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長大後,我們都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昨天跟朋友一起看了一期《奇葩說》,這期的主題是:生活在外地,我過得不開心,該不該跟爸媽說。

長大後,我們都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我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人,這跟原生的家庭關係離不開。以前,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女兒可以跟媽媽手挽手一起逛街,可以向爸爸撒嬌,我就會覺得很羨慕,因為這些我從來都沒跟爸媽一起做過。

直到離家千里去外地上了大學,我不算一個乖巧的女兒,每個月只會打兩次電話回家,兩次都是要生活費。直到後來失戀,那一段時間是整個大學生涯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失戀加上被孤立。揹負了幾天之後實在扛不住了,打電話給爸爸,跟他說我失戀了,然後在電話裡對著他哭,我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想著打電話給他,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跟他訴說過我的任何心事。

我爸爸是個很古板又固執的人,對新生事物也不太願意接受,他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會發短信,有什麼事只會打電話,而且從來也不怎麼閒聊,都是話剛講完電話就掛斷了。

但是失戀那天,身邊沒有同學會安慰我,除了家人,我想不到還能跟誰傾述了。也正是這個電話,我慢慢發現,我和父母的關係有了一些改善。

長大後,我們都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後來畢業參加工作,工作上取得的一些小成就、被領導表揚、遇到討厭的同事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也會打電話回家,爸爸就會勸說我,取得了成績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公司對你挺不錯,要多做出點成績來對得起老闆的賞識,同事之間不要太計較了、得饒人處且饒人等等一些話語。

我爸也會經常打電話跟聊我們鎮上發生的大小事情:比如家門前的路要修了,下次我下雨天回家就不會弄得一身泥了,然後回家看到新修起來的路我就會覺得特別親切,就像是看著它怎樣修起來一樣的;比如從小帶我玩的鄰居婆婆生病去世了,我們會一起感慨,那麼好的人怎麼就突然生了癌症去世了呢,然後叮囑他也要多注意身體。

雖然每次都是聊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小事,但就是這些細小的事情在一點一滴加深我們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慢慢改善了我和父母的關係,我很感謝那次失戀,也很感謝自己撥通了那個電話。

長大後,我們都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記得小時候,會故意裝生病只是為了能讓媽媽多陪陪我,媽媽總會看穿我但是也捨不得丟下我。長大了這種陪伴的需求變得沒有了,我們變得報喜不報憂,父母知道我們壓力大也更加不敢增添我們的憂慮,我們不說父母也不說,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客氣生疏起來了。

做父母的沒有不想為孩子做點什麼的,即使老了,但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需要他們的幫忙。讓父母知道我們在生活中過得不那麼開心,讓他們感覺到我們還是小時候那個需要他們的小孩。他們會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生活也會更加充實和開心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