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如果说甲午的海战打得还算激烈,胜败众说纷纭的话,甲午的陆战无疑是满清败得很惨。李鸿章精心准备了几个月的朝鲜防御态势,在平壤仅仅一天就全面崩溃,清军一路跑回鸭绿江对岸,丢掉了整个朝鲜。

前面的文章讲过,清军部署在朝鲜的陆军是最拿得出手的精锐,日本陆军虽然总体上占优势,但限于后勤等方面的因素,投入到朝鲜的兵力并不多。应该说,中日两军在平壤的兵力势均力敌,清军还依托平壤城有防御工事,原本不应该败得这么快。

李鸿章对甲午战事不可谓不尽心,调到朝鲜的都是能打的部队。部署在朝鲜的清军总兵力达17000余人,其中平壤有13000人,装备有38门火炮。平壤的城墙能够抵御步枪弹和小型火炮的攻击,清军还修了27座堡垒,积蓄了一个月的军粮。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日军登陆朝鲜的总兵力为2万,投入平壤战斗的有16000人,装备58门75毫米山炮。日军分成四路,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9月15日,日军开始发起攻击,与清军交火。

日军首先攻击的是船桥里,日军有5400人,清军只有2100人。但清军凭借堡垒和有利地形,给予日军大量杀伤。战况激烈时,双方甚至发生过肉搏战。清军投入增援部队后,不但击退日军进攻,反而发起了反冲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日军的主攻方向是平壤城北的玄武门、牡丹台一线,防守这里的是奉军总统左宝贵。日军6000多人发起猛攻,用火炮摧毁多个堡垒,在早上8点半攻陷牡丹台阵地,然后开始炮轰玄武门。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左宝贵身先士卒,坚持在玄武门最前线指挥战斗,不幸被日军火炮击中,壮烈殉国。清军陷入混乱,被日军趁机占领玄武门。但是,日军同样损失惨重,看到城内有大量清军严阵以待,不敢深入,撤回了城北高地。

还有一路日军主力刚刚抵达城西南,进攻清军堡垒没有成功,清军骑兵发动反击,也没有多少战果。于是,双方僵持在城外,没有继续交战。

到此为止,战局没有分出胜负,清军左宝贵将军殉国,有一定的损失,但主要防线并未动摇,西线还取得了胜利,6000人的预备队也没有动用。也就是说,仗还有得打,日军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可是,清军统帅叶志超在当天晚上,召集众将商议后,决定放弃平壤。晚上八点多钟,清军冒着大雨开始撤退,遭到日军的火力打击。第二天早晨,日军开进平壤城,虎头蛇尾的平壤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清军伤亡2000人左右,还有683人被俘。日军战死180人,受伤506人。而清军四分之三的伤亡和几乎全部俘虏,都是撤退时造成的。叶志超一口气逃过鸭绿江,把整个朝鲜都给丢了。

从战斗过程和伤亡对比来看,甲午时期的日本陆军还没有绝对的优势,清军还是有与之对战的能力和勇气的。但是,将领们的贪生怕死让左宝贵和广大将士的牺牲化为乌有。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战后的日本报纸上登载了一封缴获的叶志超家信,信中叶的夫人劝叶志超不要身先士卒。此信被朝廷知晓后,成为叶志超贪生怕死的罪证。朝廷下令将叶志超革职问罪,被判斩监候,最终逃脱死刑。而卫汝贵以临阵退缩等罪名被处斩。殉国的左宝贵被追赠太子少保衔。

平壤之战充分暴露了清军的弱点,首先是准备不足,13000多人云集于此,弹药储备却严重不足,一天打下来,就发现不够用,难以维持长时间战斗。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其次是将领的军事素养不足,只会固守挨打,不敢野战。日军总兵力并不多,分成几路后,更是不足。清军有6000预备队,是有能力集中兵力歼灭一路日军,打开局面反败为胜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清军将领贪生怕死,除了左宝贵等少数外,大部分根本没有做好血战到底的决心,稍遇挫折便不顾大局,只想着如何逃命,造成全军士气尽丧,彻底崩溃。

最精锐的清军一天丢掉平壤,中日两军差距到底有多大?

李鸿章的淮军凭军功起家,赴朝的几位将领也都有以往血战的经历,但多年承平,贪没腐化,个个都置办下不菲的家产,因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血勇之气。面对激烈的战事,他们便把军人的职责和荣耀丢到了脑后。

【参考文献:《沉没的甲午》、《复盘甲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