是新王朝的規則。袁世凱就任總統後,第三年將為清朝創造歷史。這本書是前面提到的《清史稿》。

這部史書之所以沒有被列入二十四史,從而成為二十五史,除了上述內容上的錯誤外,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這些方面:一是歷代的史書大多是編撰的,而且大多是立國史的博物館,總經理,有許多史官和記錄員。為了保證史書的統一,館長要對史書進行協調和指導。然而,民國時期,學者們在國內編纂歷史。這導致了大量的重複,以及分散和不統一。而學者的知識水平不統一,所有的貢獻放在一起,內容參差不齊,不完整。

二是由於清史初稿沒有完成,出現了人為美化清朝的情況,後來蔣同志也想修改這本書。然而,國家動盪不安,戰爭不斷,最終未能實現。

事實上,這項工作始於2002年,預計需要10年時間。但我們也看到,20多年了,為什麼還沒搞出來?我們遇到了什麼困難?

首先,清朝的史料太多了。除了國內,國外,中國,滿族,皇家和地方,有無數。一方面,我們需要把它們都分類。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判斷它們是否真實,並篩選內容。比如清朝的詩文集,可以不設房間。

其次,這二十四部歷史都是用古漢語寫成的,不適合編撰史書再使用古漢語。另一方面,在這個時候,找一個能用文言文編撰史書的人是不可能的。在文言文中,往往可以用幾個詞表達清楚的內容。用白話文寫一整篇文章,更不用說編撰一部清晰的歷史了。翻譯明史,字數也會增加幾倍,甚至十幾倍。

二十四史都有了為啥沒有清史,專家說出了實情,原因在這裡

因此,清史編纂中的文字太多。因此,清史編纂到一半時,開始減少字數,使白話文非白話文、古典文非古典,這無疑增加了不少時間。

這在清朝尤其如此。一方面要趕上進度,另一方面要保證質量,所以很多史料需要反覆論證才能寫成。畢竟史實的來源太多了,所以選擇史實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也導致了編撰歷史的漫長過程。

無論如何,所謂的慢工細作,畢竟歷代史料的編纂,都是故意在其中抹黑了前朝的元素。朱元璋編纂元代歷史,大多是參考元代的實錄,不到一年就編纂了元代歷史。不如像現在這樣認真考證,把清朝的歷史做得真實嚴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